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得分

2021-05-24王馨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答题题型

王馨

【摘    要】语文学科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一直无可撼动,学生是否能够学好语文,对学生是否能够学好其他学科也有着深刻影响。而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阅读又是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师的工作重点。阅读不好的学生不仅在考试中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甚至在其他科目的阅读理解过程中也困难重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就近年来的中考情况来看,阅读理解分数占比越来越重,而这也是困扰广大学生的难点之一。要想让中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中获得高分,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把握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据此优化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问题  得分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85

语文是门基础科目,是学生自系统学习以来最早接触、也是最为习惯的一门科目,是展开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但是一些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尤其表现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方面,這是学生在语文考试中丢分最多的两项。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两大教学板块,二者相辅相成,阅读尤其重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就必然要贯彻落实这些要求,调整和优化自身教学工作,特别是要解决中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

(一)审题不清,粗心大意

很多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在阅读文本时粗心大意,囫囵吞枣,在解答问题时也容易审题不清。中考时间紧凑,学生一般会争分夺秒,在不同的板块划分不同的时间,用于阅读理解的时间紧张,如果学生此前没能掌握足够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没有做足够的阅读理解题型训练,心理素质不行,就很容易犯小错误,看错、看漏题目和关键内容,导致答非所问。

(二)结构混乱,影响阅卷

阅读理解题型复杂、问题多,且很多问题的结果并不是学生能够直接从文本中获得的,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用学生自己的话将其总结出来。一个大的问题中往往包含着几个小的问题,且前后可能会存在一定逻辑关系。这就意味着学生在答题时必须要注意题目所提出的具体问题,注意答题的结构,要保证答案的清晰合理。然而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将不同的问题分开回答,前后不统一,影响阅卷教师观感,影响整个答题结构的美观,这也容易成为学生的丢分项。

(三)内容不全,丢分严重

除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把握答题顺序、协调答题结构之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把所有的答案整理出来,经常是想到这儿写一个,想到那儿再写一个,内容不全也会导致丢分严重。

二、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问题多的原因

(一)学生基础问题

结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七年级以前所接触到的阅读理解文本篇幅较短、字数较少,问题也不是特别复杂,对学生来讲,这些问题很容易从文本中得到答案,不需要学生经历复杂的思维活动。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文本变得越来越多,字数也在不断增加,内容愈加复杂。对于一些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好的阅读技巧和习惯的学生来讲,短时间内快速适应这样的阅读理解学习是很难的,并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前期的考试中,学生丢分是很正常的现象。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理解侧重于考查字、词、句的含义,更多的是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考查。而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理解更侧重于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情感的把握,注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抽象理解,比如表达技巧的运用、思想情感的表达。如果这两个阶段并没有实现很好的过渡,那么学生必然会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二)教师教法问题

就部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如预期理想,部分教师仅把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来开展自身教学工作,甚至有的语文教师依然如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一般,只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而忽略对学生抽象阅读理解的指导和训练,这是部分学生阅读理解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主因。对于初中阶段的课文讲解,一般模式为: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初步把握文本内容;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些教材中已有的问题,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来给出答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比较被动,且语文教师并没有对阅读文本做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再加上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不重视,未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强化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训练,使得很多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兴趣不大,仅仅把它作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思维能力发展受限,进而影响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的发展。

三、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策略

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分数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语文教师必须要从学生以往的考试中挖掘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再反思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科目标及提高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目标,提高对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视程度,注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的传授,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题型的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内外阅读习惯,如此才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得分的长远规划。

(一)构建开放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教师就不能够过度的对学生施加干扰。尽管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而言,他们经过前期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所以在阅读理解上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表现,这些表现有好有坏,教师不能够一味否定,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构建起一个开放型的语文课堂,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重视阅读理解,明白阅读理解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平台来发展自身语文阅读思维能力,摸索阅读理解的答题要领。

(二)传授答题技巧,使学生掌握有效答题方法

阅读理解解题是有一定技巧和方法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传授给学生这些有用的方法和技巧,有了这些技巧和方法的加持,学生必然能够在考试中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摸清问题要点,得出正确答案。首先,学生要认真阅读文本,仔细审题,把握文章的体裁和结构,答题时切勿囫囵吞枣,连文本都没有阅读完成就开始答题。只有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把准确的答案落实到解题过程中。其次,通常的阅读理解题型包括“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首尾句或中间段的作用?文章的某一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具备什么样的作用?概括文章主旨”等等,这些问题只要学生在阅读多了足够的文本,做了足够的题型训练之后,就会感到很熟悉,得心应手,积累起有用的经验。对于文本主题和思想情感的把握需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一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都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对于文本首尾句或中间段的作用,结构上一般为点明主题、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排比、夸张、反复、设问、比拟、对偶等,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排比、夸张、拟人和比喻。很多学生觉得阅读理解很难,实际上并不难,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地弄清文本和问题,运用这些技巧来摸索问题的解答过程,辅以学生以往阅读理解实践训练经验的应用,学生就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当学生经过语文教师指导,重新建立了對语文阅读理解的认识、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之后,教师就必须要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的实践训练,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于实践中验证理论真伪,找出还需要改善的问题,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题型训练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学生能够顺利参与考试做好铺垫,这也是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语文教师所选择的阅读理解题型,既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课文来选择,也可以把以往中考中一些经典题型整理成册,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有针对性地布置练习任务。对基础差、水平低、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多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训练;对于基础扎实、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语文教师就可以多给他们安排一些难度较高的综合题型训练。

(四)注重习惯培养,丰富学生阅读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保障,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针对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提分目标的实现,好的阅读习惯和审题习惯是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含提前阅读、联系新旧知识,认真阅读、不遗漏任何一处,读写结合、记好笔记;良好的审题习惯包括仔细审题、把握问题要求与条件,书写规整美观、有条有理。

另外,课堂阅读理解教学固然是重点,但是语文教师更应当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强调学生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构建起课堂阅读理解学习模式,尝试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方法和技巧,学生经过长期实践与积累,养成的好习惯越来越多,对阅读理解也越来越熟悉,这样在考试中就不会抵触和排斥。学生长期沉浸于语文阅读之中,其文学素养会不断提高,对所接触到的文本也会产生更丰富的理解,层次不断提高,可灵活应用关键语言给出准确答案,对学生有利无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得分,本质上就是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全方位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彰显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作为新时代下的合格教育工作者,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阅读教学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并不仅限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学生应试能力和考试分数的高低却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对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反馈。因此,语文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对策,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高永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语文天地,2020(05):67-68.

[2]周剑峰.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试题与研究,2019(21):57.

[3]施黔群.探析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83.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答题题型
邀你来答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邀你来答题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