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地区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调查*

2021-05-24黄佳聪李碧琳李归林

中国果树 2021年5期
关键词:甘子滇西越冬

蒋 华,周 娟,黄佳聪,李碧琳,李归林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云南 678000)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L.)又名滇橄榄,是大戟科叶下珠属四倍体多年生落叶乔木或灌木[1],树高可达23 m,胸径50 cm[2-3],在生境条件较差时生长成灌木[4]。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南部和西南部省区,天然分布最多的属云南和福建2 个省[5],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5]。余甘子果实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其果实、种子、叶片等含有的蛋白质、甘氨酸、丙氨酸等化学成分高达88 种[6],是《藏药标准》和《中国药典》收载的主清热利咽、润肺化痰、健胃消食、抗衰老、抗氧化等药用植物,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待推广种植的3 种保健植物之一[7-8]。余甘子对滇西地区怒江流域、金沙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和热带、亚热带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4],自然分布种群丰富,具有抗旱、耐瘠薄、生长快、结果早、经济寿命长等特点,是干热河谷造林困难地荒山绿化的优选树种之一[6]。

滇西地区是余甘子产业种植主产区,2013 年在保山市选育出的良种‘高黎贡山糯滇橄榄’具有结果早、果个大、肉质酥脆、口感好等优良特性[7],深受种植农户和政府部门的关注,随后大理州、怒江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等地区都规模化嫁接栽培[9]。随着余甘子产业化发展,纯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极易造成树体长势弱、果实质量差、提早落花、落果等现象,对余甘子产业发展、农户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有直接影响。早年有关学者报道,云南省余甘子病虫害种类共有17 种,病害3 种、虫害14 种[10],余甘异胫小卷蛾是为害余甘子果实的重要害虫,蛀果率50%~80%[11],果实采后贮藏期极易感染软腐病(Penicillium choerospondiatis)[12]、黑疔病(链格孢菌Alternaria)[13]、青霉病(曲霉Aspergillusspp.和青霉Penicilliumspp.)[14],引起果实腐烂变质,影响商品价值。本研究通过在滇西地区12 个余甘子不同种植区域开展病虫害调查,基本摸清了主要病虫害种类,鉴定出的病虫数量比已报道的多26 种,详细概述了危害较为严重的病虫特征、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对滇西地区余甘子的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有重大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枝剪、高枝剪、锯(ARS G-18L)、镊子、离心管(10、50 mL)、75%医用酒精、植物标本夹、养虫箱(50 cm×40 cm×35 cm)、20 目丝径0.23 mm不锈钢网、Canon EOS60D 数码相机、Canon16-35 mm 广角镜头、Canon100 mm 微距镜头、三脚架、记号笔、医用手术刀片、玻片、培养皿、Olympus CX41RF 显微镜、Olympus SZ2-1LST 解剖镜。对调查发现的病虫害进行特征拍照,采集标本进行室内鉴定。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以踏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滇西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12 个余甘子种植区进行调查,拍照记录病虫害特征及危害状、发生时间、分布区域和危害程度,采集病虫害标本。对发生严重的病虫种类进行专题调查,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方3 个,每个样方株数不少于30 株,进行逐株调查,记录危害情况,调查病情指数和危害程度。

1.2.2 害虫的饲养与鉴定

无法识别的幼虫应采集虫体和寄主组织进行室内饲养。如:吉丁虫、天牛、木蠹蛾、蛀斑螟、透翅蛾等蛀干害虫幼虫,截取蛀干部位长50 cm 的主干或枝干,两端截面垫湿纱布并用薄膜密封,放于不锈钢丝网袋中,编写采集标签,定期给纱布喷水保湿,饲养出成虫。毒蛾等食叶害虫幼虫,采集大量幼虫活体和寄主枝条、叶片,放于养虫箱中,编写采集标签,定期更换新枝、叶,饲养出成虫。对收集到的所有害虫制作成浸泡标本或干制标本,在解剖镜下进行特征观察,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和植株受害症状,对照有关文献和工具书分别进行鉴定。

1.2.3 病原菌的鉴定

对采集到的病害标本进行病部切片,制作病原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病原特征观察,分别根据病害的病症和病状,对照有关文献和工具书进行鉴定。对病原玻片特征不明显的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病部组织分离法[12-13],在培养基上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采集菌落的菌丝、孢子等在显微镜下进行特征观察和鉴定。

1.3 数据统计

根据植物病虫害危害程度统计方法,调查各病虫对余甘子植株的叶片受害率、枝梢受害率、树干受害率、果实受害率进行危害程度统计。根据余甘子植株病害分级标准(表1),对为害严重的病害进行病情指数调查与统计。

植株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表1 余甘子植株病害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各病级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15]

