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感知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
2021-05-21陈雄鹰马丽萍窦星丽汪昕宇
陈雄鹰 马丽萍 窦星丽 汪昕宇
[摘 要] 摘要立足学生感知视角,构建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内容。通过对北京某高校在校生进行调查,评估基于学生感知的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探析影响学生感知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强化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有机融入,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参与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等,以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感知度,为多角度评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学生感知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5-0310(2021)02-0040-07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Students Perception:
An Analysis of Classroom Teaching
Chen Xiongying, Ma Liping, Dou Xingli, Wang Xinyu
(Colleg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3, China)
Abstract: 摘要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perception,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cont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for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the survey among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n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percep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miss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new inform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excavation and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and guide students to cultivate good autonomous learning habi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new ideas for evaluating the 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and improv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Keywords: 关键词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curricula; Implementation effect; Students perception
北京聯合大学学报2021年4月第35卷第2期陈雄鹰等:基于学生感知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要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1]。
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自2016年起呈现增长态势,特别是近三年的成果积累更为突出。从研究内容看,学者们主要聚焦在3个方面,具体是:“课程思政”的内涵解析与需要澄清的基本问题[23];针对特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改革与实践,包括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设计、教学方法改进创新等,在已有研究中占较大的比例;讨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等之间的关系[45]。关于《纲要》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问题,已有研究涉及较少。韩宪洲认为“课程思政”工作评价是对“课程思政”建设是否已经开展,推进工作是否规范,落实部署要求是否到位等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6]。具体而言,可以从思想发动方面考核是否政策宣讲到位,是否形成统一认识,是否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从工作部署方面考核方向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从工作推进方面考核是否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找到了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是否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否探索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否营造了浓郁的立德树人氛围等[7]。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对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价值理念的感知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价值理念的理解与认可,并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言行,而学生的言行正是他们对价值理念接受程度的直接体现,因此,从学生感知视角进行评价是反映课程育人成效的重要方面。然而,从目前的研究与教学管理实践看,大
部分的教学评估注重的是投入和资源,是一种以 “学校”和 “教师”为中心的评估,教学效果评价应关注的核心要素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发展和实际收获”却往往被忽略[8]。因此,从学生感知、获得感和行为表现等角度来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是构建多维评价体系的重要方面。
为此,本文尝试从学生感知视角,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课程思政”育人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以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和效果。
1 基于学生感知视角的“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内容构建
1.1 理论依据
新时代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紧紧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这三点[7],结合课程知识内容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能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以此实现所讲授课程在价值引领、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的有机统一,并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总目标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开展“课程思政”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源头活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新时代教师应自觉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0]。这些重要论述既是“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价的基础理论依据,又为构建评价内容明确了方向。
1.2 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内容构建
根据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目标,课堂教学环节的“课程思政”教育不能脱离专业知识技能的传递,同时在价值理念传播上要体现对大学生在掌握做人做事基本道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如何在充分理解这三方面要求内涵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合适的评价表述是关键。为此,本文围绕上述三方面要求,查阅权威解读,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特点相结合,旨在将其转化为可以评价的具体内容。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解读主要包括:第一,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和谐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第二,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从上述解读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青年大学生要有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使命担当,要有促进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意识,还要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情怀。
“具备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这一要求,强调要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要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个体成长目标进一步细化,強调青年成长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1]。“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则强调人的态度、道德、能力和本领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智慧。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涵盖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到的专业新知识与三方面价值理念的评价内容,具体包括新知识、客观公正、和谐共生、文化传承、使命担当、法治意识、创新思维、助人友善、敬业诚信等9个维度。
