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中胶囊内镜的应用及准确性分析

2021-05-22陈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诊断率显性小肠

陈熙

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529000

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类型之一,大多数患者经过胃镜或者是肠镜检查后就能对病情做准确的判断,但是仍旧有一部分患者经过上述检查之后依然无法确诊,而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其出血部位通常位于小肠[1]。临床常应用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血管造影以及推进式小肠镜等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但是依然会有一部分患者难以确诊。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的小肠检查方式,它可以对患者小肠黏膜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并实现了无创小肠检查可视化[2-3]。当前胶囊内镜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进一步提升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检出率以及诊断率具有关键意义。本研究探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中胶囊内镜的应用及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且接受胶囊内镜检查患者106例,依据出血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显性出血组(n=79)和隐性出血组(n=27)。显性出血组男52例,女27例;年龄范围为18~75岁,年龄(46.3±1.3)岁;出血次数范围为2~5次,出血次数(3.1±1.1)次。隐性出血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19~74岁,年龄(46.2±1.5)岁;出血次数范围为1~6次,出血次数(3.0±1.2)次。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有过2次以上的显性出血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且至少经过1次胃镜、结肠镜、B超、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未能明确病因;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属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已发现消化道有明显畸形、梗阻、穿孔、狭窄或瘘管;②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生物器材等有CE检查禁忌证患者;③患者精神状况存在严重异常且难以配合相关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检查之前将相关注意事项全部告知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前3 d开始食用全流质饮食,并给予部分患者消化道钡餐检查,避免因消化道憩室导致胶囊内镜嵌顿于肠道内难以有效排出。并于患者检查之前18∶00时口服30 ml蓖麻油(生产厂家:湖北科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 ml;国药准字Z42020991),并叮嘱患者可以饮用温热糖水以及盐开水等,检查前4 h口服137.15 g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生产厂家: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2袋;国药准字H20040034],加入2 000 ml温开水进行稀释之后方可服用。患者在服用胶囊内镜之前首先要保证粪便为清水样,且不存在粪渣。检查前30 min口服50 ml硅油祛泡,患者吞服胶囊之后利用连接线来实时监测图像,在确认胶囊已经进入十二指肠后,患者可以自行进行一般活动,吞服胶囊2 h之后可以饮用少量的糖、盐水,服用8 h之后完成检查。胶囊内镜所获得的图像需要通过2名消化内镜医师进行详细分析。

1.3 观察指标(1)观察分析小肠病变的检出情况。P0:没有发现任何病变;P1:不能对出血原因进行完全解释,且同出血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的病变;P2:能对出血原因进行完全解释,且同出血相关性比较大的病变[4]。(2)观察分析两组内镜检查结果。诊断率:P2占总例数的比例;检出率:P1和P2占总例数的比例;阴性率:P0占总例数的比例[5]。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显性出血组和隐性出血组消化道出血患者小肠病变的检出情况分析[n(%)]

2 结 果

2.1 消化道出血患者小肠病变检出情况比较106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检出P2病变40例,所占比率37.7%,P1病变42例,所占比率39.6%,P0病变24例,所占比率22.6%,见表1。

2.2 内镜检查结果显性出血组与隐性出血组的诊断率及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性出血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隐性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显性出血组和隐性出血组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 论

小肠病变是导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发病原因,临床上应用小肠镜检查能将患者整个小肠的状况清晰显现出来,但是这种方式在操作时具有较大的难度,且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痛苦[6]。因而,临床治疗期间需要选择一种高效且高安全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

胶囊内镜属于临床上比较理想的一种检查方式,对于隐性小肠出血以及消化道急性出血等疾病均比较适用[7]。这种检查方式具有无创、无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同时还能对患者的整个小肠状况进行探查,其图像更加清晰,且安全性以及检出率均比较高[8-9]。研究发现,显性出血组与隐性出血组的诊断率及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性出血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隐性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具有理想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疾病检出率以及诊断率[10-11]。但这种检查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胶囊内镜在体内的运行并不规律,因而在拍摄期间可能无法拍摄完整,甚至存在明显遗漏[12]。

综上所述,应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具有理想效果,可进一步提升疾病检出率以及诊断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无创性,可推广使用。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诊断率显性小肠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一根小肠一头猪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