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关系异化的生成逻辑与治理思路
2021-05-24张绍清赵敏
张绍清 赵敏
摘 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二者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家校合作实践过程中,家校合作关系却面临着多重异化的风险,究其根本,家校角色越位、家校角色失位、家校功能异化是主要原因。为此,家校合作应找准定位,明确双方的权责边界,提升教师职责履行能力;形成補位,开展家校专项共育的培训,增强家长的共育意识;促成归位,重新整合家校教育的合力,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
关 键 词
家校合作;关系异化;生成逻辑;治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5-00-04
家校合作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极其重要的条件。实现有效家校合作不仅是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但近年来,中小学家校合作关系面临着多重异化的风险,不仅严重制约着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也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良性生态。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和剖析中小学家校合作异化的生成逻辑,探寻有效的治理策略,以期破解当前家校合作的实践困境。
一、家校合作关系异化的生成逻辑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通过家校之间的双向互动,共同合作,联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家校合作通过学校和家长主体互动,将学校、家庭双方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有机整合,最终实现合作育人的目的。然而从现实调研情况看,家校互动不良的现象并不鲜见,受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校角色越位、家校角色失位、家校功能异化等,共同催生了家校合作关系异化的不良生态,这种失序状态会阻碍家庭和学校教育目的达成一致,并对家校协同共育格局产生不利影响。
(一)家校角色越位:学校教育的无序延伸导致学校教育家庭化
家校角色越位是指家校合作过程中,某一方超越自己的权限越界的现象。家校角色越位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的无序延伸导致学校教育家庭化。
学校教育家庭化,本质是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过度挤压。[1]即把本该由学校承担的教育任务转移到家庭,使学生家长成为学校教育无序延伸的承接者。通过实地调研①发现,目前中小学存在一个常见现象,即家庭教育总是围绕着学校转,学校作为家校合作中强势的一方,经常要求学生家长承担本应由学校承担的教育任务,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如最常见的就是帮助孩子批改作业、超前学习学科知识、检查背书等等。调研还发现,在小学低年段,许多学校为了响应国家对学生减负政策的号召,纷纷进行了压缩学生在校学时、推行“无作业日”等改革,但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扭曲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配套减负政策的不完善,这些措施的出台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家长对教育的恐慌心理,于是学生刚出学校大院,便又被送进校外补习班,出现学校越“减负”,孩子的学业负担越重的扭曲现象。家长为此感叹:“家长忙碌了,学校轻松了,学生更累了。”
(二)家校角色失位:家长的共育意识不强导致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缺失
家校角色失位是指在家校共育过程中,父母陪伴的普遍缺位和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普遍缺席导致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缺失。作为家庭教育生活的主体,家长的共育意识淡薄,家长向学校转嫁家校合作中应由家庭承担的责任,把本该由家庭担负的教育子女责任完全转交到学校和教师身上,把分数看成是衡量孩子成长进步的唯一标准,将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交给学校或者校外辅导机构,放弃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部分家长甚至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进入全封闭式寄宿学校学习或者干脆送出国外就读,造成了父母陪伴的普遍缺位。据全国妇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人们生活节凑的不断加快,在家庭教育分工中,父亲在外打拼,家中多是母亲唱主角,近半数家庭教育中存在父亲“缺位”现象。
家校角色失位还表现为家长对学校管理的集体缺席。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管理能拉近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但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家委会制度形同虚设,家长座谈会演变为教师在台上宣布学生成绩的“一言堂”,形式化严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还处于非常浅层次阶段。同时,一些家长的参与能力不足,受学生家庭社会文化资本的影响,部分来自底层社会的学生父母缺乏参与学校管理的自信,甚至会出现刻意逃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2]总之,家长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无论是在整体参与程度,还是在参与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三)家校功能异化:功利主义驱使下家校合作的双重教育功能割裂
家校合作具有双重教育功能,一方面,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主要功能多侧重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培育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养成健康的人格,使之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另一方面,学校作为专门的育人场所,主要承担学生文化基础的学习,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素养。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使家庭、学校、社区充分联系起来,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对学生加以影响,以期对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的合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然而在教育内卷化裹挟的现代社会,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较为紧张的竞争气氛和升学压力,呈现出学校教育“应试化”、家庭教育“功利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由社会、家长、学生同频共振引发的教育恐慌导致家校教育功能的异化,进而导致家校合作的双重教育功能被割裂,家校合作的关注焦点不再是协同育人,而是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考试分数的获取,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围绕考试分数转,家庭生活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作为应有之义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规范教育、基本礼仪教育等被搁置,背离了家校合作的应有之义。
二、家校合作关系异化的治理思路
家校合作的效果将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中小学家校合作关系异化不仅制约着家校之间的良性互动,也造成家校共育生态的失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如何有效化解家校合作异化的风险,重构家校合作健康生态?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找准定位、形成补位和促成归位三方面提出治理思路,以期对构建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提供启发。
(一)找準定位:明确家校双方的权责边界,提升教师职责履行能力