2 结果与分析

2.1 滇西地区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种类

如表2 所示,对滇西地区余甘子种植区和自然分布区进行调查,共采集病虫害标本318 份,其中病害93 份、虫害225 份;共鉴定出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种类35 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3 种(隶属3 亚门7 纲10 目10 科13 属)、病毒病害1 种、虫害21 种(隶属6 目20 科3 亚科21 属)。

2.2 发生严重的病害病情指数及发病率

对余甘子病害发生较重的种植区进行专题调查,结果表明,黑粉病、炭疽病、褐腐病等病害能够引起大量果实腐烂、落果,黑粉病在果实病害中发病率最高,为72.4%,调查发现98%以上的落果中带有病斑,未落果中有13%~15%的果实带有病斑,单株发病严重的余甘子果树当年可减产47%,严重影响余甘子的产量和质量。煤污病、枝枯病、疮痂病、褐斑病等枝叶病害可导致余甘子枝条干枯、叶片脱落,枝枯病发病率最高为84.9%,林间调查可见大量枝条产生灰色病斑并布满黑色圆点状的病菌,伴随大量枝条干枯。疮痂病发病率最低,只有30.4%,林间调查结果表明,疮痂病可为害余甘子幼果、成熟果和叶片,引起幼果发育不良、落果和落叶等现象,对成熟果实的外观和质量影响较大(表3)。

2.3 发生严重的虫害特征及习性

2.3.1 橘斑簇天牛

橘斑簇天牛[Aristobia approximator(Thomson)],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簇天牛属(Aristobia)。成虫体长25.2~34.5 mm,宽8.6~12.8 mm,触角11 节,第1、2 节为黑色,3~11 节为橘红色或棕褐色,第3 节端部1/3 处着生浓密的黑色簇毛,第4 节端部着生稀疏黑色短丛毛。头部和前胸背板均有3 条橘红色纵斑,每个鞘翅分布有大小、数量不等的橘红色或棕红色斑块。雌成虫啃咬的产卵刻槽呈椭圆形,卵产于刻槽底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初卵为淡黄色,后期灰白色,卵壳皱缩。老熟幼虫乳白色或黄白色,体长45~50 mm,前胸背板前缘浅褐色,着生棕黄色刚毛,后缘骨化区深褐色呈“山”字形状。在滇西地区1 年发生1代,以卵和1~3 龄幼虫在产卵槽底部和蛀食坑道内越冬。越冬期大龄幼虫于翌年3 月下旬化蛹,低龄幼虫于5 月下旬化蛹,蛹平均历期65~78 d。6

月上旬至10 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6 月下旬至8 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平均寿命为38~47 d。7月上旬至10 月上旬为产卵期。7 月中旬至11 月下旬为卵孵化期,卵的平均历期13~18 d。10 月中旬卵和幼虫进入越冬,11 月上旬至12 月上旬越冬卵逐步完成孵化,越冬期幼虫处于持续蛀食发育状态,幼虫平均历期为225~240 d。

表2 滇西地区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点

续表2

表3 保山市5 个调查地发病严重的余甘子病害种类及病情指数

2.3.2 红铜吉丁

红铜吉丁[Philocteanus rubroaureusDe Geer],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虫科(Buprestidae)铜吉丁亚科(Chalcophorinae )铜吉丁属(Philocteanus)。成虫体长24~26 mm,宽6.8~7.2 mm,全体红铜色,发铜绿色光泽,鞘翅中间偏绿色。头部向左前方倾斜,上颚突出,蓝绿色,颚部略呈椭圆形凹窝。触角10 节,宽齿状,发蓝色光泽,1~4 节表面光滑,5~10 节疏生短刚毛。复眼棕褐色有黑色短纹,凸隆出头部,眼眶发铜绿色光泽。小盾片退化不可见,鞘翅前端宽于前胸背板,整个鞘翅表面具纵行的刻点,侧缘后端具细锯齿。幼虫体扁平,老熟幼虫体长50~60 mm,乳白色,头部棕褐色,缩入前胸内。前胸扁平膨大,淡黄色,点状突起区呈扁圆形,中央有一近似倒“V”字形纹。前胸腹板狭窄呈挤压状,中胸膨大,后胸缩小宽度小于腹部宽度;腹部8 节,第1~8 节腹部背面中央有1 条纵沟,臀节有1 对黑色尾铗。在滇西地区1 年发生1 代,以不同年龄段的幼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越冬,翌年2 月中旬开始活动取食,3 月中旬至4 月中旬老熟幼虫取食木质部,用木屑堵塞形成蛹室,幼虫平均历期240~260 d。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开始化蛹,蛹平均历期38~45 d。6 月上旬林间可见成虫,成虫平均寿命为35~42 d,以取食枝条树皮补充营养,6 月下旬成虫在主干树皮缝隙、伤口或老虫孔产卵,卵的平均历期为12~18 d,7 月中旬初孵幼虫开始在韧皮部表层活动,随着年龄增大逐步向内取食直至越冬。

