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作用分析
2021-05-24丁俊宏周立田潘榆春杨平来通讯作者
焦 磊,丁俊宏,周立田,许 健,潘榆春,杨平来(通讯作者)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200)
颅脑外伤与高血压脑出血(H I C H)均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中颅脑外伤指的是钝器、锐器或者火器致使头皮及颅骨损伤;H I C H 则指的是一种常见的自发性脑出血疾病,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1]。针对颅脑外伤与HICH,为避免引起巨大损伤,临床中提倡尽早地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手术降低颅内压及止血,可以保证患者健康及改善预后,而在术后患者仍旧存在部分颅内压再次升高及再次出血情况,因此进行颅内压的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中,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H I C H 患者治疗预后的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颅脑外伤、HIC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有明确的颅脑外伤,并且明确高血压病史,经颅脑CT 观察也可见脑出血[3]。(2)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3)患者均同意接受颅内压监测。排除标准:(1)因创伤后患者动脉瘤引起的脑出血患者。(2)合并手术禁忌的患者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3)合并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疾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40 例,男26 例,女14 例;年龄35 ~80 岁,平均(57.21±1.43)岁;颅脑外伤23 例,HICH 17 例。对照组40 例,男24 例,女16 例;年龄33 ~81 岁,平均(57.12±1.38)岁;颅脑外伤22 例,HICH 18 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含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硬通道血肿清除术及颅脑清创术。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的治疗,具体包含止血、抗感染、脱水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同时在术后还需根据骨窗压力以及CT 影像对脱水方案做科学调整。实验组则在常规术后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的颅内压监测,具体如下:应用Codman 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5 ~7 d,依据测量情况将颅内压升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其中轻度升高为颅内压小于20 mmHg,中度升高为颅内压20 ~40 mmHg,重度升高为颅内压大于40 mmHg。根据颅内压的监测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科学设计,对一般脑水肿给予常规治疗;颅内压>20 mmHg 并且波动幅度>10 mmHg,可使用脱水药物,并应用25 g 甘露醇+20 mg呋塞米,定期做头颅CT 复查。监测患者的颅内压若>40 mmHg 应即刻的实施开颅去骨瓣加压术。
1.3 观察指标
(1)对患者持续随访14 d,统计两组第3 d、第7 d、第14 d 的甘露醇用量,并统计总的甘露醇用量。(2)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体采取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评分)评价预后,分值范围为1 ~5 分,死亡为1 分;植物生存状态为2 分;重度残疾并难单独生活为3 分;轻度残疾并可独立生活,可在保护下进行相应工作为4 分;恢复良好并且恢复正常的生活为5 分。5 分为预后良好,4 分为预后一般,1 ~3 分为预后差,预后良好率=(良好+一般)例数/总例数×100%。(3)对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具体包括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PS 20.0 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甘露醇用量
在患者的甘露醇使用情况上,在第3 d、7 d、14 d以及总用量上,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情况比较(± s,mL)
表1 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情况比较(± s,mL)
组别 例数 第3 d 第7 d 第14 d 总用量实验组 40 120.13±24.45 166.56±27.56 151.12±26.65 1123.25±94.45对照组 40 136.62±25.58 185.54±29.12 173.32±28.13 1625.53±124.45 χ2 2.947 2.994 3.623 20.333 P 0.004 0.004 0.001 0.000
2.2 预后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预后良好率,实验组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2.3 并发症
对比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总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颅脑外伤、HICH 均是致残与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对于此类疾病需要予以及时的治疗,具体的治疗常是以手术为主,通过手术有效降压并改善颅脑外伤情况[4]。而手术后患者常容易出现继发性损伤及颅内压再次升高情况,这样容易影响患者预后,主要是颅内压的增高至引起体征改变往往需较长时间,而患者常容易伴嗜睡及昏迷等情况,这些均容易掩盖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体征变化,使得不能及时的处理颅内压增高情况,继而引起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出现,所以对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与HICH 患者,术后尽早地发现并处理颅内压升高对促进患者转归有重要意义[5]。
脱水剂的使用是处理颅脑外伤与HICH术后的关键,通过这一方式有助于促进水肿吸收并预防脑水肿的形成,而常用的脱水剂是甘露醇,通过甘露醇的应用主要可显著的提高血浆渗透压及降低颅内压[6]。而现阶段关于甘露醇的应用尚且无法形成一致标准,常需根据既往经验用药,常容易因使用剂量大、使用时间长等使得诸多并发症发生,这样势必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而为了更好地控制甘露醇的用药,则可通过对颅内压的监测来进行指导[7]。依据监测结果、时间来调节甘露醇使用剂量,这样一方面达到良好治疗效果,还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第3 d、7 d、14 d 以及总甘露醇用量上,实验组均明显比对照组少,表明给予颅内压监测有助于更好的控制甘露醇用量。在患者的预后情况上,实验组预后良好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这也表明对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及HICH患者,术后进行颅内压的监测可以更好地规范甘露醇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颅内压的监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有创操作可能会引起一些出血情况,这引起脑组织损伤,并且若监测时间过长也可能引起一些颅内感染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监测,以提高监测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参考[8]。
综上所述,对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及HICH 患者,术后给予颅内压监测可指导甘露醇的合理使用,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