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统工艺理念 开设计教育新篇
2021-05-23
《中国艺术》:您何时加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在当时的发展情况如何?
钟声:我是2002年从韩国培材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的,至今一直在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工作。今日的“工艺美术系”,原先并不叫这个名字,当时叫作“装饰艺术系”,沿袭的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体系。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之后,我带领系里同事对标专业目录,重新申报学科名称,装饰艺术系这才更名为工艺美术系。也就是说,北工大原来的装饰艺术系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工艺美术系,只是专业名称不一样。
《中国艺术》:据您介绍,在2012年专业目录调整之前,北工大虽然没有使用“工艺美术”这个专业名称,但其实一直以装饰艺术专业传承工艺美术教育,并没有一个所谓中断与恢复的过程。
钟声:的确是这样,它只是在2012年从装饰艺术系更名为工艺美术系。但其实,北工大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传承而来的工艺美术体系脉络从未中断,这只是一个为了适应教育部的专业规则设置以及当下人才需求而不断“再整合”的过程。我们学院在建立之初一直以培养工艺美术人才为本,为了强化和夯实这一院系根本,我们在2012年借恢复工艺美术专业这一契机,将装饰艺术系更名为工艺美术系。专业名称虽然不一样了,但对我们而言,北工大的工艺美术体系并没有“断根”。只不过大家现在讨论的“工艺美术”这个概念非常宽泛,学院会遵照历史传统,传承并重点发展几类比较有特色的工艺门类,专业方向如此,教学体系同样如此。北工大的工艺美术系历史十分悠久,曾经培养出60余位工艺美术大师。大概是在2005年底,北京艺术设计学院正式划转到了北京工业大学,这才有了现在的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北京艺术设计学院是2001年组建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它的前身就是1958年建立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美校”。
为了响应国家亟须培养大批新型工艺美术技艺和设计人员补充到手工业生产队伍里去的号召,“老美校”在建校初期就开设了金属工艺、雕刻工艺、织绣工艺、工商美术等专业,当时的学生除了要学习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还要到实习车间去练习技艺,做到了有效继承北京传统工艺与实用性工艺美术设计的结合。也正因如此,党中央领导及各级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老美校”的建设。为鼓励办学,朱德在1959至1962年间曾三次到校视察教学工作。
可惜好景不长,“文革”十年间,“老美校”被迫停办,直到1977年后才重新办学。刚刚复校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学校连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但是老师们也都熬过来了。回顾那时候,同类院校连维持好日常的办学都十分不容易,但是“老美校”却超前地看到了实用性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方向拓展的大趋势,率先引进了现代工艺设计这门新兴学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装潢设计、染织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设计等专业相继建立起来,逐渐形成了以装饰艺术、产品设计为主的现代工艺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与此同时,“老美校”还先后开办了木工、金工、首饰、漆艺、陶艺、民间工艺、丝网印、喷绘、服装工艺、摄影等极具特色的实验室。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直到今天,北工大的工艺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延续着“老美校”开创的这个路子在开展。
《中国艺术》:在2012年学科目录调整之前,北工大的工艺美术教育因循哪些传统的路线开展?
钟声:传承自1958年创建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学院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其间的历史积淀十分深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并改进工艺美术教育体系。我们发现了什么样的传统需要传承,也发现了哪些与时俱进的新事物需要增加,力图做到传统与现代体系的相互磨合、相互补充。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线描课。现在全国很多高校未开设线描课,但是我和我们专业的其他老师一致认为,线描始终贯穿在整个工艺美术的教育系统中,它是整个工艺美术教育的稳定基石。无论学生从事何种领域,是设计,是工艺,还是与工艺美术相关联的其他专业,线描对于学生日后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因此,经过几轮教学大纲的修订,我们学院的工艺美术教育始终都保留线描课程。再比如说图案课程。在本科生的图案课程教学中,我们的专业老师不会枯燥无味地讲授传统的理论、法则,而是在当下社会中寻找图案理论的生动应用,让学生看到传统是如何转换到现代的,从而学会尊重、敬畏传统。
《中国艺术》:教育的确是需要持续积累的过程,貴系的传统成为而今创新的深厚底蕴。与此前相比,在2012年后,北工大的工艺美术教育主要在哪些方面作了重要调整?
钟声:我们先从专业方向谈起。从学科目录调整到现在,工艺美术系延续了两个专业方向的设置:一是装饰艺术方向,二是金工首饰方向。一直以来均设置为一个方向一个班。金工首饰没有太大变动,装饰艺术方向原来包括漆艺和纤维艺术,现在则以漆艺为主。北工大的学生培养方案4年调整一轮,历经了2012年、2016年、2020年三次修订。在课程计划改动中,因为师资原因,陶瓷课程在开设一段时间后遇到一些阻碍。此外,也受到学校“削枝强干”要求的影响。具体到培养体系中,就是聚焦打造某些重点领域,比如说金工和漆艺方向,同时将一些相对实力较弱的部分慢慢弱化。
虽然我们主打金工和漆艺这两个专业方向,但是工艺美术系下还分别设有漆艺、金工、印染、陶瓷四个实验室,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会交叉涉及这些课程。这种打破专业方向壁垒、联合培养的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眼界,培养艺术审美能力,而这也是我们培养的最终目标。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设计人才,相当于设计行业里的中坚力量,而非技艺专业人才。
《中国艺术》:工艺美术系的专业定位是培养设计人才,您能否介绍一下设计类课程与技艺类课程的设置比重?
