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县剪纸解析及其在童装设计上的应用

2021-05-26段敏陈海英胡晓东

关键词:童装服装设计民俗

段敏 陈海英 胡晓东

摘 要:祁县剪纸是祁县民俗文化直观的表现形式,有着原生性极强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本文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法,对祁县剪纸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祁县剪纸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寻求祁县剪纸与当代童装的契合点,设计出具有剪纸特色的童装。研究表明祁县剪纸图案既能增加童装的趣味感和时尚度,在童装设计上的应用又能为非遗传承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祁县剪纸;民俗;童装;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1)03-0037-05

1    祁县剪纸的历史与现状

祁县剪纸历史悠久,但始于何时目前并无确切的文献记录。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王德林访问了解到,汉代王允祀堂中就有类似“剪纸”的图案做镂空装饰。到了唐代,有民间巧手王仲翔仿照王允祀堂中的图案做成剪纸。清末修善村西北王允墓地的南端有座仲翔庙,但毀于民国元年的汾河改道。以上皆是修善村民的传说,目前尚无实物证明。明清是祁县剪纸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在外谋生的祁县晋商很多,一方面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祁县剪纸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闭的状态,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祁县经济增长推动民俗活动规模变大,剪纸作为装饰物被广泛应用在民俗活动中,剪纸创作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剪纸的发掘与保护有了明显的改善。2003年祁县的城赵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的称号。2006年祁县剪纸成为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县有一批非遗传承人,如王德林、王继红、孔庆惠等。同年,祁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了《祁县剪纸》[1]一书,从图像收集整理的视角收录了祁县24位剪纸艺人的作品以及部分佚名作品。然而,祁县剪纸并没有被学术界关注,在知网数据库对关键词――祁县剪纸进行搜索,研究论文仅有1篇,即段艺专的《祁县的剪纸艺术》[2]。文章对剪纸的发展、素材、用途、特色进行分析,但并未对祁县剪纸图案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整合,也未以祁县剪纸元素为母体对其进行动态传承。祁县剪纸是祁县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文化交流背景下剪纸风格的碰撞与创新,因此,对祁县剪纸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2    祁县剪纸的民俗文化内涵

剪纸是民俗演绎和演进中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3]源自民间的剪纸,充分展示了祁县民众精神文化的亮点,祁县的民俗活动为剪纸艺术提供了舞台,同时剪纸作为装饰品,也增加了民俗活动的趣味。我们根据收集到的剪纸资料,对祁县剪纸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艺术表征,从传统与当代的演变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2.1    传统剪纸的民俗文化

民俗心理。剪纸寄托着祁县民众对吉祥、幸福的追求。众所周知,民俗载体常常含有民众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在灾害频发的自然环境和受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环境下,祁县民众将世俗的心愿通过剪纸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如《多子高寿》(图1)、《石榴人》(图2)传递出民众“人丁兴旺”的愿望,《刘海戏金蟾》(图3)、《平安富贵》(图4)体现的是对富贵的向往。

民俗活动。剪纸是祁县农历节气和婚葬礼俗中必不可少的装饰物。在祁县民俗活动中的剪纸常常具有象征性,它们大多有其对应的民俗谚语,如团体节日节气中的“鱼戏莲,喜过年”(图5),传递出民众过年的欢乐之情。“宝葫芦装百怪,四季平安不受害”(图6)和“和尚刀剪锥叉灭五毒”(图7)则表现的是端午节时人们对害虫的憎恶。因为随着气温回升,虫类活动频繁,人们深受蚊虫叮咬之苦。个体婚丧礼俗中“凤凰戏牡丹,夫妻多美满”(图8)既有趣又有吉祥寓意,多用在婚礼当天,对新人夫妻未来生活的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祁县剪纸在丧葬仪式中多用黑色,以表哀思。

2.2    当代剪纸的民俗文化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对传统剪纸的继承,当代剪纸增加了以下两方面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多了记录历史变迁的主题。如王建雄的《车轮滚滚》(图9)运用“时空并置”的设计手法,通过大圆套小圆的方式表现了车的历史。车作为民众重要的农作和交通工具,以车为原型的剪纸作品很多,但这种将车的历史通过套图的方式表现较为独特。外圆记录的是手推车、牛车、马车和拖拉机,内圆则是现代化的轿车,圆形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化。另一方面多了体现当代生活的内容。如王德林的《学习优生科普知识》(图10)表现的是工作人员在普及优生优育的场景,用传统的艺术手法增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这样的剪纸作品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以小见大的描述方式传达社会主义主旋律。

