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下留守高中生德育教育策略探析

2021-05-24吴丽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德育策略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很多大人进城务工,孩子自小就投亲靠友或是由祖父母养育,家庭教育缺失的县中留守高中生自卑脆弱,冷漠寡言,很多毛病日益明显,让县中留守高中学生接受优质的德育教育,健康茁壮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已经成为极需要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县中 留守高中生 德育策略

一、当下留守县中留守高中生存在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还未形成相对客观而稳定的认知能力2和獨立思考意识。新高考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律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对县中留守高中生来说,无疑面临更大的困惑,相对于大城市那些有父母陪伴长大的高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业知识或是为人处世能力会更欠缺一些,多数学习比较被动,性格比较脆弱。

县中留守高中生在认知、行为、人格、心理等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学生人格与非留守学生相比,他们内隐或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问题比较多,加之大众媒体的渲染,处于青春期的县中留守高中生成了“问题学生”的代名词。

00后留守高中生一般在16到19岁之间,他们进入高中已经1到3年,作为县城中学的留守高中生,他们是县城中学比例很大的群体,县城留守高中生的德育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县中留守高中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社会的未来。笔者认为,这正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为他们解决当前的迷茫和困扰。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顺利度过这高中阶段,迎来属于他们人生的春天。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县中留守高中生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做人”。语文教材中适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素材随处可见,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学到语文知识,还能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3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强烈的教育和启发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这样处理。

比如有些语文教材中虽然没有直接表现美德,但其书中主人公自身的人格魅力,为世人传诵。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用好教材中历史人物如祖逖励志故事,观看电影《袁隆平》片段,让学生感受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及其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受“杂交水稻之父”耄耋之年还为梦想而永不放弃的坚韧意志,顺水而推舟,课后与之谈谈心得,坚持在县中留守高中生德育教育这方面做点点拨渗透,告诉他们父母虽然没有陪伴他们成长,但是困难人人有,时时有,但我们不怕,笃志弘毅,任重道远。

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语文课能够收到双丰收的好效果。

三、用好课后辅导,关注县中留守高中生个性发展

作为县中的留守高中生,他们是寄宿生中一个很大的群体,教师应用好课后辅导对孩子进行积极的价值导向,并利用学科特点,用好课后辅导这个有利因素,关注县中留守高中生个性发展。

由于受到高考人才选拔性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大部分的学校将重点转移到显性的教学业绩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成才却不成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修养却进跟不上,而于隐性的德育教育显得流于形式,起不到丝毫的教育价值。

基于此,笔者认为处理问题的时候应充分利用每一个能抓住的机会诸如课后辅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故事,贴近现阶段学校或社会发生的事,内容关于家国情怀、感恩孝心、爱心友善、信念责任、严谨自律等方面,同时也关注班级里面的每一个成员,以各种形式和他们谈话交流,了解县中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动态和情绪反应。

四、掌握行之有效的留守高中管理策略 提高德育水平

1.开通亲情电话掌握第一手资料

由于常年父母缺席,县中留守高中生,必须配备手机,“电话”父母。可是智能手机,对于没有自控力的孩子,更多的带给他们迷恋游戏,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可自拔,这也确实成了广大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智能手机不能进校园,但为了方便联系,县城中学应该配备固定电话,比如宿舍、保卫科、生管组、办公室等。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与自家学生娃经常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及时掌握动态情况。

2.建立档案,健全管理制度,找回归属感,促进个性发展

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生活情况,档案中设置“生日”、“属相”“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书籍”“我最崇拜的人”“我的人生理想”等,慢慢让留守高中生由对父母的依赖转变为对学校老师朋友的依赖。县中的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不仅是学习上良师益友,更是生活上的知心妈妈。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让县中留守高中生好好学习茁壮成长成才,首先得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该校学生,个人自觉被认可与接纳,有满满的安全感和踏实感,“学校就是学生之家”,都能体会到家一样的感觉。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与学生同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4