钟声:就本科教育而言,其实两者比重相当。学院明确规定,各专业方向一般应在本科前三年基本完成各自方向的技艺类课程。比如说漆艺方向,会在前期设置与漆艺相关的技艺类课程,金工方向也会完成金工方面的技艺储备。但实际上,技艺类课程的课时量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中还有所欠缺。技艺、技术、手工是需要大量时间磨炼出来的,学生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里难以快速掌握这些手艺。但是我们的课程体系会按照相关的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有序推进,不可能让学生一学期只学习一种技艺。所以系里要求专业老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们下课后才会在实验室里勤奋练习。技艺的练习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慢慢磨出来的。
我们也不限定学生只研习一门技艺,而是会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不同专业方向的技艺课,让同学可以接触并且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毕业设计的时候,系里专业教师也会列出漆艺、金工等不同研究领域的课题,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从这几年来看,学生们大多都跨方向去做毕业设计,这个现象比较有意思。但是研究生的培养就不一样了,比本科教育要专注、明确得多。此外,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北工大也制定了比较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比如技艺课程与设计理论课程各占多少比例,我们也会严格按照这个比例来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
《中国艺术》:如果以漆艺方向为例,专业教师会如何设计课程?
钟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很强、自由度很大。我们赋予专业任课教师很大的自主性,比如有些老师会找品牌方、设计师来合作开展专题课程。例如,我们会与企业进行联合创作。但由于学生们,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基本功强化训练阶段,设计表现能力还有所欠缺,无法马上创出佳作。好在我们的专业老师创作经验丰富,能引导学生们找到最有效的呈现作品的设计思维方式。这种设计思维、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它们无法通过机械的方式传授,但这些素养却是很重要的。
不仅我们学校如此,举目全国高校皆是如此。在整个工艺美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是无法快速掌握好一门技艺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老师们在教学中只告诉学生作品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理解,运用设计思维去弥补技艺的缺憾。在课堂教学的启发下,学生在课下可以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不断去琢磨自己的作品,不断精进自身技能。简单来说,技艺和设计思维的培养是相结合的,我们试图通过设计思维的体悟以及反复练习基本技艺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在技艺与思维发展的双向过程实现其成长。
《中国艺术》:请您介绍一下工艺美术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
钟声:近年来,招生情况相比以前更加乐观。按照学院现行的设置,大一新生入校不分专业,而是由设计大类统一招生,到了二年级才开始细分专业方向。对很多填报高考志愿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工艺美术、什么是环境艺术、什么是视觉传达,他们可能模糊地知道这个方向能够挣钱、能够养活自己,但其实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因此,一年级新生刚进校时,我们都会组织讲座、分组参观学院的实验室,学生逐渐就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具体到工艺美术专业,近几年的第一志愿分专业填报的时候,招生名额基本上都满了。
从2002年回国至今,我在学校待了近二十年,最明显的一个感受是:学生们从一开始不喜欢工艺美术或者说很少有学生喜欢,到现在喜欢工艺美术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它表明学生已经逐渐开始理解传统。我一直觉得,强制学生去做事是做不好的。如果学生理解工艺美术传统,教师不用过多强调,学生也会喜欢。但是,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去学转换为主动去做,这个问题是需要思考的。
这一届学生的毕业动向大致是一部分学生保研、考研,一部分出国留学,一部分考公务员,一部分学生经营自己的工作室。总体而言,学院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学校的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生经营的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我之前有两名金工方向的学生,他们在上学期间就开始经营木作首饰的品牌。毕业后,在北京雍和宫一带开设了专门制作器物的工作室。两人作为职业设计师,在北京已经小有名气。
《中国艺术》: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本系的师资情况。另外,在教学体系中,如何重点推动教师、学生产出科研成果?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
钟声:在师资方面,我们专业老师的能力与配置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另外,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教学方向贴合得非常紧密,这就促使教师将职业作为事业,我们坚持这两者是一体的,这样教师的工作压力就不会很重。如果截然割裂二者,老师会感到很疲惫。把二者变成教学相长的事业,对于学生、对于教师而言都是一件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情。学院非常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参展或参加专业性比赛,我觉得这对于老师产出教学成果、学生能力培养都是很好的方式。
在与企业合作方面,我们主要是以课题,或者是毕业设计的形式来参与合作,但是这些合作都不是长期合作。长期合作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学生安全、人力、物力等问题,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一般对接短期的企业项目。
《中国艺术》:学院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呢?
钟声:学院下设服装、漆艺、金工首饰、陶艺、摄影、3D打印实验室,有一部分实验室的实验员、技师是聘请的专职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各系指定的专业老师。比如说,系里会委托一位教师直接参与某个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这种工作方式行之有效,有效避免了由过多复杂的、多头的行政来管理实验室而导致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
《中国艺术》:您认为在下一轮的专业调整中,或者说在未來几年的计划里,会重点去做哪些事?
钟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觉得师资队伍的凝练和打造还是重中之重。虽然学院为教师提供了不错的发展平台,但我觉得还是需要设立奖励机制,以此鼓励教师个人的长足发展。除此之外,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继续鼓励学生多参与专业性的比赛或者展览,而且也亟须为学生提供资金、专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