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视域下初中语文“支架教学”模式研究

2021-05-24陈明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实际应用

摘要:本文以分析“少教多学”的含义作为切入点,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论述,同时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對实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加以论述。希望在得出实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条件及要求后,能在现实教学中的实行对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素质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少教多学;实际应用;作用及意义

“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一言堂”为主的“多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恢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还原教育本质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对加快学校的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素质也能产生积极影响。

“支架式教学”是一个典型的类比概念,它是以建筑意义范围内的“脚手架”来对学习者理论认知、意义建构、知识内化等进行“概念框架”的具象化过程,其构建理论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以“已知来推导未知”作为基本应用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借助多层“已知”来建立支架,让学生在长期积累后爬上顶端的“未知”领域,最终使“少教”与“多学”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性。本文就以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内容作为理论依据,对基于“少教多学”来构建“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创设情境,确定教学目标

在建筑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学习者构建知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环境。支架教学的作用是能够展示出尽可能真实和复杂的学习情境,但又不会因过于偏激而对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创设情境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就要按照最近发展区原理来进行,简而言之就是情境创设要完全符合于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且还要能加快新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理想化效果。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达到什么程度,相当于是一个无形的评价标准。在现阶段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依旧保留着提问题的方式来完成创设问题情境这一环节。比如在讲到《春》这片课文时,恰逢阳春三月,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提问学生,比如文章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作者是以怎样的手法来描写?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但必须注意问题难度、知识含量要适中,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是直接反映出课文主体的最佳方式,让学生能及时明确出自己即将要达到的目标。

二、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探索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基于创设问题情境搭建支架,对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学习支架可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图表、问题、范例等多种形式。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支架当归问题莫属,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和启发性,在细节与可操作性上的表现也要更加出色一些。比如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三期的《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供支架》中曾明确指出:当教师讲到《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今天为什么要学习《论语》?的问题。但可能一时间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做出回答,所以就需要将其细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比如你能读懂并翻译出《论语》吗?这篇课文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给你带来了哪些帮助和启发?文中的话在今天是否适用?等有层次的小问题,这样学生才更加容易理解,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有好处。此外就是教师的板书问题,随着多媒体设备的进一步普及,在引导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支架作用。个别优秀教师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时,对板书的利用可谓是情有独钟,比如在讲到《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教师会先在黑板上写出“规圆矩方”四个大字,并刻意在“矩”字后边的“巨”中多加一点,让学生对这一“点”的含义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微观“列表式”高中语文支架教学模式

通常只有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类型的学科当中,才会使用到列表或图表的教学模式,因为它可以将其中的概念内容更加清晰明确的展示出来。但事实上,“列表式”的教学实践方法在其他学科中也能发挥出不错的效果,加上“思维导图”的工具应用思维,对高中语文支架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同样适用。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它可以清晰地展现出语文知识要素,消除了“思维导图”模式过度发散特征产生的影响,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正确方向上来,所以在具体的文章、段落,甚至是词语层次上都可以使用这种“微观教学模式”。

基于微观“列表式”构建出的高中语文支架教学模式,就好比是对某个具体对象进行肢解—细分—重组的一个过程,可有效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列表”的形式将所有问题整合成一个“表格”,再通过对“表格”的叠加,获得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从而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方面有所突破。

四、整体“对照式”高中语文支架教学模式

“对照式”下的高中语文支架教学模式,从宏观层面来看,就是一个立足教学内容的完整个体,对同类文本内容进行扩充,其中就包含有节选内容与整体的对照、对比同类文章等多个环节。对照的要素是以支架结构为主,而不是具体内容,比如对情感类型相似的诗歌作品,就可以采取借景抒情的手法进行比较,达到内外合一的效果,这样就能在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关于唐诗宋词选读分析研究,在其中有很多同一年代和类型的作品,这些教材的内容为对照式的语文支架教学提供了足够便利的条件,例如在水龙吟当中,苏轼和辛弃疾根据词牌的结构设定了相关的支点,我们可以根据两位作者在关于作品的表达方式以及思想感情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在苏轼的作品当中情景相互融合,但是对于辛弃疾来说则是先写景色在进行情感的书法,实现了教学的统一,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对照分析,进行对比对照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教学当中的界限和差异。

五、拆解变形式语文支架教学模式

但是从实际角度分析,我国从小学教学阶段到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思维分析都是非常相近的,如果我们使用段落划分进行主干的提炼,从最根本的角度分析都是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章进行加工进行,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拆解变形教学使用了一种逆向思维,利用了文学当中存在的差异性实现了对于文本的变形,将变形之后的劣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的分析,但是这样的变形和传统模式列表式存在一定的区别,是一种具有一定目的和依据的分析和拆解,通过对于教材内容的结构变形,让其更加的直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实用更加现代更加通俗的语言了解教材内容当中语言的实际含义,通过拆解的变形思维构建出来的语文教学支架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简化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内涵,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存在的问题。

六、总结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含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当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构建主义教学当中的优势和价值,可以为学生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系统,从宏观微观等等角度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构建更好的思路体系,构建相应的框架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也体现出了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

海南省东方市第二中学 陈明慧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实际应用
“少教多学”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