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分析

2021-05-24陈建勇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陈建勇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是其主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能力之一。表达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语文学习相辅相成;表达能力也是学生在未来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学生的表达能力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52

表达能力综合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对于字词语句的拼写、阅读理解都要有很好的领悟能力,还需要极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清楚当前学生的表达能力现状,主动分析影响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而采取对策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将语文学科的要求提高一个难度档次,但在升学要求中对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考查更加偏向书面,教师和学生在升学压力面前避重就轻,教师为了完成升学要求而忽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当前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现状可以总结为四点:一是语言组织能力差,不能准确表述概念;二是词汇基础单薄,语言内容贫瘠;三是表达思维能力弱,表达逻辑混乱,没有主次;四是表达欲望不强烈,有心理障碍。语言组织能力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技能,在生活中极为重要,具有实用性,如在转述他人的话语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回答他人的问题时……如果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会对在人际交往乃至社会生存中产生极大的阻碍。

学生词汇基础单薄主要表现在作文及口语表达等方面,学生在作文中对某一事物或感受的描述所用词语总是相同,没有创新,如对春天的描述是温暖和绿色,这两个词语从范围来说并不足以概括春天的特性,而学生每每提到春天便是绿色和温暖,使得学生缺少感悟和观察能力。长此以往,不加强学生的词汇基础训练只会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越来越弱。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表达思维是展现表达能力的关键,表达思维有时能够弥补词汇积累量少的短板,使学生在表述时能够使他人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在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还能快速提高语文各项能力,如共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等。学生的表达欲望不强烈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状态不积极,回答问题不主动,包括性格孤僻、人际关系不协调等方面。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不足的原因

学生的表达能力现状凸显在表面,深究其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行为、未来发展和教师教学方面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采取传统的“知识本位”为核心,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培养自己的能力没有主动性,需要外界的推动,因此学生基本没有能力培养意识,也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能力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看,他们的学习方式基本是由长期大量的练习形成,或者是由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形成,两者都是比较被动的学习行为,极少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而主动培养学习行为,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上有很多不良因素。学习行为的被动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的时候往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看,学生对培养表达能力的不重视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深入学习以及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不是随着年龄增长就会越来越好,而是需要通过专项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提高效果。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除了教学理念的落后,还有教学方式的固化以及教学手段的单一,不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势必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局限于专门的课堂来进行,而是时时都可以进行表达训练,并且表达本身就是时常进行的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从学生表达能力不足的根本因素入手,采取内外兼修的方法进行培养,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分层教学,全面分析学生在表达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区分表达的几种类型,让学生能够将表达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具体方向

(一)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学生不愿意表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表达能力正常,但性格胆小,害怕或害羞在人多的情况下展现自己;二是表达能力弱,害怕说错话造成尴尬场面使自己难堪,或者因为思想迟钝容易受到被动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表达能力下降;三是叛逆心理,不愿将自己的觀点展露出来,与教师对着干,性格孤僻。总的来说,学生不愿表达的心理障碍主要是因为恐惧、焦虑、害羞和叛逆,教师要激发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就要从这几种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让学生从不爱说到愿意说,最后乐于说。

对于教师而言,分清学生不愿表达的根源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第一种学生表达能力正常,但胆小害羞,教师就应以鼓励和激发为主要手段,多给学生正面展现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适当给予夸奖和评价,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和成就感;第二种学生因为表达能力弱,教师就要从基础开始,帮助学生扎实语文的基本功,完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加大词汇积累量,丰富学生的语言内涵,先要做到能够清楚讲明白一件事或一个概念后,再进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后也愿意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进行表达;第三种学生主要是因为性格问题,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打破学生的防备心理,为此,教师需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容易让学生产生抗拒的管教者角色,成为一个愿意倾听的朋友角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将叛逆视为不良风气,而要耐心引导学生转变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

在上述策略中,不乏处理师生关系、革新教学理念、采取分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创新教学形式等方法,教师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中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对症下药,才能起到快速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也应改变学习观念,注重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提高表达能力,降低考试分数对自己的定义,更多地关注自身能力的多方面发展。

(二)教学中渗透能力训练,加强口语练习

表达能力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课程,更无需专门开设课堂来详谈如何提高,教师需要做的是提高对表达能力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能力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教学渗透可以从师生交流、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笔试练习等方面进行训练。

师生交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话题或观点分别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師需要注意初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引导,且眼界和知识文化受限,看法容易片面,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先阐述自己的想法,如果方向有所偏颇,教师可以指引一个大概的方向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最后由教师总结和补充学生的观点。课堂问答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式提问逐渐将学生指向正确的答案区域,学生在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启发下自己发现答案,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与教师一问一答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锻炼表达能力的效果。小组讨论是一种比较开放的训练方法,教师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之间相互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开放,在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表达能力的训练,还应为学生树立表达的意识,加强口语练习。相比笔试练习,口语练习更容易训练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因为口语需要学生快速做出反应,在脑中迅速组织好自己要说的内容,选取准确的词句来描述观点。进阶一点的训练还需要学生将自己所要阐述的内容分条例一一说明,还要注意每一条观点与下一条观点的衔接性以及递进性,关注到论点之间的逻辑性,从而避免学生说话顺序混乱、语无伦次。

(三)优化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的理念、方式、手段、评价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改变,但部分教师仍在沿用老一套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授课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将学生放在被动学习的位置。优化教学方法就要从里到外全部革新,对于传统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仍然采用,但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核心,在课堂导入环节实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或情景表演法为学生增加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以一种半娱乐的性质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到课堂当中,聚集在教师接下来所要展开的知识绘卷上。关于课堂氛围,教师要改变传统“听讲”的沉闷环境,通过设问回答、集体展示、游戏环节、单独抒发等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教学性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授课环节,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来教师能够在交流中获得学生吸收知识的信息反馈,二来学生在交流中能够实现锻炼表达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手段方面,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除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渗透外,还能以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打破课堂教学培养的局限,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表达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辩论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朗读活动等,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能对语言组织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知识量、表述技巧等方面进行充分强化,不仅享受比赛或活动带来的成就感,也在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更有了不断进步的目标;另一种是间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人合作,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准确阐述信息能够将事情解决得更快,还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春游、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等,都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首要任务,表达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正确看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不足的现状,并深入分析学生表达能力不足的原因,思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美容.感受多彩语言养成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00(003):112.

[2]曹忠友.试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000(005):224.

[3]赵延芬.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18,000(008):63.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