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2021-05-24赵丹

南北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赵丹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趣味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获得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52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小学体育并不受重视,且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多运用统一、机械的方式来展开教育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结果只能是造成学生兴趣的丧失以及体育教学的低质低效。针对这种情况,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思想和观念,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主动推进体育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以构建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可以从体育学习和运动中受益,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通常是活泼好动的,而且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兴趣直接影响的,所以小学生兴趣的激发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出发,结合体育课程来设计、组织并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充分做到寓教于乐,充分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且全面地参与,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习体育知识、动作和技能,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二、提升教学水平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教师良好的教学水平。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水平,教师无法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策略的创新,教学活动就会千篇一律,进而让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例如,教师会经常运用游戏来展开教学,但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地提升自己,所运用的游戏基本上都是一种,这样的话,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就会逐渐消失,进而无法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因而教师就需要进行学习,在网上搜集其他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如关于50米短跑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运球跑、跳绳跑、接力跑等各种各样的游戏,进而让自己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高效课堂。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也会让学生予以反馈,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取精华弃糟粕,让自己下一次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理论教学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向学生讲授体育动作,而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学是较少的,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是不全面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强理论教学,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学习体育。对学生开展体育理论的教学是很重要的,只有向学生开展体育理论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不仅对体育知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教师对学生开展体育理论教学,可以将教学的部分放在室内课堂上。有的天气不适合上室外课,这就需要教师在室内带领学生上体育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体育理论。在室内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体育理论教学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和音频学习体育。在教师的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授体育的要领和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成长的好处,这能够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意识,也能增长小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有效教学十分有利。

四、使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被冷落的状况,导致这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下降。针对这种状况,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學,制定集体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真正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例如,在开展“定点投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达成集体目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互助精神的树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几点:1.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主观意愿以及实际的教学目标,划分相应的小组角色。2.制定小组合作目标。教师可制定的合作目标:让各个小组的成员投篮,只有在每个学生均投中的前提下,本小组方可得分。这种目标的确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3.巡场观察。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针对学生在投篮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4.展示成果。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教师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和互助品格的塑造。

五、讲解示范是技能教学的重点

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讲解与示范是学习技术动作的重点。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体育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尽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些体育专用术语转化成学生所能理解的且通俗易懂的具有童趣的语言,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轻松地领悟技术要点。此外,在讲解技术要领的同时最好结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注重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帮助学生在脑中建立正确动作的概念,树立技术动作的表象,为下一步学生自己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只有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分析学情、做好教学设计,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师讲解示范的准确性、规范性,才能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2]吕涛.生命教学-体育教学之本[J].学问,2009(4).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