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旧事随流水
——读《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
2021-05-24◎林颐
◎林 颐
(浙江温岭317500)
一座古都,可说道之处定然颇多。历来写南京的书籍堆叠层积,在我目力所及,读过的六七种里,我以为,程章灿先生的“南京三书”应属上品。
所谓“南京三书”,包括《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潮打石城》三种,原是程章灿为《凤凰周刊》撰写的历史掌故随笔专栏,汇集成书后很受好评,时隔十余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有意重版。前年,我读了《山围故国》后,甚是喜欢,写过褒扬的小评,于今再读新版《旧时燕》,喜爱如故。
程章灿原籍福建闽侯,大学时期驻足南京,后来就安家在南京。南京这座城市有种奇特的魅力,宜居,气场在,羁旅文人一旦落脚,若久了,常愿意把这处异乡作故土。
《旧时燕》里有篇《爱住金陵》,写的是吴敬梓。吴敬梓原是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温州,自号“文木老人”,因移居南京终老,故又称“秦淮寓客”。《儒林外史》所描述的金陵市井,喧闹繁华,人气茂盛,也有鸡鸣狗盗、奢靡堕落,程章灿所强调的,是他从文本中观察的吴敬梓对南京又爱又恨且爱意占上风的态度。程章灿说,吴敬梓是豪杰之士,可是这个有豪气的人最终选择了佳丽而多情的南京,源自他对这个城市文化传统的偏爱。
程章灿写吴敬梓,何尝不是倾吐自己的情感呢?程章灿说:“在吴敬梓们看来,南京这座城市是不爱张扬的,她繁华的脸上还挂着昔日的矜持,绝无暴发户的俗艳。城市山林笼罩在六朝烟水里,历史内涵有了,文化底蕴有了,与众不同的风姿自然也有了。把南京与其他城市放在一起,它的古雅风和文化气更是不言而喻。”
这段话,大概也是程章灿对南京的态度,以及他为“南京三书”定下的格调。作为文史学家的程章灿,考据功力是很深厚的,近年广受欢迎的汉学家薛爱华的诸多作品,比如《朱雀》《神女》等的译者,都是程章灿。程章灿的文风与薛爱华有相似处,重视文献,出处皆有源,扎实,又非文献罗列,有文采,有个人品味,程章灿更重视故事性,他写的文章有头有尾,接近全貌展现,是复杂的、生动的夹叙夹议。
虽然都是写南京掌故,《旧时燕》和《山围故国》有些不同。《山围故国》扣着地理地名讲述历史变迁,《旧时燕》的副标题原是“一座城市的传奇”,现在的新版题眼强调了“文学之都”,每篇的篇首采用诗句切题,文学色彩更加浓厚。我读《旧时燕》,有时会觉得,像是提供了详细历史背景的文学赏析,愉悦且放松。
《旧时燕》的视角凝聚在人的身上。《金陵王气》《虎踞龙盘》等讲述帝王功业;《旧时王谢》《六代乌衣》等描写贵胄风流;《岩壑栖霞》,隐士遁世入山林;《烟雨楼台》,南朝寺庙多名僧;《百斛金陵》,李白呼尔换美酒;《细数落花》,安石落幕黄昏里。南京自有其讲不尽的故事,让人向往的高士学者,惜往矣,凤凰台下,槛外长江空自流。
我顶喜欢的,是两个女子:殷贵妃,莫愁女。殷贵妃,或不姓“殷”,因血缘亲近,被刘宋孝武帝改名后纳入宫中,《贵妇之死》渲写孝武帝对贵妃用情至深及因情深而致的延祸。《有女莫愁》《莫愁“变脸”》,书写莫愁传说的演化。人们为何爱莫愁?这个女子的形象带有怀古的意蕴,各种书写和传说都是人为植入的不同时代的意愿,有无莫愁其实并不重要,人们在想象中咀嚼、回味,营造一份艺术的魅惑,得到一些怀旧的满足。
程章灿的专业是魏晋南北朝研究,《旧时燕》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这一时段,这些文章抓住了魏晋南北朝的神韵。不过,落笔重心的过度偏移是有缺陷的,毕竟南京的历史那么长。南唐和李煜,就没写,只一句,“六朝的光芒可以盖过南唐,可以涵括南唐,可以取代整个城市的历史,甚至可以取代整个中国的历史。”感觉有点轻率。明清涉足很少,民国避而不谈,留下了空白。是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