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水果产业集群规模质量和竞争优势分析*

2021-05-24曾慧云宋振鑫赵泓凯向本起徐绍荣

中国果树 2021年5期
关键词:烟台集群水果

曾慧云,宋振鑫,赵泓凯,向本起,徐绍荣

(1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 264670)(2 菏泽市定陶区农业农村局)

目前,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0—2019 年,我国水果产量由6 225.1 万t增长到27 400.8 万t,年均增长率为9.29%;果园种植面积由893.2 万hm2增长至1 227.7 万hm2,单产水平由4.8 t/hm2增长为22.3 t/hm2,产量规模趋于稳定增长。产业集群即某一产业的上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以及具有竞争关系产业的地区集合。2019 年,烟台地区苹果、葡萄和梨的总种植面积为148 821 hm2,为烟台果园总面积的88.78%,全市有100 多万人从事果品生产,水果产业对促进烟台地区农民增收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提高烟台水果产业的规模化和发展能力为地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引发了理论界对产业集中度和发展能力的深入思考。

近年来,烟台苹果、葡萄和梨3 大水果产业集群逐渐趋于稳态,但仍然存在果品品质提高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出口劣势等突出问题[1]。宋君等[2]在对烟台苹果的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分析的基础上,将烟台苹果与其他省市的苹果品种结构、经营规模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需增加品种、加强标准化管理等改进措施。对于比较产业集群间的差异,许多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法。王大鹏等[3]计算了大泽山葡萄、烟台苹果和莱阳梨的集中化程度指数和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将其与进出口数据结合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这3 种特色产业集群集中度与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提出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商品化、引进先进技术等提高产业集群集中度和竞争力的建议。续鸣等[4]采用因子分析,提出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医药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存在区域差异。赵浩宇等[5]通过对枣庄石榴产业集群进行因子分析,分离出9 个影响枣庄石榴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子,将实证模型予以简化。发挥大规模、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有益于推动区域化经济的发展,如我国江苏省的食品产业集群[6]、云南省斗南的花卉产业集群[7],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8]、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9]等。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征和应采取的措施存在差异,韩振兴等[10]对山西省朔州羊肉、运城苹果和晋城大豆3 种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分析,得到3 种产业各自的特征,依据其特征提出了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等促进其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以此为鉴,烟台的水果产业集群是指烟台果农、水果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等在同一产业链或具有竞争关系的机构之间距离近、产业竞争力高的聚集现象。通过比较优势测算以及因子分析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行业现状,客观展示具有优势的行业排名。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多为分析产业集群的优势[11],而针对各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程度排名、产业集群规模质量和竞争优势二者关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对烟台地区的水果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加强烟台水果产业的发展能力及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设性建议,对分析产业集群现状特征并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农林牧渔业产值、常住人口数量、水果产量、单产水平和种植面积等均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烟台市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等国家统计平台。水果出口数量、出口额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国海关、山东海关及青岛海关等数据公示平台。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明确界定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的概念,基于统计数据分析烟台市产量前3 名的产业集群集中度与发展能力。一是采用比较分析法,以2015—2019 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计算烟台苹果、葡萄和梨3 大水果产业集群集中度和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值,深入分析比较烟台水果产业集群横纵向的特征及优势劣势,为提高烟台水果产业竞争力提供数据支撑。二是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各个集群的竞争力指数综合分析比较,探究不同因子对烟台水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并将3 大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进行准确排序。

2 实证分析

2.1 烟台水果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评价

集中度(Industry Concentration)可表示在某行业中发展较好的前几名企业的产出值与该行业总产出之比,用以衡量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情况。典型且简便易测算的度量方法有区位商指数和集中系数,本研究借鉴韩振兴等[12]的方法,采用这2 个指标衡量烟台水果产业的集中化程度。

2.1.1 区位商指数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可以反映某一地域优势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Lij代表烟台市i 水果产量,Li代表山东省i 水果产量,Lj代表烟台市农林牧渔业产值,∑Lj代表山东省农林牧渔业产值,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烟台3 大水果产业区位商指数

2.1.2 集中系数

集中系数(Coefficient of Concentration)可用来反映某地区某一产业地理集中程度的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Xij表示烟台地区i 产业的产量,Xi表示山东省i 产业的产量,Yj表示烟台市的常住人口,∑Yj表示山东省的常住人口。烟台3 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集中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 所示。

2.1.3 烟台水果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综合评价

由表1 可知,烟台苹果、葡萄和梨3 个水果产业集群近5 年的区位商最高为5.76,最低为2.03,均显著大于1.5,表明其具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其中,苹果产业的专业化在三者中最高,葡萄次之,梨最低。