2.3.3 兴透翅蛾

兴透翅蛾(Synanthedonsp.),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透翅蛾科(Sesiidae)兴透翅蛾属(Synanthedon)。雌成虫体长约10 mm,翅展约19 mm,雄成虫体长约9 mm,翅展约16 mm。全体黑色,前翅透明,翅端具有黑色宽边,中室具黑色横带,翅脉被黑色或黄色鳞片。后翅透明,前缘黄色,翅脉具黑色鳞片,外缘具黑边,缘毛黑灰色。成熟至老熟幼虫,体长12~28 mm,乳白色或黄白色,头部红褐色,近桃心形,两侧各有6 个单眼,其中5 个单眼旁边具黑色斑点。前胸背板淡褐色,具1个黑褐色倒“八”字形纹。在滇西地区1 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食坑道内越冬,翌年2 月上旬至4 月下旬幼虫继续沿着主干纵向蛀食,白天和夜间多数时间在木质部内蛀食,白天光照强烈气温高时幼虫会爬出虫孔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横向取食,受惊时会迅速钻入虫孔,10 min 左右吐丝将虫孔封住,幼虫平均历期270~290 d。5 月上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蛀道内移动至虫孔附近化蛹,蛹平均历期为28~30 d。6 月上旬至8 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7 月为羽化高峰期,成虫的平均寿命为8~12 d。6 月中旬至8 月中旬为产卵期,卵产于主干树皮粗糙部位、伤口或老蛀孔。8 月中旬至10 月上旬为卵孵化期,卵的平均历期为18~20 d。10 月中下旬初龄幼虫进入越冬,越冬期一直蛀食发育。

2.3.4 长盾蝽

长盾蝽[Scutellera perplexa(Westwood)],隶属半翅目(Hemoptera)蝽科(Pentatomidae)盾蝽亚科(Scutellerinae)长盾蝽属(Scutellera)。成虫体呈椭圆形,长24~26 mm,宽11~12 mm,发黄绿色金属光泽。头三角形,复眼红色,单眼1 对。触角5 节,第1 节为赤褐色,其余节为棕黑色。小盾片极大,覆盖整个腹部,小盾片中央有一黑色纵纹,不超过小盾片长度的一半。小盾片有9 或11块黑色圆斑左右对称,末端接合略呈三角形大黑斑。若虫体浅黄绿色,密被浅黄色绒毛,头部和前胸背板特征与成虫相似,单眼不可见,小盾片不发达,腹部外露,腹板中部至末端有3 个逐渐缩小的绿色横斑,各腹节两端有浅绿色斑块。在滇西地区1 年发生2~3 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和4 龄若虫于10 月中旬在树皮或枝条上越冬,越冬期持续危害树体果实。翌年2 月上旬大量成虫产卵,2 月下旬至3 月下旬第1 代若虫和成虫危害剩余果实和新发枝叶,并不断交尾产卵。4 月上旬至5 月下旬为产卵期和卵孵化期,6 月上旬至7 月上旬第2 代若虫和成虫开始活动,7 月中旬至10 月中旬大量成虫和若虫刺吸危害果实,并伴随着第3 代若虫活动直至越冬。

2.3.5 堆蜡粉蚧

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Maskell)],隶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堆粉蚧属(Nipaecoccus)。雌成虫体长2.5~3.5 mm,近圆形,暗紫红色。触角7 节,足与虫体相比显得很小。无前背裂,只有后背裂,但有时后背裂开口很小不易见到。腹裂1 个,位于第3、4 腹节之间中央。虫体背面分布有长短、粗细不同的圆锥形体刺,分布于腹部背面中央的体刺较为粗壮,分布在头、胸部位的体刺稍微细短。体被较厚的白蜡粉堆,呈横向网格状排列,纵向中部和两端粉堆少,微微露出虫体颜色,腹背顶端至末端蜡粉形成1 个向后延伸近长形的白色卵囊。卵椭圆形,长约0.4 mm,紫红褐色。若虫紫褐色,形态与雌成虫相似,初孵若虫无蜡质粉堆,固定取食后开始分泌白色蜡质物,并逐渐加厚。在滇西地区1 年发生3~4 代,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枝干、枯皮缝隙及蛀干害虫坑道内越冬。翌年2 月开始活动,雌成虫有2~6 头或成群堆积危害的现象,3 月下旬产卵于卵囊内,每头可产卵150~200 粒,4 月上旬至5 月下旬卵孵化后若虫逐渐分散转移危害。5 月中旬、6 月下旬、8月下旬、10 月上旬均可见若虫和雌成虫堆积危害,世代重叠现象突出。以4—5 月、8—10 月虫口数量最大,雄虫数量很少,林间很难见到,主要行孤雌生殖。

