APP下载

广西横县夏种耐热包心芥菜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探析

2021-05-26龚明霞韦昌斌赵曾菁黄金梅王日升

辣椒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肉包兴利横县

龚明霞 韦昌斌 赵 虎 王 萌 吴 星 赵曾菁 何 志 黄金梅 王日升 *

(1.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南宁 530007; 2. 广西横县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 横县530300; 3. 广西蔬菜育种与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前言

包心芥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原产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以脆嫩的叶球和发达的叶片为食用部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1]、桂林灵川[2]、横县[3]、防城港市上思县[4]、贺州[5]、柳州[6]、宾阳县[7]、富川县[8]、田东县[9]等地充分利用当地温、光、水资源优势,大面积发展大肉包心芥菜,广西种植面积约5.3 万hm2,收获的包心芥菜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畅销广东、海南、福建等地[10]。横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少见冰雪,非常适合蔬菜种植,蔬菜产业是横县八大传统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横县大肉包心芥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在“菜篮子”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肉包心芥菜喜欢凉冷天气,不耐热,生长适温20 ℃左右。广西夏季叶菜类蔬菜品种较少,消费市场需求多样化叶菜品种,据了解夏季包心芥菜虽然产量较低(目前每667 m2产量约1 000 kg),但地头收购价格相对较高,是一种稳产量和稳产值的种植产业,风险低,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因此,只要采取一定技术措施提高产量,即可获得高产量和高效益。然而,在夏季种植大肉包心芥菜常常面临由高温多雨导致的秧苗移栽成活率低、植株生长较矮小、产量低等问题。为了解决夏季包心芥菜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耐热包心芥菜新品种筛选、漂浮育苗技术与定植时放药技术、生长前期喷施“九二〇”促缓苗与生长中期末增施P、K肥促包心技术等进行研究,为广西夏种包心芥菜品种筛选及高效生产提供实践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所用大肉包心芥菜品种为“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广东“水东芥”、“江苏正大包心芥菜”以及横县当地的“肉芥菜”,均从市场上购买。试验基地在广西横县横州镇白花村,位于广西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109°33′~109°34′,北纬22°77′~22°78′之间。根据气候学上采用候温划分四季:以候温小于10 ℃为冬季,大于22 ℃为夏季,10~22 ℃为春秋季。若按此标准划分,横县4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夏季,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为秋春季,而无冬季,但从具体年份看,大多数年份都有短暂的冬季。

1.2 试验方法

1.2.1 育苗方法、播种日期及株行距 本试验所采用的育苗方法有漂浮育苗和传统穴盘育苗,传统穴盘育苗采用100孔的塑料育苗盘,漂浮育苗采用100孔的泡沫育苗盘,规格均为35 cm×65 cm。营养液为0.1%硫酸钾型复合肥料(N、P、K质量比为15∶15∶15,含硝态氮)水溶液,育苗基质为南宁桂裕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质 + 腐植酸≥55%,总孔隙度70%~80%),苗播种后苗池注水深度保持在20~25 cm。统一播种日期为7月15日。定植田规格为:畦宽约1.2 m,沟宽0.3 m,株距和行距均为0.3 m。

1.2.2 品比试验 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8月10日 “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 幼苗长到4~5叶期左右即移栽定植,每个品种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种植120株,约10.8 m2。采取定植时灌药防病、促缓苗以及后期喷施P、K肥等一致的田间管理。生长过程中观察记录不同品种特征特性,并对9月下旬收获的产量进行比较。

1.2.3 育苗方式比较试验 “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从播种至20 d苗龄的四叶一心期时,对幼苗的株高、叶片数、茎粗、地上/地下部分质量以及单株质量进行测定,各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随机取不同苗盘中30株幼苗。

1.2.4 移栽时淋定根药水试验 8月10日“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幼苗长到4~5叶期左右即移栽定植至大田时,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 噻菌酮干悬浮剂600倍液”混配药液作为定根水,按每个定植孔约50 mL的量浇灌植株茎基部预防病害,以清水作为对照,处理和对照各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种植120株,约10.8 m2。定植后7 d统计幼苗的成活率,研究淋定根药水对幼苗成活的影响。

1.2.5 喷施“九二〇”试验 在 “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 幼苗定植后10 d,采用10~30 mg/L“九二〇”,按照每667 m2取30 L的量喷施植株叶面,7 d后再处理一次,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种植120株,约10.8 m2,其他的田间栽培管理方式相同,研究不同浓度“ 九二〇”喷施处理对包心芥菜产量的影响。

1.2.6 增施磷、钾肥方法 在大肉包心芥菜生长中期,采用几种不同的施肥组合测定其对“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产量的影响。这几种施肥组合为:①2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1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 300倍稀释的葛效达(高P肥);②2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1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500倍稀释的葛效达(高P肥);③2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 300倍稀释的葛效达(高P肥);④2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 500倍稀释的葛效达(高P肥);对照为2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进行叶面喷施,调查亩产量,筛选最佳K、P肥组合。其他的田间栽培管理方式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耐热包心芥菜品种的筛选

以产量为主要指标,对引进的3个包心芥菜品种耐热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1):与对照品种“肉芥菜”相比,采用配套栽培技术的3个大肉包心芥菜新品种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出对照品种114.2%~193.5%,其中“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产量最高,达3 522.2 kg/667 m2,极显著高于“江苏正大包心芥菜”和广东“水东芥”,且其结球能力强,耐热,早熟; 3个新品种中广东“水东芥”产量相对较低,为2 569.9 kg/667 m2。因此,综合比较认为适合在横县夏季种植的大肉包心芥菜品种为“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