2 基于学生感知视角的“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现状
为了对基于学生感知的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本文围绕上述9个维度设计相应的调查题项。其中,新知识维度包括“我经常能从课堂上获得最新的与专业有关的时事信息”“我经常能从课堂上获得专业的最新知识”;客观公正维度包括“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引导我们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事件和网络言论等”“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引导我们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人和事物”;和谐共生维度包括“我经常从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经常从课堂学习中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文化传承维度包括“我经常能从课堂上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经常能从课堂上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使命担当维度包括“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经常能激发我的爱国热情”“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经常能让我体会到青年一代的使命”;法治意识维度包括“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引导我们用法治的视角看待问题”“我经常能从课堂上领悟到依法依规做事的重要性”;创新思维维度包括“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能引导我们从不同视角或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能激发我产生一些新想法、新方案、新设计或新方法等”;助人友善维度包括“我经常能从课堂学习活动中体会到相互尊重和友善”“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能激发我帮助他人的热情,甚至付诸行动”;敬业诚信维度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敬业典范、事件和案例等往往能感动到我”“我能从老师的课堂上认识到不讲诚信的后果”等4个题项。每个题项按照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赋值,1表示感知到的程度最低,5表示感知到的程度最高。
本文以北京某高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在对所构建的9个维度评价内容进行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评估“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本次调查以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评价对象,向大一至大三的在校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626份,涉及5个本科专业。通过检验发现,9个维度调查题项的Cronbach s α系数为0.986,KMO值为0.975,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0,评价题项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基于学生感知的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评价结果,从学生感知视角看,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体现了教师将“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的情况整体较好。其中,“创新思维”“助人友善”“法治意识”3个维度的评分最高,其次是“使命担当”“敬业诚信”“和谐共生”“客观公正”和“文化传承”维度,而“新知识”维度的得分相对最低,学生对于他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与专业有关的最新信息和前沿知识的评价不高。
为了检验评价结果是否在被调查学生内部具有差异性,利用单因素方差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学生评价结果的异同。从检验结果看(见表2),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政治面貌的被调查学生的评价结果有细微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评价结果比较稳定,表明各专业教师在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均努力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践行“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要求。
3 影响学生对思政教育感知的主要因素
认知特点主要指人在思维、记忆和知觉等认知模式上的个体差异,具体来说是人在吸收、消化和提取信息时采用的不同方式。学生的认知特点直接决定了德育教学对学生内在情感和道德領域的内化水平[12]。学生学习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感知,并进而影响学习产出[13]。为此,本文从学生的课堂参与、自主学习行为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学思政教育感知的主要因素。
3.1 学生课堂参与度对其思政教育感知的影响
从学生参与课堂相关教学活动的情况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情况、进行与课程相关的资料查询情况、平均每周课下自学时长、课下参与老师课题研究的情况以及课下阅读专业书籍的情况均与学生对课堂思政教育感知显著正相关(见表3),表明学生参与课堂相关教学活动越积极主动,其对课堂思政教育的感知度就越高。其中,课堂参与讨论、课下进行资料查询以及课下自主学习时长与学生对课堂思政教育感知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相关教学活动。并且,不同感知维度与各项相关教学活动参与情况的相关度略有差异,但课堂参与讨论与所有维度思政教育感知的关联度均较高。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课下资料查询及课下自学时长3个变量均对课堂思政教育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3个方面的影响则不显著。学生在课堂相关教学活动中参与度高,是他们积极思考和学习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他们对所接收到的知识和信息的认知活力,使他们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认知和言行表现。
① 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由13道题目进行测量,其信度和效度较好(KMO值为0.961 ,Bartlett球形检验为0.000 ,Cronbach s α值为0.959 ),每道题目均为李克特5级测量,取值范围为1~5,取值越高代表行为水平越高。
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在校生的课堂相关教学活动参与度与自主学习情况还有待提高。具体而言,在课堂主动发言方面,大部分学生是偶尔会在课堂上主动发言,12%的学生会经常发言,还有11%的学生则从未主动发言过;在课堂参与讨论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偶尔参与课堂讨论;在资料查询方面,一个学期内查询资料超过4次以上的被调查者占45.8%,3~4次的占31.9%,2次及以下的占22.3%;在每周课下平均自学时长方面,平均每周课下自学时长为1~3小时的学生占比最高,为42.6%,自学时长在8小时以下的学生占比累计达到77.3%,自学时长在9~15小时之间的学生占比为13.7%,超过90%的学生平均每天课下用于自学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在课下参与老师课题研究方面,有30%的学生参与过老师的课题研究1次,近20%的学生参与过2~3次,仍有近一半的学生从未参与过老师的科研项目;在阅读专业书籍方面,被调查学生在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平均阅读的专业书籍约为5本,其中有近八成的学生阅读专业书籍的数量不超过5本,还有13.4%的学生表示在课下未阅读任何专业书籍。总体上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课下自主学习情况不理想,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感知和理解。
3.2 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对其思政教育感知的影响
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情况看,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控制行为、学习交互行为和学习成就感均与学生对课堂思政教育感知显著正相关(见表4),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越清晰、学习控制能力越强、学习交互行为越频繁、学习成就感越强,其对课堂思政教育的感知度越高。回归分析显示,学生的学习控制行为、学习交互行为以及学习成就感均对课堂思政教育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目标的影响不显著。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学生学习行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①,且4个维度的状况较为接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带给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对学生认知方面的负面效应,如信息碎片化、非系统化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较为片面和主观,而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行为导致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深度思考比较欠缺,进而影响学生对价值理念的理解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结束语
