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行驶跑偏故障的原因分析

2021-05-26夏良耀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后轮倾角车轮

夏良耀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在逐渐增多。在现有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汽车在行驶中跑偏而产生的交通事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所谓汽车行驶跑偏,一般是指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在平直的道路上进行直线行驶时,在对方向盘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放开方向盘行驶),看汽车是否走直线(除去路面不平等因素)。如果不走直线,就是跑偏。即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向左或者向右偏离原行驶方向的现象。跑偏试验方法如图1所示。

在日常行车过程中,跑偏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对于一些行驶里程长使用年代久的车辆,由于有些驾驶员平常不注重车辆维修,因此跑偏现象常常会发生。汽车行驶跑偏本身虽不是很大的故障,但长期驾驶有问题的车辆且得不到及时检修,会造成汽车技术状况逐渐变坏,轮胎磨损加快,会引发爆胎和车辆失控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国家标准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6. 7条规定:机动车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不应跑偏,其方向盘(或方向把)不应有摆振、路感不灵或其他异常现象[1]。可见对于汽车跑偏国家标准已有强制规定,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排除故障,这样方能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

2 汽车跑偏故障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汽车的四轮定位不准

所谓四轮定位,是指以汽车的四轮参数为依据,通过调整以确保汽车良好的行驶性能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汽车的磨损和油耗,延长轮胎及底盘相关零件的使用寿命。四轮定位参数主要有前轮外倾、前轮前束、主销后倾、主倾内倾、后轮外倾和后轮前束等几种[2],这些定位参数若不符合原汽车的规定范围,或定位参数相互之间不匹配,就会引起汽车跑偏故障的发生。

图1 汽车跑偏试验示意图

2.1.1 前束

前束是指沿前进方向上,两轮后端距离与前端距离的差值。前束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消除车轮外倾带来的不良后果[3],在车轮有了外倾后滚动时有向外分开的趋势,但实际上由于受车桥约束,不能向外滚开,车轮将相对于路面进行侧向滑动,这样会增加机件的磨损,有了前束能够起到相互协调作用,减轻轮毂轴承和轮胎的磨损。在进行四轮定位测量时(如图2所示),一根轴上的总前束是由轴上左右两个车轮的前束角之和来计算的,是以角形轮圈为基准的。单独前束对后轮来说是指汽车中心线与车轮中心线间的夹角,对于前轮来说是指几何轴线(推力线)与车轮中心线间的夹角。如果汽车的后轮出现不等的单独前束值,就必须使前轮的正前打直位置偏转,使得前轮总前束的角半径与后轮总前束(即几何轴线)的角半径平行。这样汽车行驶轨迹歪斜,而且方向盘容易转向,车辆容易跑偏。

前束值可以通过调节横拉杆的长度来进行调整,若调整前束不正确,轮胎将不再直线行驶。若正前束过大,外侧轮胎磨损,直线行驶差;负前束过大,内侧轮胎磨损,驾驶性能差。具体调整值要参考不同的车辆进行。

图2 前束测量示意图

图3 外倾角测量示意图

2.2.2 外倾角

外倾角是车轮中心平面与垂直面夹角,当车轮顶部向外侧偏移时为正,偏向内侧时为负,外倾角仅以角度为单位来表示(如图3所示)。外倾角的作用主要是抵消汽车受载时,车轴及悬架系统等在受载后的变形而引起车轮内倾,增加汽车直线行驶的安全性。当有外倾角时可使车轮转向时减小偏移量和转向力,但在滚动时会使两侧车轮有向外滚开的趋势。因此外倾角必须设置正确,若不正确,可能引起汽车侧倾或跑偏[3]。

外倾角的调整方法根据车型各不相同,有在车架和控制臂之间加减垫片法、有大梁槽孔调整法、有偏心球头调整法等,调整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数值要参考各车型的维修手册。

2.2.3 主销内倾角

主销内倾角是指主销向内倾斜与铅垂线间的夹角(如图4所示)。其作用是能使前轮受到外力而偏离直线行驶时能自动回正[3],并能减少转向操纵力及回跳和跑偏现象。主销内倾角的大小应符合原厂设计的要求,过大过小都对行车安全有影响。若内倾角过大,会使转向与停止的力大,加快轮胎磨损;若内倾角过小,会使汽车行驶稳定性变差,不易保持直线行驶,而且会使转向沉重;若左右车轮内倾角不等,易会使汽车倾斜。

