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专业实践类社团建设困境及解决方法探析
——以三亚学院为例

2021-05-26吴吟秋

就业与保障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团专业活动

文/吴吟秋

一、学校现有社团开展活动情况

三亚学院现有76个社团,上一学年共开展各类线下社团活动500余次,各类社团活动参与人数22000余人次,学生社团参与度超过85%。其中文化体育类及志愿公益类社团较为活跃,开展活动较为丰富,而专业实践类社团11个,无论从数量及活动场次来看,都少于文化体育类及志愿公益类社团(见图1)。其中,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上活动中,专业实践类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场地、人员、指导教师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同时,因专业实践类社团的活动多以群组式方式开展,在学期初及学期末的时间安排中也无法展现优势。

二、专业实践类社团开展活动中存在的困境

首先,高校中学生专业实践类社团不同于文体类及志愿服务类,要求专业度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加入此类社团[1];其次,在专业实践类活动中,更多的是以专业教师带队或是同学科领域合作,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相互融合的领域较少;最后,社团组织大多通过学生自发的形式开展活动,在专业实践类社团中,指导教师的作用较难凸显,也制约了此类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三、增强专业实践类社团建设方法探析

(一)增强社团与已有专业黏合度,激发学生好奇心

专业实践类社团建设工作,应与已有的专业设置相结合,将已成立的专业实践类社团通过建立以竞赛为起点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鼓励各社团积极申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类省级国家级竞赛[2]。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专业”与“社团”的衔接点,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发现兴趣点以后,寻找相对应的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去继续发掘新的知识面。以专业兴趣点为基础初步形成专业实践类社团发展的氛围,鼓励和支持各学院专业实践类社团全面覆盖的发展模式。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成立及加入专业实践类社团的兴趣很浓,需要强调的是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当然,专业指导的后续作用也尤为关键。

(二)整备师资力量,增强社团活动专业度

图1 三亚学院2017年~2020学年社团活动开展情况/个

图2 想独自创立社团的想法学生数比例/%

图3 学生感兴趣的社团的数量/个

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专业实践类社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的发展动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成果借鉴。专业实践类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借助于专业教师的力量。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感到“孤军奋战,力不从心”,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与信心。因此,要通过专业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当中的指导所占比重,来促进社团活动内容专业化、学术创新发展。学校应通过社团自主联系、教务处聘任等方式,配齐配强指导教师队伍。同时各学院应承担起专业实践类社团的孵化的责任,由相关专业负责人担任社团“学术顾问”,以保障专业实践类社团的起步性发展。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培养自主发展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自主性,通过一些奖励或者是一些激励措施,去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参与。社团文化发展主体仍然是学生,可以通过对专业实践类社团年度发展有质量的社团活动数量的评估来对社团进行奖励。专业实践类社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因此一般都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并形成以下两种模式:专业模式,由本专业的学生或对该专业有兴趣的同学组成;研究课题模式,以课题为基础,由参加该课题或对该课题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学生社团。

(四)社团成果可视化分享,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不少专业实践类社团目前承担的工作仅仅是参加各类学术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各级赛事,成为各类比赛组队的“后备军”。对于这些参加比赛的社团取得成绩和荣誉后,应当将成果进行汇编整理,并展示于校内各处,或者可以将成果走进相对应的专业课堂。提升同学们的自信。在现有的“四星社团”“五星社团”星级社团年度评选的基础上,增设专业实践类社团科研成果的奖项,促进社团发展的积极性,推动社团更好发展。在专业社团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以创新奖学金等形式进行奖励,也可以争取在第二课堂、实践创新等领域建立奖励机制。

专业性社团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比文体类及实践类社团的培养,更需要师资力量的维系及不断的成果转化投入。要打破专业实践类社团的发展困境,需要多个部门协力并举,专业教师与职能部门共同发力,并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打造凝聚性高的社团队伍。在奖励政策实施到位等基础上,专业实践类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生活,更是能够为提高第二课堂的专业效能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社团专业活动
缤纷社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