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优化路径研究

2021-05-21刘琳刘华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科学研究高等教育

刘琳 刘华伟

[摘 要] 摘要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大学要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与学校发展定位相适应的

创新型、服务型的科研管理新模式。通过对目前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科研管理模式优化路径,以促进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和数字化,使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科学研究;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 6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50310(2021)02000706

Research on the Optimizing Pa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Mod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iu Lin, Liu Huawei

(Divi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摘要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local areas, guided by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uld explore a new model ofinnovative and serviceoriente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dapted to their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and cause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mod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timizing pa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mod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refinement, scient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better manner.

Keywords: 关键词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mode; Scientific research;

Higher education

0 引言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创新及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科技创新是现代化高校发展的重要标志。应用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牵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为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推动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提出要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明确了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0年,《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发布,正式对北京市属高校进行分层分类发展。一系列有助于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政策的出台,促进了高等教育结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科学研究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关键,科研竞争力已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要使学校有科研竞争力,科研管理工作是关键一环。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型大学现行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急需探索、優化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的创新型、服务型的信息化科研管理新模式,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找好着力点,推动应用型大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1 应用型大学重视科研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很重视科研活动,但由于不同高校科研定位和科研实力的不同,二者的科研管理模式也不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应用型大学应运而生。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明确规定了应用型大学的功能定位,指出: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1]。应用型大学通常是地方性大学,要为地方经济、区域经济、文化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性是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性,这个特性决定了应用型大学的服務范围和努力的方向[2]。作为办学历史短、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地方普通大学,

应密切联系地方实际,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充分彰显应用型科研优势。

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定位要与大学的功能定位保持一致。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其科研管理模式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国家发展急需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应用型大学的科研是反映应用型大学“应用”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具有“应用”特征的科研又能促进、推动大学总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注重发展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把握应用型大学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3]。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应用型大学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科研能力较薄弱,要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科研之路,要明确科学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和努力方向,优化现有科研管理模式,从政策上重视、鼓励、引导应用型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基础性研究,鼓励学校科研人员掌握解决服务区域发展、行业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做好技术攻关和创新,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力,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打造符合地方发展定位的科技成果及产业,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

2 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2.1 科研管理理念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不契合

应用型大学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突破原有发展模式,转变思维,强化应用型科研导向,但是服务赋能的理念还未真正形成。

由于建校时间短,应用型大学往往对学校科研定位不够准确,没有与应用型大学相匹配的科研工作发展整体规划。管理观念陈旧,缺乏科研管理创新意识,忽视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和效能提升,绝大多数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主动对标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不够[4]。整合外部优质科研资源的主动性不足,对跨学院跨学科的重大项目科研团队缺乏主动谋划,科研服务区域和行业企业的意识不强。

2.2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与应用型大学定位不匹配

2.2.1 学校科研政策激励导向不明确,评价指标需要调整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聚焦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出台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

有效促进了科研体制改革。应用型大学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尚未建立有效的多维度的科研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一是在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原有的科研政策已不适应学校的定位发展需要,对科研新政策的学习、理解和认识还不很到位,激励机制和政策不健全,对新形势下科研政策要求没有有效落实,政策宣传针对性不足,科研管理激励政策落后于科研发展的速度,很难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二是由于职称评定机制、高级别项目申报、

科研成果产出、绩效考核等多方面政策导向的原因,为了职称和考核而做科研依然是普遍现象。三是现行评价指标基本沿用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评价标准,没有形成与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和发展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影响着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和发展。

2.2.2 学校科研资助体系不合理,资助类型需要优化

随着大学的分类发展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应用型大学现有的科研项目资助类型、管理模式和资助对象已不适应其科研定位与发展,资助体系缺乏应用型特色和针对性,很多申报阶段没有申报指南,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和高质量的应用型成果,结题验收形式单一。应用型大学

科研项目资助类型需要优化,要给予应用型科学研究更多的引导和政策倾斜。

2.2.3 高质量科研成果缺乏,成果转化机制不顺畅

应用型大学每年都会产出数量可观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是在发表论文、申报专利和评奖后通常被束之高阁,成果转化动力不足。

