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5-24蔡小芙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长方形规律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各个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开展,通过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思考并解决问题。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思维带入生活实践,活学活用。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正确、合理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当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

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天生赋予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才能不断提高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运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观察、比较的训练

教学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带着比较异同的目的进行观察,又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比较是把一对象与其它对象进行对照以发现其异同。许多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包含除法”与“等分除法”,它们同是除法,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但是它们的意义和所能解决的问题又各不相同。“包含除法”是表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运算,可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而“等分除法”是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等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的运算,可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问题。逻辑思维要求在推理时,必须通过观察获得感性材料。没有感性认识材料就谈不上思维的加工,没有比较,推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的能力。

“观察与比较”的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如此重要,那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方法

1.对比质疑,刨根问底

对比质疑是培养学生善用一双以数学视角去观察世界的眼睛,并对身边周围的现象或者事物进行全方位的察看,尊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源,确定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性质,进而更好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感知世界、发现数学世界里面的性质与规律。刨根问底是为了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需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捕捉灵感、善于观察、学会观察。

2.发现问题,找出规律

小学数学题目可以归类为“发现数学规律题”与“应用数学规律题”两大类,研究“数学规律题”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更好地找出规律。发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而找出规律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回想旧知,对比新知

每个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在教学新知时,应进行温故知新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是先做好复习铺垫。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就要用到小数除以整数的内容,如果没有对旧知识点的复习,那么必定是连贯不起来,影响学生对新课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顺序

1.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比较

从部分中把握整体,从整体看部分,观察其部分的特点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观察整体。

2.纵横观察比较

横看的观察顺序包括从右往左看或者从左往右看两种,又如一年级教学内容当中的“看统计图”和“数一数”,都是能够促使学生既清楚又到位地观察情境图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纵看的观察顺序包括从下往上看或者从上往下看两类,如一年级教学内容当中的“4的乘法口诀”,都是能够促使学生从上往下,并在指导学生编出口诀后,利用直观图观察每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内容

着重学习生活上培养,唤醒学生对数字的感知;激发学生对观察、比较的兴趣。如分苹果即使最好的活生生的生活实例,十分贴近生活,也增加了思维水平处于形象抽象阶段的学生的趣味性;着重数理方面培养;找出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事物数量的多与少。

二、抽象、概括的训练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概括是从个别属性推广到这一类事物的全体的逻辑方法。抽象与概括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如教“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实物或图形的特征,测量长方形(如课本、门窗或图形)的长和宽,计算长方形长与宽之积,分析长方形长与宽之积与其面积单位数的关系。从而,发现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数目正好等于它们长与宽所含长度单位的数目的积。把这些抽象出来,并结合起来,就概括成一个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分析、综合的训练

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并分别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教学中,由于思维的顺逆而分为综合法与分析法。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这是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我们可以使用分析、综合的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培养分析、综合能力的具体方法:一是准确感知数学信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二是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主动分析综合探究的欲望,三是引导学生思考,学会抓住问题关键,四是训练学生恰当的语言表述。

四、判断、推理的训练

判断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能力。判断不仅表现为对数学推理的基础过程及结论正误的判定,还表现为对数学命题、事实、数学解题思路、方法合理性的估计以及在这个估计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如下四个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判断能力:

1.引导学生注意数学信息的获取。

2.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探求最佳解题欲望,提倡一题多解,并判断几种解法中哪种最好,好在何处。

4.授给学生正确的判断方法,针对小学生,我通常取用“作圖判断”、“假设判断”两种方法。

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数学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营造合作探究氛围,在“数理”、“解法”方面充分让学生“多说”、“多思”,才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马力小学 蔡小芙

猜你喜欢

长方形规律思维
小长方形找朋友
找规律
巧替换,妙解答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寻找图形中的比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巧解规律
找规律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