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迁子女融入教育适应策略研究

2021-05-24周丽丽

南北桥 2021年24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

周丽丽

【摘要】人口流动和迁移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趋势。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人口迁移模式由个人迁移转向家庭式迁移,由此出现的随迁子女及其家庭面临的挑战陡然增多,融入教育的重要性越加显现。如何有效地应对随迁子女融入教育的困境,更好地促进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家庭教育理论为基础,尝试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来阐述促进随迁子女融入教育的適应策略。

【关键词】随迁子女;融入教育;适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4.03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人口迁移活跃度日趋提高。迁移模式由“个体迁移”转向了“家庭式迁移”,由此出现的特殊群体——随迁子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现的随迁子女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必将会长期存在。当随迁子女在面临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时,如何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克服因城乡差异、地域文化差异、交流融入和父母职业局限等因素所带来的种种困境,全面融入新环境,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家庭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家庭场景中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适应能力及不懈的求知能力等。

一、随迁子女融入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随迁子女身份融入问题

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提升流动人口的就业率,以及解决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调研发现,随迁子女的父母大多学历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进入城市后大多从事收入低、强度高的服务行业,同时缺乏必要的城市关系和资源,又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较好的经济基础,所以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经济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较低的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流动人口在城市购买房产的能力,他们多居住于城市边缘或者城中村等环境嘈杂的地方。受教育资源的限制,各地教育部门往往会对随迁子女的入学程序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性措施。比如,在入学手续上家长需要开具当地的就业证明、暂住证明、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明等一系列的材料,而有很多家长属于自由职业者或者经营散户,备齐材料有一定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入学门槛。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看似明确,实际上并未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相关部门的权责义务进行规定,政策可操作性弱,大多浮于上层,只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政策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往往成为一个个问题“皮球”,无人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随迁子女家庭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随迁子女教育融入问题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随迁子女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相对较低,存在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能力薄弱、教学环境和设施简陋的现象。比如,难以聘请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到校任教,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也难以与当地优质学校相比;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少,缺少与当地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等,这都在无形中增大了随迁子女较好地融入当地教育的难度。地域文化的差异。随迁子女在交流习惯和语言发音方面与本地学生也存在一些差距,经常产生误会,甚至会受到歧视和差别对待。教学资源和教学能力的差异。随迁子女的学习基础往往较为薄弱,进入新学校后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交流意愿降低,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现象。部分学校甚至会对随迁子女单独编班,或者在班级管理上强化本地学生的参与,忽视或弱化了随迁子女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在伤害随迁子女自尊心的同时也降低了他们对学校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三)随迁子女交往融入问题

随迁子女在新环境中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愿意和当地的孩子交流,认为会因为是“外来人”而被孤立,极易把自己困在小圈子里,而本地的孩子也因为他们的“不同”不愿意主动和他们互动,长此以往随迁子女极易出现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同模糊、人格自卑、情绪控制不佳等问题。部分随迁子女的课余生活单一,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大多是以刷短视频、玩网络游戏等消遣方式打发时间,过度依赖电子产品,难以融入当地人际关系。虽然有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虚拟网络社交已被大众所接受,并且占据人际交往的比重有上升趋势,但是这与现实社交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虚拟网络社交是不能够代替现实社交的,现实社交中长久的情感需求和社交期待的优势是虚拟网络社交所不具备的,若是长期依赖于虚拟网络社交极容易弱化社交能力,加剧社交恐惧,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认同感。

二、影响随迁子女融入教育的因素

(一)教育政策有待完善,协同育人体系衔接不畅

协同育人体系衔接不畅不利于随迁子女融入教育的提升,目前的协同育人体系研究多侧重于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的衔接。调研发现,与城市家庭相比,随迁子女的家长因为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往往忽略了与学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机构也未能有效地参与到协同育人体系中。譬如,对于城市家庭的子女来说,参加社会实践教育、各种形式的义工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其他的各种实践学习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对于随迁子女家庭来说这些却常常被忽视,后期有待于加强相关体系的衔接。

(二)家长文化素养偏低,教育观念陈旧

随迁子女的父母对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进入城市后因为忙于生计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与城市居民在对待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居民参与家庭教育活跃度更高,也具有更为强烈的意愿参与到子女的成长过程中。随迁子女家长大多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方式,推崇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时代发展下的家庭教育新观念不易接纳,对于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多保持一种相对疏离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源于多个影响因素,比如:父母文化素质不高,想要参与却有心无力;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关注子女成长;父母将教育全部扔给了学校,认为教育就应该是学校的事情,尤其是在无法进入公立学校不得不选择民办学校而交付了高额学费时,这种思想尤其突出,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在这种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影响下也不可能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氛围。E209A629-2899-4828-BC1F-7B4237B390CC