表 1 引进的3个包心芥菜品种的产量及特性

2.2 不同育苗方式对大肉包心芥菜幼苗素质的影响

其壮苗标准是:4~6片真叶,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无病虫害。为了培育壮苗,对不同育苗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表2可以看出,漂浮育苗方式培育出来的“大坪埔包心芥菜”幼苗株高为15.18 cm,茎粗为3.30 mm,地上部分鲜质量为2.05 g,地下部分鲜质量为0.21 g,单株鲜质量为2.26g,这些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出传统穴盘育苗方式培育出的幼苗,而幼苗的叶片数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从图1也可以较直观地看出,与传统穴盘育苗相比,采用漂浮育苗培育出的“大坪埔包心芥菜”幼苗根系更多、植株更高、茎杆更粗壮,幼苗根和茎生长发育得更好,这说明漂浮育苗方式更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图1)。

图1 不同育苗方式培育的幼苗形态比较

表2 不同育苗方式培育的幼苗质量比较

2.3 定植时放药对移栽苗成活率的影响

为了提高移栽苗成活率,研究了定植时放药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表3):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 20% 噻菌酮干悬浮剂600倍液”混配药液作为定根水,对移栽包心芥菜幼苗进行淋根处理,移栽幼苗成活率为96.37%,而清水处理的对照移栽幼苗成活率为89.43%。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这说明混配药液淋根处理可显著地提高包心芥菜幼苗移栽成活率,可能与其能有效地防治移栽幼苗病害发生有关。

表3 混配药液淋根处理对定植苗成活率的影响

2.4 不同浓度“九二〇”对包心芥菜产量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浓度“九二〇”对包心芥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4):与对照相比,浓度为10~30 mg/L的“九二〇”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包心芥菜单株鲜质量和亩产量,且当浓度为20 mg/L时,单株鲜质量和亩产量最高,其次为30 mg/L处理和10 mg/L处理。这说明采用“九二〇”处理定植后10 d的包心芥菜幼苗可有效促进包心芥菜前期茎叶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产量,且最适浓度为20 mg/L。

表4 不同浓度“九二〇”处理对包心芥菜产量的影响

2.5 不同的施肥组合对包心芥菜产量的影响

研究了在包心芥菜中期末增施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5):在施用三元复合肥基础上增施磷、钾肥组合中,包心芥菜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即单独施用三元复合肥的处理;增施磷、钾肥的组合中,以组合2即增施1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 500倍稀释的葛效达(高P肥)的包心芥菜产量最高,与其他组合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组合3即2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 300倍稀释的葛效达(高P肥)的产量最低,与其他组合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这说明在包心芥菜生长中期末适当增施磷、钾肥可显著提高其产量,较适宜的组合为增施1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 500倍稀释的葛效达。

3 讨论

广西冬短夏长,桂南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色,从5月到10月均为夏季,冬季不到两个月。横县位于桂东南部,当地夏种包心芥菜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处于高温天气,无疑品种的耐热性是其能否成活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产量为指标,对引进的3个包心芥菜品种的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蔡兴利大坪埔包心芥菜”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和另2个品种即“江苏正大包心芥菜”和广东“水东芥”,表现最耐热,认为该品种适合在横县夏季种植。蔬菜品种的耐热性评价方法及鉴定指标多种多样,如形态指标[11-13]、生理指标[14-15],甚至耐热相关基因的表达[16-17]等,包心芥菜耐热性相关的其它评价指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除了筛选耐热品种,夏种包心芥菜的病害防治工作也很重要。炎热的夏季,包心芥菜主要病害有软腐病和霜霉病[8,18]。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一般在夏季下雨后(特别是太阳猛烈的中午下雨后)最容易感染,主要为害植株的根茎部[7]。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也是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下部或外部叶片开始。在夏季,移栽到大田的包心芥菜幼苗容易出现死苗现象,可能与移栽时幼苗茎叶或根系受不同程度损伤而导致病菌容易入侵有关,因此,宜及早采取措施预防这些病害,这对提高包心芥菜移栽成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表明混配药液作定根水可显著地提高包心芥菜幼苗移栽成活率,可能与其能有效地防治移栽幼苗病害发生有关。

表5 不同的施肥组合对包心芥菜产量的影响

此外,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包心芥菜生长以提高产量也不容忽视。前人研究认为在蔬菜上施用“九二〇”可促进茎叶生长,有显著增产效果[19]。“九二〇”的有效成分为赤霉素,是一种具有高度生理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对人畜无毒,对环境影响小。但必须注意施用的合理时期、用量、浓度以及用药部位、方法,若使用浓度过高会出现徒长、茎叶黄化、直到畸形或枯死;使用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提高,刺激生长的效应增大。本研究采用“九二〇”处理定植后10 d的包心芥菜幼苗可有效促进包心芥菜前期茎叶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产量,且最适浓度为20 mg/L。同时,夏种大肉包心芥菜往往会出现不包心或包心不紧实的问题,这可能与施肥不当、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有关[20]。本研究表明在包心芥菜生长中期末适当增施磷钾肥可显著提高其产量,较适宜的组合为增施10 k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 500倍稀释的葛效达。此外,为了促进包心,还应该注意在包心结球期,必须保持水分均匀、充足供应。

猜你喜欢

肉包兴利横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省各地各部门全力防汛迎汛
某车型排气消声器冰堵问题的分析及优化
肉包和香蕉
谁变成了“大肉包”
谁变成了“大肉包”
谁变成了“大肉包”
2017食安纵览:稳中向好的同时仍需把握平衡创新
横县,有世界上最大的茉莉花园
南宁市横县荣和五金厂非法处置废旧铅酸电池危险废物案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