歌德曾经说过,“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世上最难管的是人,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做县城中学留守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更要耐心和细心的引导,缺少爱的人是无法胜任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县中留守高中生之心理动态,比如展开“心理咨询”“知心姐姐”等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是很不错的。

3.留出时间和空间,培养自律精神

青春期的留守高中生随着生理上的日渐成熟,心理发展方面也渐有小大人的意识,想独立又没有经济能力,成绩不理想又不爱学习,内心脆弱,脾气大而又玻璃心,一点就炸。

孙云晓曾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知识只有被学习者内化吸收的,并融入学习者认知结构才是有用的。在此,笔者认为,不应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要看到县中留守高中生身上的亮点,培养自律精神,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学习之余多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书法社、绘画社、街舞社;开放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生态园等。要留出时间和空间,培养其自律精神,对留守高中生的未來有信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工作者应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去与留守高中生促膝谈心,并且尽可能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多奋勉他们刻苦求学,崇德尚进。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按时开花并结硕果。

老一辈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和价值无可替代。作为教师应爱生如子,也应轻松管理好他们,尤其是那些留守学生,应适当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县中留守高中生多多发现他们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视赏识教育,给学生以自信、希望和热情,轻松管理好自己。

当留守高中生面临生活与学业压力时,可以这样引导他们:没有谁的生活是轻松的,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和你一样,在该读书的年纪好好读书,充盈自己,强大自己;在可以自己可以选择并做决定的年纪,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每个人都值得遇见美好而温暖的事物,每个人都值得被时光温柔相待。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让县中留守高中生培养自律精神,管理好自己,那么他们的学业能力或是为人处世能力会应该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4.尊重学生,规则教育,严爱结合,感化为主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县中留守高中生长期被边缘化,无归属感,德育教学中应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困难和性格缺陷,他们的问题应得到重视。

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学会赏识自己,并给学生以价值观的引导,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让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懂得如何自我修养,如何自我约束,自我提升道德品质。

厦大附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只能是一所“乡村中学”,但现在其社会影响力却非同凡响。特级教师姚跃林说到,厦大附中教育成功与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附中学子是否养成规则意识。不讲规则的人,别处可以有,附中不能有;不讲规则的事,别人可以做,附中人不能做。5从这个学校走出能够成为一个优秀公民在于学校存在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县级中学应该像厦大附中学习,让规则意识渗透于县中留守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教学中。

留守高中生错误行为背后都蕴含着他们的心理情绪和道德认知问题,因此从纠正他们每一次错误入手,教师可以对县中留守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在工作中会经常碰到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我们面对他们时本着不能轻易在冬天砍掉一棵树的意识,思考去如何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创新形式,注重时效,严爱结合,感化为主,不求他们的成绩能上升多少,志求他们好好学做人,将来不走向邪路。6德育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探究如何使学生学习生活欣赏美的过程中自觉感悟生活,是笔者作为教师责任以及不断追求的方向。7

近期习总书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德育目标在北京市第54中学深化精致教育的实践中,已有很成功的突破,学生综合素质也日益提高;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教育可以再造精神,学校可以塑造心灵。而在我们县级中学,这个目标还很遥远,但已经在路上。教育德育绝非一蹴而就,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成效。

备注:本文系2021年漳州市德育课题”县城中学留守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dy20110)

注释: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指导的必要性及策略》 戴雨霏 孙远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6 总第419期P31-32

2.《让语文课成为教书育人的好阵地》杨诗宏 《学校教育研究》2020/9 P177

3《对培养班级归属感的思考和探索》何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5 总418期P60-61

4. 《开发区里诞生一所好学校》姚跃林 《福建教育》2019/第36期P12-13

5 《浅议德育与德育工作者》 林武彧 云霄一中德育论文集(2014-2017)P6-7

6《走进语文,崇尚美德》 陈长花 2019年/9 《学校教育研究》P164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一中 吴丽云

猜你喜欢

德育策略语文核心素养
“以诗养心以诗储善”的德育策略研究
随班就读环境下的育人策略
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德育策略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言建构的策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