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合时宜的媒介
——嗅觉电影

2021-05-25潘璋敏

电影文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报纸杂志嗅觉气味

潘璋敏 高 榕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无味到有味,电影的视觉、听觉及嗅觉的发展逐渐将电影艺术带向一个全感知的观影时代。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曾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实验,主要探究人类获取信息是通过哪些途径。他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回顾历史,当电影处于默片时代时,人们主要依靠夸张表演以及字幕信息来观看电影,单一的视觉感知途径满足不了观众对“现实重现”的要求。当声音加入电影时,不仅弥补了观众的听觉缺憾,更是极大地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创新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当我们触发第三感官——嗅觉的体验,让人们可以“闻”到电影时,势必将电影带向一个全新的感知世界。

其实,“嗅觉电影”的出现并不鲜见,早在1935年就有关于嗅觉电影的报道出现在我国早期的电影刊物《电声》(上海)上。电人撰稿报道了英国伦敦学院物理学系主任费纳逊辞职三年研究嗅觉电影取得成功的事件。《广播周报》也以《科学新闻:嗅觉电影》为题目报道了这个事件。陈隐涓则在《明星》上发布了他为“英国费纳逊氏对嗅觉影片初步试验取得成功”专门创作的图画,这是“影戏院开映战事片,投掷毒瓦斯弹时”的场景(图1),充满了戏剧性的想象。

图1 《影戏院开映战事片 投掷毒瓦斯弹时》

通过对民国时期报纸杂志的梳理,一共发现38篇对嗅觉电影的报道,其中从1934年开始的18篇报道采用“嗅觉电影”来称呼拥有嗅觉体验的电影;从1939年开始共计20篇报道使用“有味电影”来称呼拥有嗅觉体验的电影。其中没有“味觉电影”“气味电影”的报道。从名字上来讲,笔者认为使用“嗅觉电影”更为妥帖;从渊源上来说,中国人第一次描述拥有嗅觉体验的电影就已使用“嗅觉电影”。从感官角度来说“嗅觉”清晰地说明了电影增加了嗅觉的体验,若使用“有味”“味觉”则易造成指代的模糊,可能让人误解为口腔里的“味觉”。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若使用“气味”则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嗅觉电影使用电波、数字等手段来完成的“虚拟嗅觉”技术。综上所述,建议使用“嗅觉电影”来称呼拥有嗅觉体验的电影。

民国时期关于“嗅觉电影”的报道一度火热。从地区上来说,相关报道不仅大量地出现在上海的报纸中,而且还出现在杭州、成都、重庆等地,传播范围较广。从刊物上来说,既有《青青电影》《影戏年鉴》《明星》等电影刊物,也有《艺海周刊》《艺术与生活》《电影与播音》等综合性文艺刊物,电影类杂志在谈嗅觉电影,其他门类的杂志对嗅觉电影也充满了兴趣。从内容上来说,这些报道对嗅觉电影的发明动向、基本原理、技术优劣、观影体验等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曾经的技术探索与认知心态将为我们今天对待嗅觉电影的发明与发展提供一个参考的维度。

一、嗅觉电影的发明动向

早期嗅觉电影的发明是封闭式、断代化的。在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中,主要看到了对英国、瑞士、美国这三个国家相关发明的报道。这些发明出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没有技术交流和继承。

(一)英国

从1934年开始,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中有6篇报道对英国费纳逊发明嗅觉电影有所关注。他们称费纳逊是有声电影发明家里维掰司的孙子,同时他是英国伦敦学院物理学系的主任。发明嗅觉电影的过程比较曲折,1931年费纳逊曾做过一次非正式的公开试验,但能够闻到的地方只有周围14尺。他就在这年抛弃了授课生活,专门从事嗅觉电影的研究。最后于1934年2月中旬,在伦敦最大的电影院做公开试验,引起了全国关注。1936年费纳逊准备进行嗅觉电影的摄制了,但目前只拍摄一些花卉的短片作为实验,需要看成果是否优良,再决定是否摄制长片。1934—1936年间,报纸杂志对这个事件的始末进行了报道,但后续便没有了消息。直至1939年,吉丝发文《消声沉寂的“嗅觉电影”》,说费纳逊曾在四五年前发明了轰动一时的“嗅觉电影”,但我们所迟疑之新显科学,始终没能看见,然“五彩”“立体”“无线电”等逐次进展之电影,或将有待“嗅觉电影”之实现也!表达了他对“嗅觉电影”的持续关注和期待。