真正以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的不多,未能将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与经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产生的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质量不高,专利转化成效低,

缺乏市场应用前景。不少应用型大学没有

设立专门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构,没有制定

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相关政策没有真正落地,缺少成果转化平台。

2.3 科研管理方式不先进,亟须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普及,多数应用型大学建立了科研管理系统,但是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科研管理方式效率效能不高。一是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服务主要集中在科研管理系统中最基础的数据采集、录入、查询、修改、审核、导出等功能的运用上,仍需要科研人员录入、上传支撑材料,然后学院、学校审核,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二是科研系统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对经费的预算和执行情况尚未实际监管。三是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校科研管理的流程,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但是管理停留在收集数据阶段,还不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对现有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分析,很难为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引导。四是应用型大学建立了财务系统、人事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等,这些系统基本是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没有业务协同,需要共享、协同的内容只能通过原有的行政手段去沟通解决,很难形成联动,不少业务还需要到学校不同部门办理手续,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资源浪费,阻碍了应用型大学整体工作的深入开展。

2.4 产学研合作路径尚未融通,应用型特色优势不明显

应用型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视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忽视主动与地方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和投入有待加强。学科专业设置和传统的学科分类相似,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及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很难和企业找到合作契合点,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结合的也不够紧密[5]。校企主动合作意识不强,产学研结合的不够紧密,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業行业的发展需求,教师和科研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但是缺乏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6]。教师、科研人员和企业参与产学研用合作的积极性都不太高,应用型特色优势不鲜明。

2.5 科研管理队伍素质专业化不足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多数分为校院两级,“上传下达”的校院两级直线型管理模式仍然是不少高校的管理方式,专职科研管理人员缺乏,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有余而服务不足。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更是身兼数职,处理繁杂的具体事务性工作通常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很难及时学习相关科研管理政策和知识,缺乏主动谋划,科研管理和服务很难做到精细化,限制了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

3 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优化路径

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要从科研预研、科研谋划、组建团队、产学研合作、成果产出、成果评估和转化应用等全域、全流程去构建,做好科研政策保障,提供优质科研服务,激发科研人员的自主性和创新活力,创建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助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在我国较早提出了应用型大学的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构建了新时代应用型科研管理模式,应用型科研已成为学校的科研主体。现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探索和阐述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模式优化路径。

3.1 树立应用型科研管理新理念,服务赋能新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立足于北京发展需要,深入落实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方案,围绕“高水平应用型”的发展定位,强化应用型科研导向,实现了从重管理到强服务的理念转变,增强了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的能力。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学校办学定位,制定“十四五”时期科技工作专项规划。对标北京市重点领域科技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打破学院壁垒,整合资源,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汇聚科研力量,积极筹划对接应用型重大课题,提升承接和完成能力。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在科研管理各环节,将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主动服务转变,不断提升认识,细化服务对象,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树立应用型科研思维。同时用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发挥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3.2 探索科研管理创新,优化科研管理机制

3.2.1 加强科研政策引导,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制度建设有助于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应用型大学要主动适应地方发展功能定位,在科研管理制度、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中,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激励应用型大学科研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学校向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

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贯彻执行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新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科研政策和措施,在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平台管理、成果认定与奖励、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政策引导,鼓励教师分类发展,做好应用型科研,如出台的《科研类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横向课题间接费用中用于项目组的绩效支出比例,降低了科研项目管理费的提取比例;修订的《科研成果分类与认定办法》,重视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意识,提高和拓展了应用型学术论文、成果的认定级别;修订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中对于本校人员主持的符合一定条件的横向科研项目,给予相应的立项及结项奖励。同时将应用型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必备条件和岗位聘任中,

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

引导科研评价体系回归多元化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鼓励应用型科学研究,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多争取高水平项目和应用型项目,促使高水平应用型成果产出,做好科研政策保障,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项目尤其是应用型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和到账科研经费大幅增长,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齐升,教师参与科研人数明显增加。

