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2021-05-26李洪森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李洪森

摘要:“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是新一轮基础课改下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对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为避免教育“两极分化”局面的出现,在明确学生差异化的前提下采取“分层教学”模式现已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就“分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分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4-0005

伴随素质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课程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如何确保教学模式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民族凝聚力以及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效化构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以及历史价值观)课堂,依据学生实况创建历史分层课堂现已迫在眉睫。

一、课前分层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课前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良好习惯中发挥了重要性作用。目前来讲,教师需首先依据学生实况、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层,之后在预习阶段就不同层级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和任务,以便于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在滿足不同层级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在《鸦片战争》课前预习阶段,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保证分层合理化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学情和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预习目标,以此在构建清晰化知识体系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就目前来看,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预习目标布置过程中,对学困生而言,教师可设置“了解鸦片战争起因、影响”的目标,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可设置“探索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以及《南京条约》对我国影响”的目标,对于学优生来说,教师则可设置“整理鸦片战争起始、结果和影响”的目标,由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在避免学生抗拒情绪产生的同时,为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二、课堂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在教学中教师仍习惯性秉承传统化教学理念、采取传统化教学模式,学生“吃不饱”“消化不良”等问题的普遍存在,教师可采取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分层教学”,通过为学生合理化划分等级,在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对教师课程整体教学而言具有重要影响,可经调查在以往应试化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制定一致性的教学目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受到影响的同时也不利于高效化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要想改善当前教学现状,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合理化建构教学内容外,对学习目标进行合理分层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

比如在《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堂教学时,若教师采取笼统化的学习目标,在打击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也无法有效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求,长此以往对学生全面化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可依据学生实况、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不同级别的学习目标——掌握新经济政策内容以及理解“斯大林模式”概念,明确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以及以辩证眼光去系统化剖析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影响。

三、课后分层练习,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性培养,从某方面来讲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但经调查在以往应试化教学中,除了课前和授课阶段教师教学手段和目标的笼统化以外,课后练习时教师未能根据学生实况布置合理化的练习任务,对学生全面化发展而言也是极其不利的。课后练习阶段是学生查缺补漏的主要途径,若教师布置了笼统化的练习任务,对于部分学困生而言,在打击他们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抄袭率”,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当前教育工作者在落实“分层教学”时也要保证课后练习的“分层化”,即依据不同学生的层级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独立完成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新文化运动》课后练习时,若教师未能依据学生实况对练习作业进行分层,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同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对于学困生,在课后练习题布置时,教师可选择一些客观性较强的题目,如“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抑或是“就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归纳”,以此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练习的同时明确自身不足。对于学优生,教师除了可布置基础练习来巩固学生课程知识外,还可通过增设“为什么要提倡民主与科学?”“你能够针对这篇教学提出哪些有意义的问题?”等习题,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综合而言,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历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发挥了重要性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确保“分层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于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巨克梅.初中历史翻转课堂的探索——以《几种常见的历史时间计算方法》一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12(2):122-123.

[2]卢建帮.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2019,12(15):119-120.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大田中学266700)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