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感知是“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体现。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学生感知的课堂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内容,针对北京某高校在校生一个学期
的学习感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思政教育的感知总体处于中等略微偏上的水平,即学生能够从课堂教学环节接收到教师传递的新知识与价值理念,表明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们已经比较注重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递价值理念,只是学生的感知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既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价值理念融入专业知识传授的程度、方式有关,也受学生自我学习和认知行为的影响。从学生课堂参与和自主学习行为的角度看,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课下学习的努力程度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等均与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思政教育感知显著相关。基于这样的分析结果,
高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
学生对课堂教学环节思政教育的感知程度,提升思政教育实施效果。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知识传递是基础,是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的载体,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感知到的新知识相比其他感知维度较低,表明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传递的新知识、新信息与学生的需求不完全相符,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专业前沿,及时将新知识、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通过多种渠道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和打动学生。
第二,强化课堂知识传授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有机融入。从调查分析的结果看,学生感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出来的创新思维、助人友善等思想和观念的程度相对较高,但其他维度的感知度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挖掘知识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其中,从而增强学生对客观公正、和谐共生、文化传承、使命担当、法治意识、敬业诚信等价值理念的感知,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第三,提高课堂上学生学习参与度,在促进学生知识习得的同时让其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理念。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14],现代认知理论把知识的习得过程分为习得、巩固和转化、提取和应用3个阶段,强调人的主动参与对于知识获取的重要性[15]。可见,知识习得需要个体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参与课堂讨论都是主动参与的表现,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蕴含于知识中的思政教育的感知,那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与本文分析得到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生思政教育感知正相关的结果一致。目前,學生上课“抬头率低”是困扰教师的突出问题,而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抬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则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一方面进行学情调查,掌握学生的知识背景,把握课堂教学的难度和广度,避免出现因知识过于简单或过难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另一方面,从当前学生的兴趣爱好、日常关注点出发,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提高知识转化和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强化知识习得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传递的思政教育元素的感知与理解。同样,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属于知识习得过程的范畴。如前所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与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感知显著相关,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感知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从本研究调查的在校生自主学习情况看,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课下学习的随意性较大,积极性不高,这既不利于学生打牢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阻碍他们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方面:一是适度增加学生课下学习的工作量,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学习;二是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科技立项等,以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相关社团组织开展读书会等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名师讲堂、校园宣讲、移动端的App宣传等方式,强化学生对于建立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认识。
开展“课程思政”,是为更好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重新认识和教学再造,是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一项基础性、创新性工作,是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一项富有深远意义的实践探索[9]。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相互支撑是提高“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有效途径,而关注学生感知,从学生实际感受和接受程度出发进行更为深入的调研和探讨,则为提高“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05-28)[2020-12-01].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韩宪洲. 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北京教育(高教),2020(5):48-50.
[3] 刘福军.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0):33-34.
[4] 房小可,朱建邦. 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关系: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1,35(1):52-56.
[5] 齐再前,林妍梅.以课程思政推动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21(2):30-32.
[6] 韩宪洲.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15.
[7] 韩宪洲.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8(2):1-6.
[8] 王烁. 基于学生参与度的课堂学习收获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5):49-53.
[9]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3(2).
[10]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11] 张国启,汪丹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逻辑内涵与培养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12):42-47.
[12] 王曦. 学生认知特点及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才智,2018(31):92.
[13] RICHARDSON J T E.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tions in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variations in study behaviour in distance educa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6, 76(4): 867-893.
[14] 高华,任俊.后现代视野下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J].教育探索,2004(1):83-85.
[15] 乐国安.从情绪研究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3):24-31.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白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