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
2021-05-25孙连贺张武杰
孙连贺 张武杰
辽宁省辽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辽宁辽阳 111000
膀胱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以肿瘤的侵犯程度为参考,可以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理特点为肿瘤侵犯肌层和膀胱外结构,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理特点为肿瘤侵犯黏膜和黏膜下层。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表现为血尿,伴随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1]。临床上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进行传统治疗,但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导致患者不接受该手术,以及高龄患者身体状况差不耐受该手术。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方式也逐渐普及开来[2]。本研究将对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辽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收治的54 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7 例)与观察组(27 例)。对照组年龄50~77 岁,病程3~9 个月。观察组年龄55~86 岁,病程2~6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②所有患者均对研究过程认可并且知晓,且为自愿参与研究;③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者;②乙肝、肾炎、重症肺炎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全身免疫性疾病者;⑤手术禁忌证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取仰卧位,在下腹正中部位取15 cm 切口,对患者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将膀胱切除,之后进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尿道电切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的准备,进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对肿瘤的大小、位置等进行观察,直视下进入电切镜(QD-2 型,浙江天松医疗,国械注准20173220885),对于体积较小的肿瘤,从肿瘤基部膀胱壁电切至深肌层,距离肿瘤边缘2 cm 时,快速将肿瘤切除。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由肿瘤顶部电切,露出脂肪层,电凝止血。电切时,患者的膀胱要保持充盈的状态,从而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术后放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确保引流管通畅,如果引流液红色,则需要对膀胱进行冲洗,对尿道口进行护理。术后1 周后,将导尿管拔除。
1.2.3 术后常规灌注 所有病例术后均行膀胱灌注以预防种植、复发和转移。膀胱灌注药物:灭菌注射用水50 mL+盐酸表柔比星(瀚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0,生产批号20180211)50 mg。术后立即进行膀胱灌注,以及术后进行规律灌注,术后3 个月复查膀胱镜。除非手术创面较大,出血较多或者穿孔,均须术后24 h 内行膀胱灌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存质量及术后复发率。①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②生存质量。采用Karnofsky 功能状态(KPS)评分标准[3]进行评测,内容包括患者活动、病情、生理自理能力等,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③术后复发率。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n=27)观察组(n=27)t 值P 值97.63±10.45 44.51±8.31 20.674 0.001 108.69±11.43 52.33±8.13 20.879 0.001 20.15±4.45 7.85±2.33 12.724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KP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27)观察组(n=27)t 值P 值59.92±7.11 59.81±7.14 0.057 0.955 72.44±4.53 89.73±5.32 12.578 0.001 7.717 17.460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复发患者2 例,占比为7.41%,对照组中,复发患者9 例,占比为33.33%,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膀胱癌属于泌尿外科恶性肿瘤[4-6],是泌尿系统中尿路转移至上皮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与物理原因、化学原因以及生物原因等均有直接关系,进而导致基因分子水平突变,形成肿瘤[7]。临床数据表明,膀胱癌的发病概率逐渐升高,尤其是在男性当中,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8]。
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膀胱癌类型之一,传统的全膀胱切除术或者是膀胱部分切除术,能够对肿瘤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9-10],但是该手术的创伤较大,术中的出血量较多,术后患者的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局限性较大[11-13]。再加上患者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认知度不足,很多患者会产生抵触的治疗心理,这不仅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的术后预后产生阻碍[14-16]。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合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方面效果显著[17-18]。经尿道电切术对于机体的组织损伤小,安全性更高,并且不会对患者的正常排尿功能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19-2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当中,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显著,能够大大降低复发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和心理负担,进而更好地面对生活[22]。
综上所述,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