(二)瑞士

1939年12月4日,海通社瑞士京城发电报称,瑞士已发明“嗅觉电影”,电影院中如果有完善的设备,可散布4000多种不同的气味。1940年《电影》《电声》《影迷画报》同时报道:有两位瑞士的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新奇的方法,能够使摄影软片上不但带有一种音轨,还可以具有一种“味”轨,它能够在影片开映时,把所需的气味放出来。这两位瑞士发明家约两个月之前在贝恩(Bern)做过一次秘密的试验,结果有20种不同的味道,可以随音轨上的发音同时放出。1945年瞿馥发表评论文章《嗅觉电影》,主要谈及6年前两位瑞士科学家在贝恩(Bern)合做的秘密实验,同时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也对嗅觉电影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展望。

(三)美国

1936年《继立体电影而发明的嗅觉电影》提到美国已经将嗅觉电影实验成功。1939年《有味电影试映参观纪》介绍美国电影科学发明家佐治潘尼安发明的“可嗅的电影”。1941年《有味电影在美国开映》解读了一家名Vogue的影院播放嗅觉电影70多天的情况。同年《有味电影增进食欲》介绍美国人米玛(Mioouma)在旧金山的医院里做的关于嗅觉电影与食欲的实验。1945年《嗅觉电影实验成功》介绍好莱坞利用特殊电波的新原理,摄制了两部嗅觉电影的短片,一部是关于捕捉海鱼的,另一部是风景游览片。1946—1947年,美国嗅觉电影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这期间我国报道共计17篇。既介绍了好莱坞拍摄出的第一部嗅觉电影——《女郎女郎》,也有对嗅觉电影技术的介绍和讨论,还报道了嗅觉电影将由美进口到上海放映。在《春海》(上海)最后一次刊登《嗅觉电影将到上海》的消息之后,暂未发现其他的放映及评论信息,“嗅觉电影”在民国时期是否到中国放映,不得而知。

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主要对国外的嗅觉电影进行了报道,国内的情况几乎没有谈及。这或许可以推测,我国在民国时期没有关于嗅觉电影发明成功的实践。而如今气味数字电影技术是中国拥有的、全球独有的创新技术,旨在为人们提供全新的观影体验——闻得到的电影。这项技术是如何在中国发展成熟的?中国有哪些公司掌握了这项技术?世界范围内嗅觉电影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它是否有可能大范围地影响电影?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探讨。

二、嗅觉电影的基本原理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uck)开创性地阐明了人类嗅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带有气味分子的空气与鼻内纤毛上的气味受体相遇并结合,同时气味受体细胞受到激活并发送出电信号,这些信号沿着嗅觉神经元向上转移,传送至嗅小球。最后电信号汇合于僧帽细胞,传递到大脑中较高级的地区,被人感知。”由此可见,在人类嗅觉系统运转良好的情况下,主要是由“气味分子”来促发人的嗅觉感知。如果让观众在看到影像、听到声音的同时,还能闻到电影里的气味,拥有嗅觉的体验,那么控制“气味分子”尤为重要。若以当今的科学结论来审视曾经的朴素发明,我们可以将民国时期报纸杂志报道了的相关发明,按照控制气味分子的不同方法,分类为“模拟嗅觉”和“虚拟嗅觉”。

(一)“模拟嗅觉”

在民国时期报道的发明中,大多是采用气味储存、化学制剂等方法对气味分子进行同步模拟。“把易于蒸散的物质预先集中在一定的用具内,等电影开映时,由影院内调剂空气的设备散布出与银幕上配合的气味。”“有20种不同的味道可以随音轨上的发音同时放出来。”“一种简单并不昂贵的控制器被发明,该器能控制500种不同的气味。”不管是普通用具、味轨,还是控制器,此类方法的本质都是对“气味分子”进行分类和储存,然后在电影放映的时候进行气味复现,是一种“实在”的气味。

(二)“虚拟嗅觉”

