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2021-05-25吕广卿
吕广卿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期是体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针对性体能训练,有利于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提高专项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要明确体能训练的原则,制定科学训练对策去解决当前体能训练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 体能训练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45
一、体能训练的内涵
体能训练是一种通过后天性训练提升身体素质的方法,是运动员通过相关锻炼提升身体机能的一种形式。这种体能训练对运动员来说,不仅能增强身体机能,还能保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能促进身体代谢。体能训练分为两种形式: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前者属于基础性的训练形式,是所有运动员都要进行的训练内容,后者是针对特定运动项目设置的训练形式,是为了保证某项运动的直接需求而进行的锻炼。
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当今,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的迅速发展,攻守对抗更激烈,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篮球运动具有强度高、对抗强、时间长等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有较好的体能,才能在比赛中发挥最好状态。青少年正处于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体能训练,有利于其身体全面发展,为提高专项素质打下基础。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保证比赛中持续发挥高超的技战术水平,也是适应现代篮球发展的需要。而青少年体能训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未来的篮球人才竞争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显得十分必要。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对体能训练认识不全面,准备活动不充分。第一,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体能训练重视不够。第二,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分离。第三,在青少年进行训练过程中,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就开始进行训练。做好准备工作有利于保持精神的兴奋程度和肢体的协调性,从而避免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问题的出现,可以有效地防止训练事故的出现。
2.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针对性。教练员要根据差异性,对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内容和负荷安排,保证每个队员都能得到应有的训练强度,得到相应的提升。但是,当前训练普遍存在计划不明确、训练不规律、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体能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体能训练不够全面,体能训练方法、手段单一。当下,篮球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实施过于简单化、片面化,没有明确训练原则和依据。教练的直观感觉是制定训练内容和周期的决定因素,教练员安排体能训练的内容过于简单化。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单一,训练手段枯燥、固化普遍存在。训练负荷的盲目性与现代篮球所需的素质要求严重不匹配,缺少训练手段的正确选择和负荷大小的合理安排,队员体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4.保护措施不到位,训练缺乏科学性,不注重训练数据的采集和监控。青少年训练过程中的保护措施是影响训练的基础因素,保护措施不仅体现在训练装备的使用上,也体现在教练员对训练力度的掌控上。一方面,健全完善的训练设施能帮助运动员提升体能素质;另一方面,教练员对训练力度的控制可以使运动员科学合理地训练,避免训练强度太高引发肌肉损伤。许多教练员对于具体训练安排采取统一标准,没有体现出针对性。当前教练员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监控仅是通过队员主观感受,缺少训练数据的量化指标收集和分析,训练效果难以得到有效反馈,对下一阶段的训练安排如何调整,缺乏相应指导。
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对策
1.遵循科学的体能训练原则,探索多元化体能训练方法。教练员要转变思想认识,遵循科学的体能训练原则。(1)系统性原则。训练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循序渐进,从内容、比重、手段、负荷等方面系统安排。(2)全面性原则。应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为提高专项技能奠定基础。(3)一般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合理安排训练比例。(4)从实际出发原则。教练员要从训练对象的技术特点、比赛要求等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体能练习的内容、负荷量与强度,以达到体能训练的效果最大化。笔者认为,球场上反复折返跑、全场快速运球上篮、全场反复快攻、攻防转换、攻防比赛、快速弹跳练习、中长跑中变速跑、手腕力量练习等都是不错的体能练习方法,教练员要根据训练目的,选择搭配更多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并合理安排适宜的训练强度与负荷。
2.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增强体能训练的实效性。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制定的训练计划要符合当下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征。首先将体能训练分为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两种。要优化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还要不断优化训练计划使训练更加合理高效。计划不能一刀切,根据各运动员自身的不同条件为他们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针对弱项进行强化,对于强项则着重提升。教练员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控制训练强度,避免运动员由于训练强度太大而受傷。注重训练后的恢复过程,通过按摩放松、肌肉拉伸等手段加速恢复,切实增强体能训练的实效性。
3.优化训练模式,改进体能训练的关键载体。在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除了技巧训练和体能训练,还应当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强大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决定比赛成败的往往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抗压能力、团结互助能力、集体荣誉感等,这些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都可以得到锻炼。比如在日常训练中变换训练方法,可以培养运动员们的抗压能力,使他们在赛场上遇到任何情况都能沉着冷静、不慌不乱。再如组织队员们参加各种友谊赛、集体活动可以增强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队内团结友爱的氛围,使他们在赛场上上下一心、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宋希,李作义,吴启航.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23).
[2]丁伍峰.关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3):8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