3.2.2 以“三全育人”科学研究为引领,优化学校科研项目资助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北京联合大学探索和创新科研项目资助体系,具体包含立德树人专项、服务首都和学校特色发展专项、符合学校学科定位的十大前沿研究方向专项、高水平孵化培育项目、新进博士孵化培育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类别,并于2020年度设立了智慧北京关键技术攻关学科群项目,从资助单个项目转向对学术团队、学科领域的资助,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加大对应用型项目经费资助,充分发挥校级科研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体现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

转变了结题成果形式相对单一的验收方式,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提出不同的结题要求。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提升教师应用科研与实践育人能力,助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强高水平应用型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竞争力。

3.2.3 破除科技成果机制障碍,推动成果转化创新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7]

应用型大学要围绕学校特点、优势特色学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基础性和应用型研究,梳理现有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做好成果评估筛选、布局和科技成果转化规划;按照国家需要和区域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确定学校拟突破的科研方向、优势及特色,进行技术攻关,创新应用型科技成果,注重高价值专利的培育,用原始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与科研人员积极对接,引导科研人员理性科学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拓宽专利技术转化渠道,帮助专利权人参加技术交易会或产品洽谈会等,积极主动进行专利技术宣传,加速专利技术转化;对拥有的有效专利技术进行筛选,打造一流的专业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组织相关培训,为成果转化提供所需要的法律咨询、工商税务、版权登记等,做好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有效提升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北京联合大学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精神,破解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难题,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件,细化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科技成果以技术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的收益奖励预分配比例,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打通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提高了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3.3 推进科研管理数字化建设,提升科研管理效率效能

科研管理数字化是新时代提升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基于学校科研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迫切需求,在科研管理中充分运用云计算、信息化等新技术,将各级各类科研管理新政策和新要求融入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中,充分挖掘科研管理系统模块应用,梳理并进一步规范、简化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构建科研项目的全流程动态管理机制、科研成果的线上采集及分析模式、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有效降低在具体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复性劳动,推动核心业务精细化管理、协同和一站式科研服务。整理分析深层次规律,在新的管理模式中逐步进行服务理念与创新管理的糅合,为学校的科技战略规划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从而为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引导,激发科研内生动力,促进科研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同校内财务、人事、国资等系统进行相关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及时更新共享相关数据信息,构建线上协同审批机制,提升科研人员满意度。推进学校科研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应用型大学的科研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科研管理顶层设计、战略决策和科研管理服务效率。

3.4 聚焦重点领域,加强产学研用融通协同创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8]

应用型大学科研有两大使命,一是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二是为产业、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产学研紧密合作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学科布局,凝练科研方向,注重科研成果产出导向,主动适应产业创新和跨界融合,加强与地方行业、产业、企业的合作,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参与的应用型科研协同创新机制。了解地方企业行业需求,拓展应用型科研和技术服务的渠道,主动沟通服务,寻找双方合作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集成优势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前沿创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落地与企业深度融合应用,真正把应用型大学的科研优势、科学研究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多赢。

3.5 培养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创新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

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队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理念和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科研管理水平。随着科研管理政策的新要求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拓展,对应用型大学科研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加强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有关科研政策、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注重打造产学研合作与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提升科研

管理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科研管理部门应围绕应用型科研特点,重组科研管理队伍,形成高效专业的管理团队,提升科研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将项目管理前移,加大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监督,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引导,在科研政策服务中实行专人专项管理。三是强化二级管理,加强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人员的沟通,改变“上传下达”的管理模式,更新观念,主动服务,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四是淡化管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在科研管理和服务中认真践行“三全育人”,把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作为自觉的理念,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效能。

4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作为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大学要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应用为本,整合优质资源,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型、服务型的科研管理新模式。通过科研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凝练科研方向,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大产学研结合的力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通过科研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和数字化建设,提升应用型大学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參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EB/OL]. (2017-02-04)[2020-12-2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2] 郭建如.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刍议[J].北京教育(高教),2018(10):29-31.

[3] 韩宪洲.论科研工作与应用型大学办学体系建设[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6,30(1):5-8.

[4] 王赓,杜建宾.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创新对策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6):82-86.

[5] 杨曦.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1):156-158.

[6] 陈志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267-268.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7.

[8]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8)[2020-12-23].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7.html.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李亚青)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科学研究高等教育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探讨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