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2021-05-25程建荣
程建荣
【摘 要】当前高校培养人才模式日趋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顺势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思政的概念,其次提出思政人才模式的改革方向,最后展望高校思政改革前景。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74
目前国家已有文件提出,我国计划在二十一世纪中期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建设。根据这一目标引导,许多高校面临着改革创新的问题。而高校改革意味着应当更新师生的教育观念,同时要培养一大批先进的专业人才。思政教育是传统的文科专业,它的改革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等学校编写带有政治观念的教材,并且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授课指导,使得学生明确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高校通常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领域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高校和地方共同建设“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和地方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进而完成对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建。人才培养,首先要求学校的课程标准和教育行业的准则相挂钩,学校要匹配甚至超越教育行业的教育要求。其次,学校应该按照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式,重新构建起完善的课堂体系。第三,学校应该整合自身还有周边学校的教育资源,以达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势互补的教育成效。而地方高校则需要提高对所合作课程的重视程度,首先,地方行政人员应对所在地有充足合理的认识。第四,人员可以深入发掘当地的独特人文内涵,并以该地历史为教学背景,为高校设计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第五,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招聘地方先进人才为教学工作做出指导。学校可以以多种方式招聘人才,比如在学校官网发布招聘信息,或者采取校内教师引荐制度。学校聘请到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型人才后,就可以让校内教师和地方人才共同商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问题。因为地方的行政部门有一部分的教育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思政理论知识,同时又会将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层面。因此,聘请这些教育人才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会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体系建设。
(二)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一般情况下,“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思想政治知识并不是教科书上的生涩理论,而是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时代真理。思想政治领域的教师更应当理解理论从哪里来并且怎样运用到实践中去。“双师型”教师则正好符合高校对思政教师的要求,因此高校更应广泛招聘并培养这类人才。从这方面而言,学校更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青年教师考核机制并将教师所做出的实践成果纳入到考核体系中。
2.学校建设思政教师教学和实践双重测评制度。学校可以调遣相关测评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录下教师的考核分数。在这样的制度引导下,教师会加强对自己教学能力的锻炼,并将更优秀的课堂呈现给每一位学生。
3.学校应加强思政教师团队的自身建设。学校可以适当组织研学和团队研究等活动,并鼓励教师多加参与,由此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4.学校应引进地方管理型人才,对本校教学工作做出指导。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地方管理型人才应当占该领域教师人数半数以上。
(三)高校建立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是指科研、教育、生产三者的有机结合。高校要想在教学中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就必须构建起“四结合、四重点”人才培养模式。即课时设计和职业目标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对职业目标的培养;理论引导和实践经验相结合,重视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达到理论熏陶效果;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职业教育能力的培养;最后是科研和教学相结合,重视科研成果在實际教学中的运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改进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即在学生完成一定的理论实习后,安排他们到地方做考察和项目调研等方面的实习。在学生进行项目时,学校应当联合实习地专家作为指导教师,给学生提供调研经费和解答问题方面的帮助。学校还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考量,以此来确定学生的期末成绩总分。因为产学研的培养模式有专业人才、先进技术和充足的项目资金的支持,所以已经有部分高校在教学中运用该模式,并取得了不少结果。
二、前景与展望
高校思政政治领域的改革是多方面的,该专业的改革渠道应当多种多样。笔者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校思政教育将从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逐渐过渡为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模式。在这个层面而言,高校思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有可为。
三、小结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人们更加渴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突破。学校教育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因此,学校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一个重要场所。基于此种认识,高校也在积极展开“双师型”和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部分的积极成效。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并没有广泛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所以关于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有待讨论。
参考文献
[1]汪文敏.从制度层面审视中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差异[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1,13(003):52-55.
[2]冯帆.关于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164.
[3]周倩,宋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2):1-5.
[4]李木子,赵立成.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117-119.
[5]周倩,宋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