批改作业到底是谁的责任?回答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家校共育须厘清责任边界,关键是要找准家校双方各自在家校合作中的定位,分清家长、老师各自要做的权责清单,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家庭和学校之间不扯皮、不折腾、不推诿。
明确家校双方的权责边界是促进家校良性互动的前提。[4]首先,家校合作要有边界意识,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价值理念。因此,家庭和学校要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厘清家校合作的边界,在平等协商基础上拟定权责清单,双方认可并严格遵循,以履行好各自的教育职责,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双重教育功能。[5]其次,家校合作需要摆正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应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家庭教育的责任,同时作为在家校合作中掌握着绝对话语权的学校和教师,应严格规范自己,约束好自己的教育言行,把握合作的尺度,不逾矩,不越界,使家校合作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支撑。
另外,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过度挤压问题,亟需提升教师职责履行能力,强化教师责任心,提升工作执行力,履行好教师职责范围内应尽的义务。因此,要明确教师工作职责,一方面给教师减负,减轻教师的行政负担;另一方面,给教师松绑,解决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老师,保证教师工作负担处于合理水平,让教师专心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形成补位:开展家校专项共育的培训,增强家长的共育意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深刻阐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建设和家校共育实践指明了方向。
如何有效实施家长教育,增强家长的共育意识?开展专项共育的培训是破解当前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缺失的关键一招,也是增强家长共育意识的有效举措。一是学校要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加强父母教育培训。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聚集了大量专业人才,具有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的优势,学校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家长提供指导服务,比如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研制家长教育课程,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定期来指导服务中心讲学,邀请家长进指导服务中心学习,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专业素养水平。另外,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乡村行”“万师访万家”等活动,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家长进行精准家庭教育辅导,促进家校之间有效沟通交流。
二是要构建家校专项共育的平台,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多渠道平台保障。[7]具体而言,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家校教育网络平台、父母学校等新型的平台,创新家校合作共育的形式,弥补现有内容和形式的不足。同时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拓宽家校合作的信息服务渠道,如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和QQ等可及性、互动性和普及性较高的新媒体服务平台, 增强家校沟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
(三)促成归位:重新整合家校教育的合力,在立德树人中回归教育本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两会教育中提到,“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不可否认,分数是重要的,但它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教育的目标是育人,不能只看“分”更要关注“人”。
首先,破解功利主义驱使下家校合作双重教育功能被割裂的顽疾,着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对考试评价关键“指挥棒”进行系统优化,从源头上发力破解“唯分数论”等难题。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聚焦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构建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体系,改变 “分分计较”倾向,以“牵牛鼻子”的思路引导学校建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另一方面,建立并公开发布多元评价“好学校”指标体系,树立“好学校”的标杆,纠正“唯升学指标”评价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
其次,促使家庭教育去学校化。要实现树人目标、完成树人任务,首先必须“立德”,家庭教育要回归其“立德”基本属性,侧重开展个体德性养成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具言之,家长要并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降低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期望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同时要强化家庭的教育使命,呼唤父亲回归家庭生活,强化父母共同教养,提高共同教养质量。
最后,兼采家校育人之长,提升家校教育合力。[8]家校合作的关键是要各美其美,同时也要扬长避短,家庭和学校在教育性质、教育职能、教育内容上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定位和属性,但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为提升家校育人的合力,家庭和学校应明确各种的教育重心和职责,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学校要重点履行好学科知识教学的任务,兼顾好对学生道德教化和情感教育职能,家长则要格外重视孩子德性养成教育,同时也要配合好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正面教育,构筑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家校共育格局。
总之,家校合作的出发点应是形成家校合力,联合共育,而不是职责推诿。因此,针对当前家校合作实践中家校关系失序的现状,需要统筹教师、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从找准定位、形成补位、促成归位三方面精准定位角色,以实现家校合作的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徐向阳.边界与融合:和谐家校关系再造(下)[J].中小学德育,2018(01):4.
[2]刘慧琴,赵敏.有效参与:构建家校合作新样态[J].中小学德育,2017(12):18-21.
[3]朱永新.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21,42(01):15-19.
[4]于丹丹,赵海楠.家校合作中主体与权责的边界问题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0(06):50-52.
[5] 边玉芳,周欣然.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9-44.
[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0.
[7]梁丽婵,马海燕,张馨宇.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状况的十年变化及影响因素剖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51-57.
[8]彭援援,葛新斌.家校教育功能异化问题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9(10):15-17.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