3    祁县剪纸的艺术特征

民间美术家以其独有的造型观念、视觉思维、审美意趣和创作方法,自然构成了一个民间独立的造型艺术体系。[4]祁县传统剪纸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造型、装饰和技法3方面,当代剪纸则在技法和风格方面有演变。

3.1    祁县传统剪纸的艺术表征

造型的特色。祁县传统剪纸作品中强调的是抽象美学观念,创作者多将自然形态通过复合、拟人、变形等设计方式呈现出来,传递出大众朴实的世界观,即人与自然共生。稚趣、壮硕的风格则折射出民间创作者率直天真的个性。在祁县剪纸中人物造型是对真实的人物形态进行变形,如《牡丹仙子》(图11),对头部进行夸大处理,使得人物更显壮硕,衣身则采用抽象的几何花纹装饰,并无对衣褶的写实描绘,上身采用流畅的曲线,下肢则与牡丹枝干连为一体,复合的造型使人物造型兼具自然性和趣味性;动物造型与众不同之处则体现对眼睛拟人化的处理,如作品《马》(图12),拟人化的马眼使得马的神态更传神,在构图上则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将两只眼睛和鼻孔同时描绘在侧面的马脸上,这种不是西方写实的造型方法,但在二维平面上可以给人以多维的感受,而在马身上的方块装饰则呈现出自由粗犷的北方特色;植物造型则以繁、壮为特点,强调装饰的趣味性,如作品《牡丹石榴》(图13)纹样组合疏密有致,打破了完全对称的设计模板,利用枝叶的走势将人的视觉中心转移到4朵牡丹花上,并通过枝叶蔓延缠绕让画面不会太满,线面的结合处理让画面主次分明,营造出一种秩序的美感。

装饰的特色。在祁县剪纸中,主要的装饰元素就是钝拙的线条,大致分3类,锯齿形线条、纯线条和曲线。一方面简洁的线条在实际应用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能在剪纸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如锯齿形线条给人古朴原始的感觉,直线给人挺括、硬朗的感觉,曲线给人温和的感觉,而钝拙的表现手法体现祁县粗犷浑厚的文化特征。如作品《蝴蝶闹瓜》(图14),排剪手法的纯线条和蝴蝶身上的锯齿线条形成对比,疏密有致的搭配打破作品静止的状态,使作品充满动感。与此同时作品中的物象是在不对称的位置,两只蝴蝶在上方,左下有一个瓜,这种非等量的构图方式让作品充满生命力,有较强的视觉效果,而“空间并置”的创作方式使得蝴蝶闹瓜的故事性得到强调,同时也沿袭了剪纸的形式感。

技法的特色。祁县剪纸分“剪”与“烟熏”两种方法:前者是创意剪纸,注重写意,不受固定图案样式的限制;后者是按稿样制作,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记录优秀剪纸图案,便于后人传承学习。祁县剪纸熏样的方法是将白纸喷湿,贴在硬纸片或者木板上,将剪纸原样贴在湿润的白纸上,待原样半湿后用烟熏,全熏黑后即成。

3.2    祁县当代剪纸艺术特征演变

技法交流背景下艺术形式的发展。祁县剪纸最初只有剪和烟熏的技法,在学习了其他地区特色剪纸技法后,又加入“刻”技法和广灵彩色剪纸的技法。如畅玉琴的《楼阁》(图15)中对楼阁的细节用“刻”的技法,但对人物、石狮等造型却采用简练古朴的表现手法,看起来稚拙生动,将南方剪纸中“刻”的技法巧妙融合在北方剪纸朴拙的风格中,使得剪纸作品的层次更加丰富。

风格融合背景下艺术语言的变异。祁县剪纸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剪纸创作仅仅是运用剪纸这种表现形式,失去了剪纸质朴的艺术语言。为迎合现代审美,开始对其他艺术语言进行融合,但对融合尺度并不能把握,导致剪纸作品变得不伦不类。以《大红枣送亲人》(图16)为例,创作采用了西方写实的手法,对人物比例有严格的控制,在平面的剪纸上表达立体效果。从西方造型的角度而言,作品确实生动逼真,但笔者认为其失去了剪纸简单质朴的风格。