(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对子女缺乏有效的陪伴

家长与子女之间没有形成正向的、良性的交流沟通方式,随迁子女在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时内心往往处于担心与忧虑的状态中,很多家长未能引起关注和重视,甚至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的自然而然就适应了。调研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常常缺乏耐心,甚至还会存在“棍棒教育”觀念,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甚至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缺少有效陪伴,导致子女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低,而且沉迷网络时间越来越长。有数据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的“触网”年龄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父母对亲子陪伴的重要性未能引起重视,在家庭中未能组织有教养意义的亲子活动,忽视了子女的陪伴诉求,缺少高质量的陪伴,甚至部分家长自身痴迷于电子产品,导致子女有样学样,逐渐出现长时间沉迷网络的现象。

三、随迁子女融入教育的适应策略

随迁子女融入教育问题是影响流动人口能否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是衡量“新城市人”能否高质量生活的重要指标。如何促进随迁子女家庭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亟待社会各阶层协力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各主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更好地改善随迁子女家庭融入教育的现状呢?笔者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职责担当

首先,进一步深化改革入学和升学制度,完善相关政策,保障随迁子女能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的教育对待。政府部门需要针对随迁子女家长普遍学历不高、经济收入较低、生活压力大、上班时间长、开展家庭教育时间有限的现状制定有关政策,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对随迁子女较多的地区加大教育资源供给政策的倾斜,增加随迁子女入读优质学校的名额,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后能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颁布针对该群体的家庭福利政策,为家庭教育给予法律法规的支持,促使家庭教育标准化。

其次,政府可以联合教育、妇联、民政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成立专项基金和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此来调动社会各主体的力量共同参与到教育体系中,加大对随迁子女家庭的帮扶,为其提供经济文化的多重支持。为随迁子女家庭提供一个良好地融入环境,定期举办融入教育活动,展现城市的包容性,同时促进随迁子女家庭与城市家庭的交流,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中。

(二)学校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协同育人体系

首先,明确发展定位,创新融入教育方式。学校可以为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二者良好的互动交流也能进一步推动融入教育的发展。学校不仅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随迁子女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以此来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还可以从他们的发展定位、所在地区的优势和局限,以及结合随迁子女家庭不同的发展需求等现实情况出发,制定灵活机动的融入教育方式。学校一定要抓住关键时期,发挥教育主阵地优势,尝试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创新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形式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因势利导地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融入教育方式。

其次,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开展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家长参与活动,提高家长参与子女学习和成长的参与度,构建家校全员参与的社交和学习环境。例如,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开设“线上+线下”的家长论坛、网络平台、家庭教育咨询室等,打破时间和地点的禁锢,达成跨时空的家校协作渠道,使家长以更加灵活自主的形式参与到家校协作活动中,实现向家庭传递专业的教育信息和进行远程指导的目的。鼓励随迁子女积极参加社团或兴趣小组,利用交叉分组的方式把他们分到本地学生小组中,给他们提供和本地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适当布置亲子作业,让他们尽快融入学习和生活中,消除随迀子女和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时的自卑感和不适感。学校老师也可不定时地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为随迁子女家长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三)提升家庭教育意识,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首先,家长要提升家庭教育意识,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在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和实践中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行为,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提高克制情绪的能力。另外,家长在与子女进行沟通时,要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子女的不同需求,剖析他们的深层心理,从而更好地开展引导工作。尝试采取子女感兴趣的形式来加强沟通,比如采用聊天软件、小纸条、卡片等与子女交流;也可以现身说法讲述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拉近与子女的距离,本着平等尊重、保护隐私的原则,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

其次,家长有义务发挥示范作用,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实践证明,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能促进亲子沟通和亲子关系的改善。家长要做好榜样的作用,避免出现抽烟、打麻将、痴迷电子产品等不良行为。重视子女的陪伴诉求,及时掌握子女的心理动态,为子女排忧解难,加强高质量的有效陪伴,组织亲子阅读、家庭清洁日、挑战计划等有教养意义的亲子活动。对于多子女家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切记顾此失彼,避免将对“大孩”教育的缺憾弥补在“二孩”教育中,使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压力过大。建立愉快、正向的亲子关系,为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子女在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心态的养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马英花.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新课程研究,2020(5):15-16

[2]孟筱.推动随迁子女融合教育发展[N].学习时报,2019-08-23(06).

[3]汪秋月,万明春.教育生态观下家庭教育的影响及促进因素研究[J].西藏教育,2020(1):40-43.E209A629-2899-4828-BC1F-7B4237B390CC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
利用外来务工子女家庭资源提升教育效能研究
如何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
成长之歌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惯习区隔与政策壁垒
流动文化与教育塑造:对城市随迁子女学校教育状况的人类学研究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谈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