由表2 可知,烟台水果均具备明显的集群优势,其中苹果产业集中系数很高且逐年增长,到2019年已达8.52,远高于1 的集中系数判断标准。葡萄产业的集中系数趋于稳态,梨产业近5 年的集中系数没有持续上涨,但均维持在2.65 以上,也具备明显的集群特征,发展潜力巨大。

表2 烟台3 大水果产业集中系数

由此可知,烟台苹果、葡萄和梨产业作为烟台市的水果优势产业,其LQ 及CC 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集中化程度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说明3 个优势产业已经形成集群发展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苹果产业已经趋于稳态,增长率提升比较缓慢;二是葡萄产业区位商指数呈下降趋势,产业集中系数2016—2019 年明显低于2015 年,说明该产业集群趋势减弱;三是梨产业集中化程度远远低于苹果和葡萄,亟待强化发展。

2.2 烟台水果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

比较优势起初只应用于国际贸易领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应用至农产品等领域。综合比较优势系数法是应用比较广泛、能科学地测算在各生产因素综合作用下区域农作物的综合指标值,客观展示具有优势的行业排名,进而反映出较为清晰的行业现状。为了对烟台苹果、葡萄和梨3 大水果产业集群进行对比,本研究借鉴宋彩平等[13]的分析方法,采用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实证分析,测定其各自竞争力优势。

2.2.1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cale Advantage Index)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区特定作物的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规模[14]。指数的大小是由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作用的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GSij表示烟台地区i 水果的种植面积,GS 为烟台水果的种植总面积,GSi为山东省第i 种水果的种植面积,∑GSi为山东省水果种植总面积。

由表3 可知,2015—2019 年,烟台苹果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葡萄除2018 年略小于1 外,其他年份均大于1,也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梨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处于规模劣势。

表3 烟台3 大水果产业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2.2.2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fficiency Advantage Index)反映特定作物生产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其值越大,作物的生产力越高,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如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科技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APij表示烟台地区i 水果的单产,AP 为烟台全部水果的平均单产量,APi为山东省i 水果的平均单产,∑APi为山东省全部水果的平均单产。

烟台苹果、葡萄和梨3 个产业平均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即3 个产业均处于效率比较劣势。其中,苹果产业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缓慢下降趋势,葡萄产业近4 年基本平稳,梨产业发展前景逐步改善,其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波动上升状态(表4)。

表4 烟台3 大水果产业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2.2.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ggregated Advantage Index)表示该产业在此区域内的比较优势,该指标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某地区某种水果的比较优势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2015—2019 年,烟台仅苹果产业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呈缓慢增长趋势。葡萄除2015 年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略大于1 外,其他年份均小于1,且呈递减趋势。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呈逐渐递增趋势。说明烟台苹果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且该趋势有逐步加强的趋势。葡萄和梨产业均处于综合比较劣势地位,葡萄产业这一劣势呈逐步扩大趋势,梨产业呈现缩小趋势(表5)。

表5 烟台3 大水果产业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2.3 因子分析

由烟台水果产业集群集中度和竞争力的指标系数统计结果可知,这些指标之间互相调和,但其具体关系以及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仍然缺乏,故采用因子分析进一步对产业集中度、发展能力及综合能力进行排名分析[15]。选出影响烟台水果产业集群竞争力的 6 个主要因素,分别为区位商指数LQ、集中系数 CC、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长率(MS 增长率)(表6)。

2.3.1 数据检验

由表7 可知,影响水果产业竞争力的各指标之间存在着比较强的直接相关性,其中LQ 与CC、SAI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76、0.973,信息重叠效应明显,需要对变量进行降维。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水果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得出Bartlett 球度检验统计量,P 值接近0,小于0.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KMO 统计量为0.684,大于0.5,降维效果明显,说明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6 样本数据汇总

表7 6 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2.3.2 公共因子的提取与解释

由表8 可知,前2 个主因子的特征值λ大于1,其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89.956%,表明提取的这2个主因子可以很好地代表原始变量。为了更好准确地理解计算结果,采用因子旋转法得到旋转成分矩阵进行分析(表9)。

由表8 和表9 可知,因子F1 的方差贡献率高达66.855%,主要表征LQ、CC、SAI 和RCA 这4个指标。从实践角度看,LQ、SAI、CC 和RCA 载荷均较高且向1 靠拢,分别为0.988、0.972、0.974、0.939。这4 个指标是水果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的基础支撑和直接表现,故将因子F1 描述为“规模质量”因子。