4    设计实践

4.1    童装主题选取

祁县剪纸的题材广泛,但将其应用在童装上需进行斟酌,既要传递民俗情感,即长辈对孩子的关爱,又要从童装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起到对儿童情感启蒙和指导的作用。[5]例如,动植物剪纸可以丰富儿童的认知并与儿童产生心理共鸣,同时培养儿童审美情趣,而具有生殖崇拜寓意的剪纸或婚丧仪式中的剪纸则不太适宜用在童装上。为保持剪纸独特的朴拙气质,选择对剪纸图案不进行变形处理,主要对款式、色彩和图案进行设计。

4.2    设计应用实例

植物主题以“花开富贵”为名,以剪纸中的牡丹图案(图17,图18)为设计原型,款式则沿袭了宽松旗袍,但在结构上进行了小的设计,沿着门襟增加了下摆量,色彩则比较淡雅,但仍然保持活跃的视觉感受。

设计实践一(图19,图20):将牡丹图案放在胸部,以旗袍的门襟为分割线,将牡丹进行错位设计,分割线上下的图案大小不同,形成对比,同时对图案进行棕色、橘色等暖色的填充;设计实践二(图21,图22):以线形的低纯度牡丹为底,下摆和肩部分别摆放不同纯度、大小的面形牡丹图案,线面组合丰富层次,虽采用不同色相组合,但降低了纯度明度,虚实结合,整体色调和谐;设计实践三:将线性牡丹图案安排在右肩和领子上,对牡丹图案的线和面进行渐变的绿色填充,营造出软硬相间的视觉感受。

动物主题的款式,在不影响舒适度和便利性的前提下,选择极简的T恤,即在方块布上对领口进行少量挖空,在白底上采用明快的红蓝进行对比设计,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款式图以半成型的方式展现。为延续民俗图案的故事性,为每件T恤做单独的命名。

作品《白驹过隙》(图25~图27),以剪纸中的马为设计原型,虽然图案在胸前,但以错位的方式将其进行分割。既在保持原汁原味剪纸审美的前提下将少年惜时的寓意容纳其中,同时萌趣的造型对儿童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作品《虎虎生威》(图28~图30),以剪纸中的老虎为设计原型,将图案运用在领口。由于款式设计上没有肩斜,当袖口自然垂下时右边的蓝色直线会变得曲折,使得有老虎下山的感觉,整体布局在形式上不会空洞。活泼的老虎图案传递出父母希望孩童身体健康茁壮成长的愿望。作品《天网五毒》(图31~图33),以具有辟邪驱灾民俗文化内涵的五毒为设计原型,内有蜈蚣、蛇、蝎子、壁虎和蟾蜍等5种毒物造型,设计者将两个大小不一的图案以非对称的形式摆放在T恤上,既融入了传统文化符号,又展示出当代艺术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祁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祁县剪纸(内部书籍)[Z].太原:太原理工大学印刷厂,2006.

[2]段艺专.祁县的剪纸艺术[J].文史月刊,2007(02):43-45.

[3]万国英.河湟剪纸艺术特征探讨[J].美术观察,2014(07):126.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22-262.

[5]岳岩俊川,徐青青.童装情感化设计诉求分析与应用[J].服饰导刊,2020,9(04):70-73.

Analysis of Qixian Paper Cut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ldren's Clothing Design

DUAN Min   CHEN Hai-ying   HU Xiao-dong

(School of Fashion,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3,China)

Abstract: Qixian paper cutting is an intuitive expression of Qixian folk culture.It has strong origin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By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s,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Qixian paper cutting,and discusses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find out the integrating point between Qixian paper cutting and contemporary children's clothing which will be designed with paper-cut features.The result shows that Qixian paper cutting patterns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fun and fashion of children's clothing,but also provide new ideas for non-genetic inherit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ildren's clothing design.

Key words: Qixian paper cutting;folk custom;children's clothing;clothing design

(責任编辑:田    犇)

猜你喜欢

童装服装设计民俗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红与黑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2017中国即墨童装节将在山东即墨举办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