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2021-11-21战秀梅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校汽车中职

战秀梅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吉林 吉林 132000)

前言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多样化的因素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中职学生,对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越来越不感兴趣。他们无心听课,让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变得困难,也让培养知识与技能双重型人才变得步履维艰。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动力,而目前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对学习并不感兴趣,那么无论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对学生来说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中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和关爱学生,认真研究中职生的个性特点,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并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1]。

1 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1.1 社会的因素

(1)手机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他们沉迷其中,无心学习,打游戏、追剧等行为大大压缩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2)周围大环境的冲击,辍学打工的同学在社会上潇洒自在的生活,他们的很多学长在没读书的情况下,在社会创业成功,这对中职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认为,读书就是浪费时间,倒不如出去打拼,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学校生活和学习目的产生了怀疑。

(3)社会现状和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认为,一些未上过大学的人也能很好地在社会上创业或工作,故而认为,多读书也不一定就能有好的工作。

1.2 学校的因素

(1)学校管理的导向,中职学校面临的压力并不是普校的升学压力,而是如何将招进学校的学生留住,保证他们在学校的安全,如何教和如何学不再居于首要地位[2]。

(2)学校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够,对于汽车专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工作竞争的认识还不够,当美好愿景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

(3)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热情容易受到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既要组织课堂纪律,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但厌学的学生却认为老师的这种做法是与其过不去,便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

(4)我校汽车专业的实训课是带领学生进行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的拆装实训,学生觉得很脏很累,对于今后要从事这份工作感到厌烦,进而对学习越来越疏远。

1.3 学生自身的因素

(1)中职生学习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当面对更多的知识盲区的时候,知难而退,没有坚持学习的恒心,一旦坚持短期内没有学习效果,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2)思想上根深蒂固的抵触情绪,他们在初中就不愿意学习,认为来职校就可以放纵自己,不学习了[3]。

(3)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学习规划和人生规划,看不到学习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总想着混日子、混毕业证,甚至是产生尽快拿到毕业证,尽快去社会工作的急切想法。

1.4 家庭的因素

(1)中职院校一些孩子是单亲家庭,家长不关心孩子,放任不管,认为安全、钱够用就可以了,不关注孩子的学习。

(2)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个技术就行,自己没上学依然工作得很好,进而影响孩子求学的情绪。

2 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

2.1 以教师的关爱为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门

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大多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是老师和同学心中的“坏学生”形象。对于这样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教师要用感情去打动他们,了解他们的喜好、心理与思想,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门。即使是在汽车专业这样技能型的专业课中,学生仍然以对教师的喜好来选择是否认真上课。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一个固定思维,就是他们是老师心中的“差生”,在普校总是被当成反面例子,于是来到职校他们仍然认为自己不是“好学生”,就破罐子破摔,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机制,综合评价为主,成绩为辅,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兴趣。

2.2 以适宜的情境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兴趣

目前,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提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职校来说,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与氛围,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在课堂的习惯。在汽车专业课中讲述发动机工作原理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用人类心脏的工作方式来引发学生对汽车“心脏”工作过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然后给出学生探究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欲望,通过多媒体动画逐一演示每个工作冲程,让学生自主探究每个工作冲程的工作状态,让他们在一种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究学习。教师创设了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学习兴趣,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既符合了现代的教学观又让职校课堂教学难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所教班级的特点,有针对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在教师营造的轻松氛围中,快乐学习[4]。

2.3 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新课改以及新课程目标的不断更新中,也要求我们职校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来应对当前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学生个性心理与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职校教育达到为社会输送有用的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在汽车构造专业课上,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堂课将每个组以一个汽车品牌命名。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间对抗,在对抗赛的竞争氛围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学枯燥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提出不同想法的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而不是打击学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求知欲,逐渐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循序渐进,重拾学习的乐趣[5]。

2.4 用多样的课堂形式,维持学生的兴趣

新时代教学观要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性格特点不一样,层次水平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和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好的维持学生建立起来的学习兴趣。在汽车专业课教学中,首先,在上课前设置轮流讲述一个汽车故障小案例的演讲环节,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课堂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演示教学、互帮互助的形式,让操作熟练的同学进行操作演示,并作为指导员帮助操作不熟练的学生,从而不断提高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职生大多动手能力强,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拉近书本与实际的距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实操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并将理实相结合,更好地进入岗位角色。另外,在汽车专业课教学中,适当引入与该零部件或工作原理相关的实际案例,拓展一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技能与操作要求,让学生形成就业观,增强工作责任心,体会到学习专业知识的意义所在,从而保持学习的兴趣。

3 总结

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可塑性,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中职学生虽然大多数是一些存在不爱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调皮的学生,但是他们并非不可以改变,只要我们教育者不断研究他们的个性心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一定会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知识与技能双重的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职校汽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汽车的“出卖”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