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文化教育,建构人文性数学课堂
2021-05-23章倩
章倩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以构建人文性数学课堂呢?本文结合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分别从建模、探究和转换这三方面谈一谈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旨在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促进人文性数学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建议。
一、建模,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模型的建立都基于实际生活,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这就表明这两个过程是互逆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存在着想要成本最小但利润最大、效益最好、用料最省等实际情况。比如,有这么一道题:某桶装水公司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为5元,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通过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和选择模型,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知识的基本功能。通过积极的数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數学活动经验,加深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的理解,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探究,内化审美价值
探究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当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围绕着某一主题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进而从本质上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探究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作为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立足“探究”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和实施计划能力、内化审美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转换,创新解决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通常各知识点之间密切相关。一直以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很多教师提倡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会促进学生思考,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思维的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多元化解决数学问题,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转换思维为学生数学自信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养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渗透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专业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多思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文化渗透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加强探索和实践,促进知识的实际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有效促进人文性数学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