值得注意的是1945年发表在《世界影坛》上的《嗅觉电影实验成功》提到一种使用电波的方式:在普通的有声影片上,另外加上一种“嗅味带”,利用一种特殊的电波,使在空气中发生作用,发出种种所需要的气味。放映这种“嗅觉电影”时,除了原来的放映机与发音机,还需要一种“射味机”(smelling projector),那便是一种发射特殊电波的机械。1946年,盛尔镇发表的《有味电影的奥秘》中也再次提到这种方法。它的本质是研究能够生成“气味分子”的方式,然后在电影放映的时候进行促发控制,是一种被“激发”的气味。

这两种基本原理引领了嗅觉电影发明的两个大方向。从万方数据(WANFANG DATA)里的专利情况来看,我国现当代已经有了对“嗅觉电影”的发明与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发明结合了数字传播、“云”控制等技术,运用“模拟嗅觉”的原理,已经能够很好地对“气味分子”进行分类、储存、同步播放。但由于嗅觉与气味是一个集化学 、物理学 、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极其复杂的问题,自然科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气味分子”的“底层代码”。正如,声波之于声音,三原色之于彩色,他们能够被编写为简单的数字信号,被记录、被储存,以及被“隔空传播”。囿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虚拟嗅觉”走向“数字化”的路还很长。

三、嗅觉电影的技术优劣

人们普遍认为嗅觉电影是电影事业的又一个大发明。无论什么东西,不但听声音,而且闻着气味,使观众好似身临其境一般。过去看电影,只有眼睛与耳朵实惠,将来一定再轮到鼻子沾光。嗅觉电影的优势在于符合安德烈·巴赞对“完整电影”的描述,曾经我们依靠基于视觉的想象,而如今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现实的完整再现。想要实现嗅觉的“再现”,必定面临一个个技术难关,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中已经有一部分文章发现和讨论了相关的技术问题。

(一)气味同步的问题

1946年盛尔镇在《有味电影的奥秘》中谈到如果气味强度不够大,也就是说“气味箱”不能在二十四分之一秒内将发出的气味充满整个影院,这也就意味着,当观众已经看到银幕上的景物了,但这个景物的气味还没有发散到观众的鼻孔里。气味同步问题主要考验相关技术对“气味分子”的传送能力,这也是嗅觉电影技术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从民国时期媒体的报道来看,各项发明大多都采用一个“射味机”统一发散,不断追求气味扩散的范围。而当今的一些发明采用了一人一副的“脖戴式射味机”,这的确是另外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方式。

(二)气味消除的问题

1939年发表的《有味电影试映参观纪》介绍了“制味机”有七个部分,其中六个部分可以混合产出任何一种气味。第七个部分有强烈的防臭剂,用以消除前六种气味,以便另一种气味出现。困难在于要迅速地变换气味以此符合那一幕戏的变换。1945年瞿馥发表的《嗅觉电影》也同样关注了气味消除的问题,他说“当第二种气味需要发出时,之前充满放映室中的气味必须全部消除,以免造成种种混杂的怪味”。气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具有延续性的,如果想要按照时序同步表现多种气味,控制气味在空气中的延迟和扩散时间,成为嗅觉电影能否可行的关键因素。

(三)气味健康的问题

1945年瞿馥发表的《嗅觉电影》同样提到气味健康的问题,他强调“味带”所发出的气味,应当不能有害于人的健康;相反,当人闻到许多种香味之后,可以感到舒服、愉快,有精神。各种气味除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要避免滥用,以防观众发生精神上的恶劣反感以及身体上的不良反应。1947年定斋发表的《记有味电影的发明》也对嗅觉电影的弊劣处表示担忧,他说:“在战争片中,施放弹药的火药味与血肉横飞的臭味,那一定会使观众产生气味恶感。”嗅觉作为人体的五大感官之一,气味势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当气味被人为可控地释放时,其潜在的威胁,将成为一种公共安全隐忧。气味必须保证无毒无害,甚至要保证不能超越一定的刺激阈值。在嗅觉控制领域,共识标准尚未出现,安全伦理值得商榷,这是亟待解决的行业议题与领域症结。

