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发展
2021-05-24王琳路丽
王琳 路丽
摘 要:聯系社会实际发展趋势并结合区块链本身的经济属性,分析了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在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发现,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在融合过程中面临交易安全与性能技术不匹配、第三方评价机制亟须建立、信息不对称现象亟须解决、监管漏洞亟待弥补等问题。合理规避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升技术研发实力以突破技术瓶颈,及时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以杜绝违规违法现象,加速推动平台建设缓释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加强对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的监管。
关键字:区块链 物流金融 融合发展
科技革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同样得到极大地拓展,金融业的新型形态层出不穷,其中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科技形态,不仅有助于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推动金融业的改革,还有助于规避金融风险等。本文联系物流与消费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并讨论区块链在物流与消费金融相互结合的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潜能,使其在物流金融中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与高速发展,部分有影响力的物流公司通过信息流的新形式,为整条产业链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借助金融手段,促成上下游的客户之间进行融资与合作。从本质上看,这种业务手段为供应链企业从电商平台借鉴而来的,再运用到自身实际业务之中。所谓“三流合一”指,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科技,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传递方式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其中物流公司与电商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都在尽全力构建完备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相较于电商平台而言,物流行业改革与创新的速度都比较缓慢,导致了供应链物流在竞争中并无明显优势。由此可见,通过电商平台获取有效数据信息,借助物流公司进行配送业务的同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实现“三流合一”。
供应链物流公司借助电商平台涉足金融行业。资金流虽不处于核心地位,但却是维系信息流与物流的纽带,是“三流合一”的归宿,实现了商品的盈利价值。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当前物流公司涉及金融服务的毛利率,远高于传统的供应链物流运输模式。供应链机构进军金融服务行业主要涉及以下两种服务模式。首先为,建立在传统的供应链物流基础之上的金融行业服务模式。此类金融业务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指传统的垫付资金与货代的创新型模式,主要面向传统供应链物流公司的全体客户,使下游公司的资金不能满足上游供货商回款需求的根本矛盾得到妥善处理[1]。然而,此类模式不仅降低了资本的利用率,而且没有实质性的信贷行为的发生,即便提高了盈利效益,同样会面临很大的流动风险。其次为,开拓与革新盈利性的金融业务模式。此类金融模式使资金得以迅速回流,提高了企业盈利率,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垫付资金与货代的金融形式。当前市场,只有电商平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三流合一”供应链的运营及发展。其中,供应链金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为阿里小额贷款,消费金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为京东金融。与此同时,这些电商公司所掌握的交易记录与云计算技术,形成了“三流合一”中的信息流。
二、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融合中面临的问题
(一)交易安全与性能技术问题
由于区块链具有隐匿性,警察难以获取犯罪分子的真实信息及身份,因此经常被犯罪分子用作从事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途径。例如,暗网中的“丝绸之路”网站,试图用“洋葱路由”(Tor)对其运行路径进行掩藏。该网络隐匿技术虽然具备超强的安全保障,但同时同样滋生了类似贩毒、黑客等诸多违法犯罪交易行为。在共识机制、加密计算法与P2P等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相互融合形成了区块链技术,然而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诸多矛盾。其中,在目前科技水平下,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能暂且可为用户提供安全的交易环境,但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密码学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密信息可能在极短时间被迅速破解,安全性能大幅降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体系同样受到挑战与威胁。此外,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一直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隐患,系统漏洞监测与系统校验等方法不能从最基本的代码环节消除安全隐患。与此同时,为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解决公私密钥的安全储藏所建立起来的应对机制,不仅降低了交互率,还弱化了用户体验度。由此可见,交易环节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了影响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相互结合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在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进程中,应该人手必备完整的账目记录本,以防在需要之时,可迅速有效的追溯到每一笔账目的数据。然而,在交易数据金额庞大之时,就会引发交易拥堵的现象,区块链的发展进入瓶颈期。目前为止,只能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进行缓解,然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因为区块链技术在实际交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确认,导致其交易确认的时间有一定的推迟,如若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进行较大规模的交易时,这种推迟现象将会极速爆发,引发区块链系统瞬间瘫痪。
(二)第三方评价机制亟须建立
区块链行业应用数量在2018年突飞猛进增长,在2019年上半年,区块链应用量就达到2018年全年的数量,国家各部门、传统的工业与制造业及互联网龙头企业等都在进行相关的区块链应用探索。然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种安全隐患与隐私风险。区块链安全隐患问题,引发的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受到业内外的强烈关注与重视。作为一种新发展而来的技术,在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相互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及风险,部分区块链的服务水平同样不达标。为了保证区块链技术在性能与服务上达到一定的标准,需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其应用进行相应的核查、检测及认证。如此一来不仅可使用户的隐私与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同样可避免发生违法、违规的现象[2]。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解决
供应链物流的主体包含供货商、生产商、中间商、销售商、物流公司以及客户群体等,由于整个链条线涉及的主体较多,因此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具体表现为,信息无法在上下游公司之间顺畅流动,使得一些公司无法及时掌握有效的物流信息,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立的现象(即孤岛现象)。在供应链系统中,因为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化不足,致使跨系统合作的协调能动性显得较为薄弱,因此时常发生相关联的公司,各自组织开展业务活动的情况。与此同时,在区块链物流技术与消费金融相互融合与发展的进程中,针对供应链物流体系存在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监管漏洞问题尚需完善
区块链去除中心化的共识机制,虽然确保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但由于监督与管理的主体尚未明确,导致了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且高效地对主体进行管控。与此同时,在区块链作用下的物流金融行业呈现出物流金融与金融科技两者特点相结合的现象,造成监督管理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监督管理分工尚未明确,极易出现监管漏洞等问题,无疑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在物流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通过对金融风险进行各项流程及业务系统化处理,增强了金融风险的隐藏性,使得规避风险的难度系数大幅增加。另外,由于叠加杠杆、以资管名义进行借贷等监管套利行为大量涌现,增加了监管部门的追溯与核查的难度,上述问题都迫切需要被解决。
三、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技术研发实力,突破技术瓶颈
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及钻研,深化对非对称密码学等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认知,重视对反破解、防追踪与防破译等技术的研究。
