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DNA检测在单项超声软指标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25孔祥慧
孔祥慧
山东省菏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山东菏泽 274000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新生儿出生率明显上升,也促使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呈升高趋势。经研究统计,我国是胎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国家,每年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已逐渐引起学者重视和关注[1]。目前胎儿出生缺陷最常见的为染色体异常,包括X、Y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帕陶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等,为了提高出生质量,降低胎儿出生缺陷,需注重产前诊断工作[2]。目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为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虽然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属于创伤性操作,且可增加宫内感染、羊水渗漏、流产等风险,且不适用于羊水穿刺禁忌人群。而超声不具有创伤性,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超声检查容易出现单项软指标阳性,对于此类人群是否进行侵入性手段分析存在较大争议[3]。为了进一步探索无创DNA 产前筛查的优势,本文选取于菏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无创DNA 检测的600 例单项超声软指标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无创DNA检测在单项超声软指标异常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12日~2020年4月20日于菏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无创DNA 检测的600 例单项超声软指标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0~32 岁,平均 (26.98±4.14)岁;孕龄13~20 周,平均(17.85±2.79)周;孕次1~3 次,平均(2.38±0.17)次;产次0~2 次,平均(1.19±0.10)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孕妇孕龄超过12 周,且均为单项超声软指标呈阳性;②孕妇各项资料齐全;③孕妇自愿接受无创DNA 检测,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习惯性流产者;②不配合检查者;③妊娠期间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者;④不适用和/或慎用羊水穿刺者。
1.2 方法
使用VOLUSON E8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公司),检查前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3.5 MHz,常规扫查实质性脏器,如头颅、颜面、脊柱、胸腹脏器,并测量头围、双顶径、腹围、股骨、胎心率、羊水深度、胎心等。超声软指标项目:①股骨短:股骨长径<正常孕龄两个标准差;②轻度肾盂分离:肾盂前后最大径明显增宽,内部无回声;③侧脑室扩张:单侧或双侧脑室宽度为10~15 mm;④心内强回声:心室内存在强回声光点;⑤脉络膜囊肿:脉络膜回声中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结构区;⑥单脐动脉:超声显示缺少一条脐动脉;⑦肠管回声增强:超声强回声,强度与骨组织强度相当;⑧鼻骨发育缺失或不良:超声正中矢状切面显示鼻骨强回声;⑨颈项透明层(NT)增厚:孕龄11~13+6周,NT>第95 百分位数时表明NT 增厚。
无创DNA 检测:采集10 mL 孕妇肘静脉血,放于抗凝管内充分摇匀,分离血浆,并提取DNA,在鉴定DNA 完整性和纯度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在DNA 测序时使用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三体高风险诊断标准:Z=(待测染色体的比例-总体人群的比率)/对照组待测染色体的方差。单体高危:Z 值≤-3;三体高危:Z 值≥3。
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壁穿刺子宫直至羊膜,并抽取20 mL 盐水,离心后,将沉淀物加入羊水培养瓶内,放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37℃)内培养8~12 d,可选择性更换培养液,观察羊水细胞生长情况,加入秋水仙素,进行G 显带、制片、固定、37℃低渗、染色处理,分析染色体核型。在采集分裂相时使用徕卡GSL-12 扫描系统,并在数据分析时使用GYTO VISION 软件,描述核型时按照ISCN 2016 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引产或活产检查结果为确诊金标准,分析无创DNA 产前检测技术在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诊断效能及高风险孕妇妊娠结局情况。敏感度:即真阳性率,越大越好,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 即真阴性率,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误诊率:即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阳性/(假阳性+真阴性);漏诊率:即假阴性率,漏诊率=假阴性/(真阳性+假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创DNA 检测情况
600 例孕妇,经无创DNA 检测发现高风险胎儿12 例,经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其中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8 例,18-三体综合征1 例,13-三体综合征1 例,染色体数目异常1 例,核型无异常1 例(表1)。
表1 无创DNA 检测情况
2.2 无创DNA 产前检测技术的诊断效能
无创DNA 检测的敏感性为84.62%(11/13),特异度为99.83%(586/587),准确性为99.50%(597/600),误诊率为0.17%(1/587),漏诊率为15.38%(2/13)(表2)。
表2 无创DNA 产前检测技术的诊断效能(n)
2.3 无创DNA 检测高风险孕妇妊娠结局情况
经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核型异常者最终接受了引产。1 例XYY染色体数目异常孕妇,因为高龄选择足月分娩(表3)。
表3 无创DNA 检测高风险孕妇妊娠结局情况
3 讨论
据研究统计,染色体异常胎儿占出生人口的0.2%,具有病发率高、病残率高、难治愈等特点,近年来已得到学者的广泛重视[4~6]。目前诊断、发现胎儿异常的金标准为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侵入性检查,虽然诊断正确率较高,但侵入性检查属于一项有创性操作,容易导致孕妇出现感染、流产、出血等迹象,严重时可引起胎儿畸形,从而限制此类技术的运用[7-9]。
超声是目前筛查胎儿异常的首选方式,具有安全性高、无创、简便快捷等优势,在产前检查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常规情况下,孕妇妊娠后11 周,便可清晰观察到胎儿全身器官结构,随着彩超的推广,其更能够明确显示侧脑室扩张、小耳畸形、脉络丛囊肿等微小畸形,虽可作为产前常用诊断技术,但仍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10-12]。而无创DNA 检查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完善开始广泛流行的新型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通过高通量测序游离DNA 片段,能够分析生物信息,得到胎儿准确的染色体异常风险系数[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软指标呈现为阳性者,经过无创DNA 检查,可更好区别高风险和低风险,且在胎儿核型分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从妊娠角度分析,通过进行无创DNA 检测,能够尽早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并为分娩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人口出生质量[15]。另外根据引产或活产检查结果,无创DNA 产前检测技术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无创DNA 检查可避免侵入性检查,提高胎儿筛查准确率,广泛用于产前筛查中,能够及早发现胎儿异常,降低流产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