主销内倾角在悬架系统的结构和位置确定后就已固定,一般不需要进行调整。

图4 主销内倾角测量示意图

图5 主销后倾角测量示意图

2.2.4 主销后倾角

主销后倾角是指转向轴线与地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3](如图5所示),其分为正后倾角、负后倾角和零后倾角。主销后倾角为正时能使车轮自动回正,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但过度后倾会使转向沉重,操纵与制动力增加;主销后倾角为负时会造成过度前倾,转向复位变差,易损坏轮胎,方向不稳且容易跑偏;当左右车轮的后倾角不相等时,车辆易倾斜,保持直线行驶性能变差而跑偏,驾驶员控制转向盘变得困难而引起驾驶疲劳等。因此主销后倾角必须调整正确,其调整数值和调整部位应参考该车辆的维修手册。

2.2.5 推进线和推进角

汽车后轴总前束的角平分线,为汽车的推进线(如图6所示)。推进线与车辆几何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叫作推进角(如图7所示),当推进线位于车辆几何中心线的左边时为正值。推进线是汽车在道路上直线行驶时的实际方向,如果推进线与车辆的几何中心线不一致,后轮沿推进线给汽车一个力矩,驾驶员必须转向以保持汽车直线行驶,导致在推进线方向上转向盘不正,就会引起汽车跑偏。另外,后轮定位不准(如两后轮的前束不同),也会形成推进角,从而引起跑偏。

图6 推进线示意图

图7 推进角示意图

2.2 影响汽车行驶跑偏的其他主要因素

2.2.1 轮胎的气压和锥度效应

汽车两侧轮胎的气压不一致,会造成行驶时跑偏[4]。因气压高的轮胎,相对直径也较大,每旋转一圈行驶的距离也越长,另外轮胎气压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滚动阻力小,所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向着轮胎气压低的一侧跑偏。

汽车轮胎由于在制造时的不对称缺陷和使用时的偏磨等因素,形成了轮胎的锥度。轮胎的锥度效应是指轮胎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锥度而受到锥形侧向力的作用,锥形侧向力力图使轮胎要偏离原来的直线行驶方向,若此力超过一定值时,汽车就会跑偏,从而会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会加速轮胎的磨损。

2.2.2 制动系统影响

汽车制动系统直接关系着安全行车,如果左右车轮制动器工作状况不同,则可能因左右车轮制动力不均衡而引起制动跑偏,如制动管路因破裂而导致漏气或漏油、制动系统部件损坏而导致制动失效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日常行车中最危险的情况,也最容易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

2.2.3 转向系统的影响

汽车转向系的技术状况好坏,将影响到汽车的操纵性。如转向系统某些部件连接松动、轴承因磨损与孔配合间隙过大、转向传动部件弯曲变形等,将会引起汽车不能保持直线行驶,严重的会使汽车跑偏,或汽车转向失灵而失去控制。

2.2.4 悬挂系统的影响

汽车悬挂系统故障造成跑偏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正常情况下汽车的车身高度差不能超过规定值,但有时候由于悬挂系统有故障,如悬挂系统中减震器有漏油,导致漏油侧悬挂在车身重力的作用下,比正常的一侧要低,这样使汽车重心向车身低的一侧偏移而导致汽车向漏油侧跑偏。

总之,造成汽车跑偏的原因很多,有汽车四轮定位不准的因素;有汽车底盘各系统及部件本身技术状况欠佳的因素; 有道路状况问题;有平时维修保养不及时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3 汽车发生跑偏故障的处理措施

(1)汽车有跑偏现象时,一般要检查汽车的四轮定位,将车轮前束、外倾角、后倾角左右偏差等调整至标准范围之内。

(2)检查汽车轮胎气压,发现前后左右气压存在偏差时,进行校正补足。

(3)检查轮胎胎侧位置的实心红色标记是否在车辆外侧,如果轮胎胎侧实心红色标记在内侧,则需将轮胎及轮辋分离,并将轮胎对调安装。同时,将左右轮胎的气压调整一致。

(4)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如果存在轮胎肩部偏磨现象,则对前后轮胎进行换位。

(5)检查汽车底盘各系统及相关部件的完好状况,对发现有故障的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及制动系统等部件要及时维修和更换。

(6)检查车架的变形情况,若两侧轴距相差过大,超出范围时应进行校正。

4 结语

汽车跑偏在行车中是比较常见的故障现象,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四轮定位参数不准、汽车底盘各系统技术状况不佳等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对行车安全性危害较大,不仅会加剧汽车轮胎的磨损,更严重的会使汽车在行驶途中失控,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因此,如何准确判断汽车跑偏的问题,熟悉和掌握汽车行驶跑偏的各种成因,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员和使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汽车跑偏故障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汽车跑偏故障的处理措施,对于提升车辆维修人员和使用者的认识,减少汽车行驶的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后轮倾角车轮
2019款起亚K5 Pro车左后轮电子驻车制动功能失效
乘用车四轮定位参数设计
车轮圆不圆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创意涂鸦
位置
装车轮
让汽车科学转弯
修车
前轮和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