2.3.6 黄羽毒蛾

黄羽毒蛾[Pida strigipennis(Moore)],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雌成虫体长10~15 mm,翅展24~28 mm,雄成虫体长8~9 mm,翅展20~23 mm。头部被稀疏棕褐色鳞片,复眼发达黑色,触角羽状,具黄褐色鳞片,下唇须赤橙色,向上长过头顶。前翅黄白色,外缘和后缘密布黑色皴皮样短纹,中室顶端有一黑色鳞片组成的小黑斑。卵圆球形,顶端略凹,乳黄色,直径0.55 mm。老熟幼虫体长34~38 mm,头黑色,近圆桃形,前胸有2 个红色大毛瘤,较为显眼,着生棕黑色长毒毛;中、后胸背面各有3 个灰白色小毒瘤,着生灰白色短毒毛。腹部共8 节,第1、2节背面中央各密生2 撮棕褐色毛簇,3~8 节腹部背面中央有1 条浅黄色纵斑,1~3 节腹部背侧面毒毛瘤浅红色,4~7 节腹部背面和侧面毒毛瘤暗黄色,第8 腹节背面稍隆起,着生4 个棕褐色毒毛瘤,中间2 个稍大,毒毛稍长。蛹纺锤形,长15~17 mm,宽5~6 mm,初蛹淡黄色,后变黑褐色。在滇西地区1 年发生2 代,以蛹越冬。翌年2 月上旬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2 月中下旬完成交尾和产卵,卵产于树干表皮粗糙部位、枝条或叶片上,3 月上旬幼虫孵化开始分散危害,3 月中旬至4 月下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5 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5 月中旬至6 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6 月中下旬为产卵期,7 月中旬至9 月下旬为第2 代幼虫危害期,10 月上旬第2 代幼虫逐步作茧化蛹开始越冬。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共发现滇西地区余甘子病虫害35 种,与前人研究报道过的种类相比多出26 种,形态相似种类有9 种,未发现种类有9 种[10-13]。其次,未能确定到种的病害有3 种,未能鉴定到种的害虫有7 种,分别是黑粉病(Tolyposporiumsp.)、黑疔病(Alternariasp.)、疮痂病(Sphacelomasp.)、兴透翅蛾(Synanthedonsp.)、蛀斑螟(Hypsipylasp.)、小吉丁(Agrilussp.)、果核象鼻虫(Curculiosp.)、果蝇(Drosophilasp.)和2 种致瘿昆虫。今后,在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分子鉴定、虫源的采集和饲养方法上还需加强相关试验研究,及时更新和确定病虫的种类。总体来说,余甘子产业化栽培后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且种类多样,尤其以果实病害、果实钻蛀害虫、蛀干害虫对单位面积果实产量、质量和栽培效益的影响最为突出。病虫害种类增加,可能与近几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纯林多品种单一、种植区域的地理环境和管理模式等因素有关,应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进行评价。

笔者通过近3 年的调查、鉴定与研究,发现果实类病害黑粉病、炭疽病、褐腐病等对余甘子果实的产量、质量影响最大。蛀干类害虫以橘斑簇天牛、咖啡豹蠹蛾、兴透翅蛾等危害最为严重,在受害严重的核桃村14.66 hm2余甘子种植地内,植株受害率可达98%,整株死亡率4%,粗侧枝受害后枯死率为84.2%。蛀果类害虫以果核象鼻虫、果蝇等危害最为严重,在丛岗村33.3 hm2余甘子种植地内,成熟果实受害率达19.2%,当年果实受害后100%丧失商品价值。刺吸类害虫发生最普遍,以长盾蝽、堆蜡粉蚧、考氏白盾蚧危害最为严重。食叶类害虫以黄羽毒蛾危害最为严重。生产上应加强果园管理,密切关注此类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适时开展防治。实践中,笔者于2020 年2—3 月余甘子植株抽枝、花蕾期、5—6 月花期和幼果初期,每隔15 d 喷洒1次1 波美度石硫合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等药剂,保护树体,杀死越冬病原和虫体,预防病害的传播和害虫的繁殖。对蛀干类害虫于2—4 月每隔20 d 从虫孔或排粪孔注射4.8%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0 倍液进行防治,6—8 月幼果期,田间喷洒5%吡虫啉乳油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 500 倍液,驱避成虫或杀死成虫,减少其在树干、果实上产卵的几率。总体来看,防治效果良好,但未进行相关防效对比试验,下一步还将对余甘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对理化诱控、天敌利用、生物制剂使用等措施开展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甘子滇西越冬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余甘子化学成分及其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助推滇西乡村幼儿教育事业更上层楼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余甘子中的没食子酸
藏药余甘子茶的生产工艺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