(四)气味放置的问题

定斋在《记有味电影的发明》中谈到:因考虑人体不能接受气味恶感而联想到“嗅觉电影”可能要局限于歌舞香艳的影片里,这未免界限过于微小。发明嗅觉电影,本意是为了使电影更进一步地逼真,但若因此限制电影的发展,无疑是背道而驰的。《有味电影试映参观纪》提了一定的解决办法,认为并不是任何一幕戏都要配味——只要在那重要的戏里配上便够了。气味放置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既需要考虑气味的安全性,也需要考虑人体对气味的接受程度,还需要考虑气味如何与影片适配来达到相应的美学效果。

若对嗅觉电影的优劣进行更全面的思考,将会发现它与“视觉”“听觉”的特性十分相似。基于对世界的记录和留存,曾经我们可以记住某人某物的影像,后来可以记住它的声音,现在可以记住它的味道了。嗅觉加入电影弥补了我们对气味感知的缺憾,让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各个感官系统的作用,更加沉浸地体验电影。同时对于有视觉障碍或听觉障碍的人士而言,如果可以通过嗅觉来感知,无疑为他们感受世界,享受电影魅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嗅觉电影的观影体验

嗅觉电影势必能够让人们获得除光、色、形、声以外更加全面的“嗅觉”的体验。早期报纸杂志中有着大量对“嗅觉电影”充满了期待与想象的文字。基本可以把它们分类为关于环境、美食以及影星的味道。

(一)气味营造环境

演出的是工厂,就有难闻刺鼻的工厂气味;在医院,就能闻到一阵药水气味;在海边,可以嗅到带有咸味的海风气息以及各种鱼腥;在瑞士森林,可以嗅到一种瑞士所特有的松香气息;在花园中,每一种花的香气,都能给观众嗅到。第一部嗅觉电影《女郎女郎》中,也有着大沙漠的气味。

(二)气味模拟美食

香味可以随着影片情景的变换,而自动发生变化。电影是有气味的,假使银幕上映着一幕烧菜的表演,看客的鼻子,会嗅着油烟的香味。在一次表演中,片上投映一家肉铺时,室内则充满火腿与咸肉之味。其他如雪茄烟味、香粉味、咖啡香气、烤面包、香蕉以及各种花卉、水果的香气。吃烤肉、面包、蛋糕、牛肉及各种东西,观众垂涎欲滴。

(三)气味呼应影星

银幕上看见一个美丽而华贵的少妇,银幕下的观众,就能够嗅到一种似兰非兰、似麝非麝的香气。映着一个年轻的少女,正在梳妆,看客又可嗅着脂粉与香水的芬芳气息。“假使你看见大东尼文,那你将同时闻着他一身英国皮革(俗称大英皮)的气息。拉娜透纳将有素馨花的香味,安秀丽丹就是南方的仙人掌,亨弗莱鲍嘉与洛伦白珂儿夫妇就好像咸空气。”“玛莱塞亚身上的芬芳,使全场为之惊奇。”

早期报纸杂志对“嗅觉电影”关于环境、美食与影星的描述,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电影中“气味”的期待点。人们希望电影中的环境能够被闻到,美食能够散发香气,影星可以挥洒芬芳。这展示了早期“嗅觉电影”设置相关“气味”的三种主流思路,也为我们的具体研究开拓了三条细分方向——电影是否需要在环境、美食、人物上都设置相应的气味?什么样的气味是人们能够接受和喜爱的?气味的设置是否有利于人们对故事的理解?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后续研究中,结合实践来找到答案。

结 语

埃尔塞瑟曾提出“新电影史”(new film history)的概念,建议电影史研究应将感官技术纳入考察范围,从线性历史转向媒介考古。立足“嗅觉”的感官技术,我们从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出发,发现嗅觉电影的技术早已成形。但这么多年来,嗅觉电影依然小众,越发式微。针对嗅觉技术的开发,我国已经走在了前列;针对嗅觉电影的研究,这将成为中国电影理论的新蓝海、新高地。可能“嗅觉电影”正是齐林斯基所归纳的不合时宜的媒介(untimely media),它的设计超前于自身所处的时代。随着自然科学取得进一步的成果、互联网信息化伟力的进一步发展、VR交互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在全感知媒介动机的促使下,在全拟真感官需求的刺激下,嗅觉电影(或“嗅觉控制技术”)会以进化的形态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报纸杂志嗅觉气味
传统报纸杂志应如何立足自身争取“低头族”
超强嗅觉
“共享报刊”增进邻里情
气味来破案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这个“气味”不简单
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订出报纸杂志定期预定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