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多穗型小麦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2021-05-23孟范玉佟国香毛思帅解春源周吉红
孟范玉 佟国香 满 杰 毛思帅 解春源 周吉红
(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100029;2.北京市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102400)
根据对北京市房山、大兴、顺义和通州等4 个小麦主产区276 个监测点结果统计分析,部分地块播种时基本苗过大(最高的亩播种量达25 kg,基本苗45 万~50 万),冬前徒长严重,抗寒性下降,越冬死苗率增加,亩穗数下降;部分地块基本苗不足,特别是晚播(10 月10 日)地块小麦亩基本苗尚不足40 万,冬季基本上没有分蘖产生,群体不足,影响最终产量。本试验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适宜的播种期内,设计不同的播种密度,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便为生产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种分别是轮选987 和农大211,均属于多穗型品种。试验于2016-2017 年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进行。该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夏季盛行温暖的偏南风,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小麦全生育期日均温为11.0 ℃,降雨量为197 mm。土壤为沙壤土,0~20 cm土层含有机质24.8 g/kg、全氮 1.3 g/kg、碱解氮94.2 mg/kg、有效磷30 mg/kg、速效钾108.0 mg/kg。
1.2 试验设计
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品种,选用多穗型小麦品种轮选987 和农大211; 副区为播种密度,设计5 个基本苗梯度,分别为25 万/亩、30 万/亩、35 万/亩、40 万/亩、45 万/亩和50 万/亩,3 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2.5 m2(2.5 m×5.0 m)。10 月1 日播种,田间管理同大田。
1.3 调查指标
播种密度增加对亩穗数的贡献率=亩穗数之差/基本苗之差×100(以25 万基本苗为基准)。
分蘖成穗率=成熟期亩有效穗数/起身期最高茎数×100。
1.4 数据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采用DPS 进行,其他数据用Excel 2007 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条件下群体动态和单株分蘖变化
结果表明(表1),随着密度的增加,冬前总茎数、起身期总茎数、拔节期总茎数和成熟期亩穗数均逐渐增加,品种间表现一致,农大211 各时期群体均高于轮选987。播种密度增加对成熟期亩穗数的贡献率逐渐降低(附图),品种间表现一致。轮选987 亩基本苗由25 万增加至30 万,成熟期亩穗数增加了1.01 万,亩基本苗增加的贡献率为20.2%; 由30 万增加至35 万,基本苗增加的贡献率为18.7%;由35 万增加至40 万,基本苗增加的贡献率为18.5%,由40 万增加至45 万,基本苗增加的贡献率为18.3%; 而由45 万增加至50 万,基本苗增加的贡献率为16.7%,呈下降的趋势。农大211 不同密度对亩穗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8.7%、24.6%、24.1%、23.2%和20.2%(附图)。分蘖成穗率也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品种间表现一致。
小麦属于分蘖型作物,分蘖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冬前和春季的返青至起身期。由表2 可以看出,各生育时期分蘖的变化与群体动态呈相反的趋势,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株分蘖逐渐减少,说明小麦分蘖的发生在播期一致的情况下,受基本苗的影响较大,密度增加不利于单株分蘖的增加,两个品种分蘖变化趋势一致。
表1 各生育时期群体动态变化
附图 不同密度条件下基本苗对亩穗数的贡献率变化
2.2 不同密度条件下小麦株高和基部节间性状变化
由表3 可以看出,小麦成熟期株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比较,轮选987 株高要高于农大211。基部第一节间和第二节间长度变化趋势与植株高度一致,节间长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长,品种间差异明显但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第一节间和第二节间的茎粗随着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轮选987 在25 万基本苗和50 万基本苗处理下差异显著,农大211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节间重量总体上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第一节间重变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第二节间重农大211 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2.3 不同密度条件下小麦产量及构成三因素变化
由表4 可以看出,小麦成熟期籽粒产量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轮选987 和农大211最高产量均出现在亩基本苗30 万的处理下,分别为589.07 kg/亩和583.40 kg/亩,与亩基本苗50 万的处理差异显著,但相邻两个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分析可知,亩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与亩穗数呈相反的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穗粒重逐渐降低,相邻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穗粒数与穗部性状关系密切。由表5 可以看出,穗长和总小穗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孕小穗数则呈增多的趋势,导致有效小穗数减少,说明密度增加不利于结实小穗的发育,进而影响穗粒数,品种间表现一致。
表3 不同密度条件下小麦成熟期基部节间性状
3 小结与讨论
表4 不同密度条件下小麦成熟期产量及产量三因素
表5 不同密度条件下小麦成熟期穗部性状
小麦产量与密度的关系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但结论并不一致[1-9]。Puckridge 等研究认为,过高或过低的种植密度都会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 进而影响碳素的合成、运转,导致群体发育不良;而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干物质及碳素的积累多且转化利用率高[2]。Baker 和Brigss 研究表明,在小麦基本苗156 万~400 万株/hm2范围内,产量与密度呈倒数关系。高密度导致小麦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全氮、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光合速率下降,籽粒胚乳细胞数减少,籽粒生长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粒重[5]。从大穗型品种不同密度试验结果可知,在12 万~20 万/亩基本苗范围内,随基本苗的增加,成穗数增加,但超过20 万/亩基本苗后,成穗数增加有限或不再增加。而且随着密度的过度增大,每穗结实小穗明显减少,退化子房显著增多,导致穗粒数明显下降,千粒重降低,产量显著降低[2]。本研究表明,亩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降低; 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穗粒数与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这与杜亚君等人研究结果一致[1,4,9]。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亩基本苗超过35 万的处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影响了产量,这主要与高密度条件下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秆变细抗倒伏能力降低有关。综合产量及倒伏情况,本试验条件下,多穗型品种轮选987 和农大211 获得高产的亩穗数在60 万穗左右,对应的播种密度为亩基本苗30 万,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获得最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