首先,为了提升区块链技术的自我研发能力,不仅要放眼于国际市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动向,还应切实强化并完善自身区块链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与创新型载体的建设,更要大力推进分布式计算及存储、与非对称密码学等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使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难度大大降低的同时,为技术研发注入新的能量。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应尝试新增密码学、区块链等相关专业类的科目,增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联动,提高学生学习与探索区块链等应用技术的积极性。其次,企业要推出相应的福利政策,吸引专业化高精尖型人才进入区块链领域,推动实体经济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速隐私保护与非对称密码学等专业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发展,从而保障了资金流通的安全性、高效性与便捷性,助力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的融合与发展。最后,推进区块链开源代码项目的发展,提高区块链龙头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对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推进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化的区块链领域的革新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企业要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支撑区块链应用技术行业、互联网平台及企业机构更好地进行有效联动,为企业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由于在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相互融合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层面面临着诸多障碍,导致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只有大力推动应用平台的建立并且深化区块链核心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首先,要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层面的创新,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区块链技术的执行标准,不仅有助于解决由于信息技术多样化而导致的区块链体系不兼容等问题,而且有助于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使得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行业得以正常运转。其次,要建立区块链发展规划体制,对区块链进行相应的实验。要对发展速度快、产量高的业务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提出技术整改方案,优化企业的业务管理体制,从而使应用范围得到最大限度地拓展。最后,政府要切实发挥其号召力、影响力以及威信力,积极做好合理有利的引导。政府要重视安全体系的建设,对于区块链中的“不可能三角”的问题,要加大对其研究的力度,积极探索与研发支付结算、身份校验及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制定完善的区块链平台建设与发展的纲要,使区块链更好地适应物流金融的发展,为更多应用的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杜绝违规违法
虽然区块链的技术构成不尽相同,但是区块链的整体结构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为使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在提高性能的同时,能在应用市场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就要求企业设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并请专业的第三方评估公司,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析及监测后,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以便企业正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要深刻意识到第三方评估机构及评估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从而使区块链应用在良性的环境下,得到更长足的发展。首先,通过政府牵头,加快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及联盟与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区块链应用评价体系的步伐,不仅有利于体系更加规范化,而且有利于促进智能合约、共识体系、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延迟交易以及修复故障等应用行业建立完备的评价机制。其次,针对各方面发展相对成熟的行业,要选择适合的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其进行区块链应用产品性能的测评与认证,其中,要对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延迟交易以及修复故障等应用行业的指标进行重点测试,助力区块链行业朝规范化方向发展[4]。最后,注重对区块链安全领域方面问题的研究,促进国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于区块链行业的作用,尤其是对智能合约、共识体系、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以及修复故障等应用行业的安全性进行全方位分析与审核,从而规避安全方面的风险与隐患。随着区块链行业与物流金融业的发展,法律法规是否合理化与规范化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的,国家应加速建立并完善的物流金融业管控方面的法律体系,使业务流程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在促进行业协会起到积极地正向作用的同时,使金融行业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推動平台建设,缓释信息不对称问题
目前,我国市场发展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同样日渐融洽,供货商数量呈递增趋势,涉及范围逐渐扩大,由于物流企业供应链的管理体系相对复杂,就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节省每个环节的时间成本与管控方面的成本,从而避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大幅提高物流企业供应链的运营效率。综上所述,解决物流企业供应链中各主体、上下游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办法在于企业要研发并推出一种新型科学技术。研发过程中,可借鉴区块链技术,建立包括物流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客户与其交易环节的一体化平台,使“三流合一”与区块链在该平台实现了管理模式的自动化、一体化。与此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可提高交易记录的透明性与公开性[5]。例如,融资公司与销售企业签订的合约内容及交易记录,在物流公司、融资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等区块中都会有所记载,可供金融机构校验、审核、检查等。交易记录的公开透明化,可使有需要的企业及时获取有效数据信息,降低了成本投入的同时,又使其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区块链技术中的分布式记账的模式,可有效缓释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确保整个交易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四)加强对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监管
对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进行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其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企业及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区块链行业以及物流金融业进行深入了解,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监管部门要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从企业实际出发,理清监管范围、明确监管目标、做好监管内容的分类与细化等工作,并借助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与公开性的特点,降低监管成本显著,提高监管效率。选择高效的监管模式,在推动金融业革新的同时,同样规避了风险的发生,达成了多方共赢的目的。首先,监管机构借助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记账模式,对交易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并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规范与约束。其次,运用区块链技术,可防止交易信息数据被篡改,为相关部门的审查与核算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来源。最后,通过对区块链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保障数据信息的真实与完整性以及面临的金融隐患等方面进行研究,促使区块链监管的系统化及规范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促使区块链物流与消费金融朝着可持续化、规范化与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劲松,徐鹏赢,李岩区块链下的物流金融业务运作模型重构[J].黑龙江档案,2018(03).
[2]易燕基于区块链技术我国跨境物流金融的发展展望——以随行付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20(04).
[3]梁雯,司俊芳基于共享经济的“区块链+物流”创新耦合发展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01).
[4]潘卓,郑杨区块链在智慧物流发展中的运用研究[J].价格月刊,2019(05).
[5]蒋坤良,宋加山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模式设计和对策研究——以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7).
(王琳、路丽,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