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舒服的椅子
2021-05-23钟一平
钟一平
世上椅子千千万,形态各异,色彩纷呈,材质多样,但基本的功能只有一种:坐。既然是坐,评价椅子的最重要标准无非是舒服还是不舒服,也就是坐的感受如何。
经历过无数次的坐,近年来也多次体会了一把坐着最不舒服的椅子:高铁一等座的座椅。高铁是中国制造的传奇,以快速、便捷、舒适闻名于世,也为许多国家所仰慕。大多数人为高铁的快速便捷而兴奋,三四百公里,一个多小时可达,是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比拟的。也正是这种兴奋掩盖了“坐”的不舒适——因为时间太短,不需久坐。再加上一等车厢宽敞明亮,设施齐备,让人心情愉悦。而这把一等座的椅子,目视更是宽厚大气,每张座椅占地(含其前后可用空间)接近一平方米,扶手宽大,靠背厚实,端庄沉稳,不逊于大型飞机的头等舱。人坐其中,如同包裹其中,理应十分舒适。但时间稍长,缺陷凸显。人坐其中,腰部、颈部空空如也,没有支撑,要靠脊柱骨骼支持,无法放松休息,超过一小时更加有用力支撑之苦,腰和头如同悬在空中,时间一长,疲劳之至。再加上座位是水平的,坐久了往往会向下出溜,更是让人不堪。另外,座椅可向后倾斜角度过大,前方座椅后仰,后方旅客的空间便立刻十分逼仄,因为靠背的宽厚,甚至给人强烈的压抑感。高铁一等座的座椅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大而不当,厚而不实。问题出在不實用,不舒服,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的基本原则。
中国自古以来是讲究座椅座次的国度,椅子作为坐的工具常常是一种象征,如龙椅是皇权的象征,官帽椅也有礼制的意义,高铁上一等座、二等座同样是一种礼制的延伸。圈椅是古代座椅设计的翘楚,外观上上圆下方,外圆内方,象征着地的宽厚与天的刚健而表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一种品德,富有深厚的文化含义。更值得称赞的是,古人把简洁的结构与科学的功能结合起来,“S”形靠背符合人体脊柱的线条,为身体提供支撑,椅圈环抱的优美弧线,可将上臂及下臂同时安放于上,获得彻底的休息。正是这种美观而又实用的特点,使它能够出现在2014年APEC会议的主会场,成为21个国家元首的座椅。
同样,包豪斯风格以简洁、实用、俭省著称,它的经典之作巴塞罗那椅和红蓝椅,同样体现了“少即是多”“生活是决定性的”以及“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的包豪斯风格。为了坐得更舒适,除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之外,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座位“微微后倾”,令人更加舒适。
现代设计服务于生活,动辄投资百亿的高铁是不是也从小小的椅子入手,为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长物志》中言:“今人制作,徒取雕绘纹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高铁上的一把小小椅子同样令人“感慨实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