因子F2 的方差贡献率为23.101%,主要表征EAI 和MS。从实践角度看,MS 增长率的载荷系数高达0.907,说明山东水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对烟台水果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山东水果的竞争力是该地区水果生产成本、品牌、品质、口感、种类等优势的综合反映和深层次体现,故将因子F2 描述为“竞争优势”因子。

表8 解释的总方差

表9 旋转成分矩阵

2.3.3 烟台水果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烟台3 大水果产业竞争优势差异,用回归法计算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表10可知,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表10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由于2 个因子所反映的水果产业竞争力的侧重点不同,单个因子无法对烟台水果的综合优势进行整合分析,故将2 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用权重乘以F1和F2的得分再求和计算综合优势值F,将F1、F2和F排序得到表11。F加权公式如下。

F=0.77F1+0.23F2

如表11 所示,F1、F排名基本一致,F2在葡萄、梨产业排名与F1、F不一致。规模质量方面,苹果产业比葡萄和梨具有明显优势,说明苹果产业在集中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面优势凸显,需要继续维持、提高现有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葡萄和梨产业规模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竞争优势方面,3 大产业F2值相差不大,除2017—2018 年苹果产业略大于0 外,葡萄、梨和苹果其他年份F2值均小于0,说明整体来看,烟台水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深度强化。

表11 综合得分系数

综合优势方面,F2在F中所占的权重为0.23,F2值普遍偏低,导致F值均低于F1,尤其是葡萄和梨产业,其综合优势值均小于2,故需要对烟台水果品种、规模、管理技术等全要素进行整合,持续提升苹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6]。强化不同产业链间的协同机制,依托烟台苹果品牌的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辐射带动葡萄和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3 个产业融合构建一体化内驱力,协同共进提升国际化进程[17]。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2015—2019 年烟台苹果、葡萄和梨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因子分析等对3 大水果产业集群进行规模质量和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015—2019 年,烟台苹果、葡萄和梨产业区位商指数均值分别为5.63、3.10、2.31,集中系数均值分别为7.71、4.18、3.17,区位商和集中系数都很高,说明苹果、葡萄和梨3 种水果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都具有绝对发展优势,但优势程度差异较大。

规模比较优势均值分别为1.70、1.14、0.74,苹果和葡萄处于较为稳定的规模优势,梨因种植面积减少等原因导致发展规模处于劣势。

效率比较优势均值分别为0.89、0.73、0.83,说明三者发展均处于效率比较劣势。

综合比较优势均值分别为1.23、0.91、0.79,说明苹果处于综合比较优势,葡萄和梨处于劣势。

为探索烟台水果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因子分析,对设定的6 个指标变量进行降维,共提取2 个公因子:规模质量因子和竞争优势因子,计算公因子得分和综合优势值,结果显示,苹果的规模质量因子和综合优势均远高于葡萄和梨,三者的竞争优势因子得分都很低。据此提出以下3 个方面发展建议。

(1)继续提升水果产业品牌价值。推广“栖霞苹果”种植模式,依托各级农业科研院所,引进、改良优质品种,制定完善种植标准,创新现代化产业园,示范带动果农改造老劣果园;市、区、镇基层农业服务部门配合做好病虫害防治、施有机肥等的指导服务;企业、政府、合作社等通过电视、网络平台等讲解烟台水果优越的区位优势、先进的管理模式、卓越的品质口感、完善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力烟台水果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2)培育增强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形式鼓励龙头企业增加果汁饮料、罐头、葡萄酒、果酱等的深加工研发投入,多层次挖掘水果的营养、美容、药用等功效,如苹果健脾胃、葡萄补血、梨清肺化痰等,延伸水果业产业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多样化组织模式,通过参与土地流转、分红、订单收购、务工等方式,将责任精准到户、到人,按果品质量、等级、售卖数量核算价格、返利,完善农户和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

(3)增强创新宣传实效。据调查,烟台果农约九成超过40 岁,且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很高,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和初中,而水果改换品种周期在3 年以上,考虑到投入、风险、收益、时间等因素,许多农户不会轻易去尝试、创新。地方政府、村干部需要加强宣传、协调,积极配合科技人员,帮助果农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合理搭配种植品种,共同协作,实现新科技、新成果入村入户,推动农业发展科技创效益的步伐。另外,通过向果农讲解保险、期货知识,鼓励果农借助金融资源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烟台集群水果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水果篇之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