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2021-05-24侯香夷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民族文化高校教育

侯香夷

【摘    要】民族文化传承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项任务,高校应该关注艺术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进行情况,在采用适当的干预方式的情况下,保证工作可以按照要求顺利进行。本文深入研究在高校艺术教育期间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指出民族文化传承阶段出现的问题,结合工作要求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育  民族文化  艺术教育  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04

在时代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应该抓住机遇进行教育定位,使用科学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教育水平,发现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将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高校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现代教育理念,分析学生培育的要点,发现民族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价值,按照教学目标将民族文化引入课程教学中进行专业化教学。下面研究高校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情况,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任务,给出合理开展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高校艺术教育和民族文化的相关概述

(一)艺术教育的概念

艺术是人们在精神现实文化追求方面的具体表达方法,教育则是通过知识的普及、传输,帮助人们提升自我主见,发展个体各方面能力,最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美育的重要构成内容,可以在综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理的引导,为现代高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做出贡献。

(二)民族文化的概念

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俗等影响,会形成特有的文化,被称为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含有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历史的浓缩体现,可以展现民族的特色,还可以间接地反映民族的整体情况,在民族文化的作用下可以让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一定的强化。

二、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现状

(一)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时

艺术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没有得到大部分国人的重视,认为艺术教育無法使受教育者在从业后得到高薪资,也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逐渐没落。在大众认知的影响下,艺术教育教师以及受教育群体也受到不小的干扰,对于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巨大的阻力。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该根据国内教育部门在素质教育方面推进的工作要求来思考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应该按照艺术教育在受教育者艺术鉴赏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调整工作模式,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但是还有部分高校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指导学生学习艺术教育内容,在不科学的执教方式与陈旧的教学理念下,很难使艺术教育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无法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育模式不能满足民族文化传承需要

文化课程一直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主要内容,而大部分学生与家长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也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在这种模式下,大部分高校学生在艺术类课程知识方面的存储量较少。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虽然大部分学生均有艺术类课程受教育经历,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学习课程内容。在初高中阶段,艺术类课程一直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学科,学校与教师将关注重点都投放在考试科目上,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艺术基础都比较薄弱。

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学生在没有学科基础的情况下,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而艺术教育蕴含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容,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学生在自身知识存储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发现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也不能正视民族文化,使艺术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效果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快速调整教育模式,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考查分析学生的艺术基础,在前期开展准备工作,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加在艺术类知识方面的存储量,发现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愿意主动接触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三)学生个性追求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冲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时间发展中各民族均形成了特色文化,并使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文化。民族音乐、民族舞、民族文字均是民族文化的呈现方式。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思维模式、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因此,在民族文化传承阶段,教学应该考虑到个体差异对教育工作形成的影响。

目前,在高校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追求个性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方面出现冲突,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高校艺术类课程课时有限,并且从事艺术类的教师不仅负责学生,还会负责院内其他工作,在教师精力与课程课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很难满足受教育群体在自身个性方面的需求。

(四)教育人员对教育理念认知程度不足

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结合应该找到双方的契合点,同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应该分析受教育群体的思想,根据学生偏向于现代文化的特征,思考其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开展形成的影响,围绕现代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传承间的矛盾,快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多教师对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认知不足,认为只需要在艺术教育中简单地引入民族文化即可,没有结合大众审美的发展需求,也没有为学生创建浓郁的文化氛围,在学生思想意识引导方面的工作进行不到位。这些现象与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当下应该积极地推进专业教师队伍的构建工作,保证艺术教育可以按照教学要求合理引入民族文化,在完成艺术教育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做出贡献。

三、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措施

(一)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任务

高校在艺术教育环节必须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观,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模式优化方向,将民族文化引入艺术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教育清楚民族文化,发现民族文化的价值,让学生可以主动接触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1]

在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多元文化盛行使學生可以接触各类文化。高校需要在此阶段鼓励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先进文化,同时清楚我国民族文化的作用以及价值,通过合理的引导、科学的培育,使学生可以在成长中形成扎实的专业基础,拥有文化自信,接触民族文化后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另外,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做到兼容并蓄、求同存异,让民族文化可以代代传承下去。

(二)完善艺术教育的课程和实施方式建设

目前,民族文化融入艺术教育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同时教育部门也在相应工作上给予极大的关注,但是分析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实施状况,可以发现工作进展缓慢,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在诸多阻力下,难以快速将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实现高度融合。其中学生对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是高校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学生在民族文化学习方面的情况很难使用统一的标准体现出来。此外,大部分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关注点投放在文化课程中,对于艺术类内容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各类因素的干扰下,学生不能认真地学习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也不能从课程中发现民族文化具备的价值。教师需要清楚艺术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要点,研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设计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对艺术课程知识的学习情况,合理引入课程中民族文化的内容,逐渐增加民族文化内容的引入量。在循序渐进的指导方式下使学生快速吸收专业课程内容,并在艺术教育内容学习阶段正确认知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为民族文化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后,需要关注课程内容的编制方式、课程教育工作的组织方法,还需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定期更新教学设备,完善教育师资结构,为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

(三)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建造科研基地

高校在信息化时代下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应该发现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具备的突出优势,需要在艺术教育期间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创设科研基地,还需要紧紧围绕民族文化内容进行特征分析,围绕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制定工作方案。在方案实施期间,动态监管工作进行情况需要组织工作小组研究民族文化,了解多民族文化的内容,对民族文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完成民族文化归类等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去粗取精,创新民族文化,积极开展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艺术教育需要根据民族文化特征与教育需求,灵活地采取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教育培训方法,在合理的方式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3]

(四)建立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增加对学生的关注程度,针对学生偏向现代文化的情况快速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高校要在艺术教育中开展传统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参与期间让学生发现传统艺术教育的内涵,在清楚传统艺术教育内涵后,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环节中会根据大众审美合理地改进艺术知识的宣导方法,在教学体系中掺杂与之相关的内容,提高内容的趣味性。此外,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可以在影视化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吸收民族文化内容,意识到自身在民族文化继承与传承方面具备的责任。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教育职能作用,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作用。当下高校应该大力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整体水平,为达到艺术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保障。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要能够自主学习民族文化知识,了解各民族日常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清楚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在教师的带动下,实现提升民族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有效性的任务[4]

四、结语

当代学生在成长中应该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知,高校也需要将艺术教育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在高校的支持下,艺术教育可以发挥自身在民族教育传承方面具备的优势,高校应积极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将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形成艺术综合素养,有效地完成民族文化传承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季珑,吴鹏.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4(002):141-144.

[2]莫德格.关于高校美术教育中艺术创作导向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0,000(009):124-125.

[3]尹胜麟.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J].北方音乐,2020,000(001):219,221.

[4]赵君.在高校美术课程中运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J].美术文献,2020,000(001):97-98.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民族文化高校教育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