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肌群训练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1-05-21潘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群置换术髋关节

潘峰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理疗科,山东枣庄 277100)

目前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骨质疏松及身体运动功能下降,使得老年人在外力影响下极易发生骨折。股骨颈骨折作为外科常见病之一,可引发肢体功能障碍[1],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上主要采取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干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的目标已从单纯的手术恢复关节结构,发展到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以往临床主张在患者术后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如下肢功能训练、关节治疗仪治疗等,但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较慢[2]。为探索更加有效的术后训练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在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61~76岁,平均年龄(67.60±3.42)岁;病程在2~11周,平均病程(6.43±0.61)周。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62~76岁,平均年龄(68.32±4.11)岁;病程在2.5~11周,平均病程(7.25±0.91)周。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并经过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

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1)踝泵训练。需每日训练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3]。(2)等长肌力训练。训练的肌肉主要包括股四头肌、臀大肌等,训练的阻力逐渐增加,以患者感受到有疲劳感为宜[4],逐步将辅助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定期屈曲患侧膝关节,医师在同侧踝关节加阻力,每次训练做5组。(3)坐卧位转移训练。逐渐由卧位状态转变为长坐位及床边坐位[5],此外加强步行及立位平衡训练。上述训练内容共训练30~40 min/次,每周系统地进行康复训练,疗程为1个月。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训练需在仰卧位下进行,避免患者髋关节屈髋及外旋内收超过90°,训练时应观察患者的疲劳程度及反应[6],训练内容包括:(1)吊环拉起。将吊环安装到牵引床上,将双手握在吊环上,借助背部、臀部及腹部的力量向中间用力收紧[7],尽可能抬高臀部并适当保持。(2)腹横肌收缩。患者以脐为中心,将腹壁向脊柱靠拢,同时确保患者腹式呼吸。(3)肘部支撑训练。嘱患者肘部保持屈曲支撑床面,保持躯干用力使患者的肩胛骨部分离开床面[8]。(4)骨盆转移。将患者的腿部充分外展约30°,肘部保持屈曲使体位保持屈曲,此外协同收缩腹部及腰部肌肉,做到将患者的骨盆移向患侧,完成一组动作后继续反向锻炼。(5)健腿单桥运动。保持健侧屈曲状态,待腿部伸直后,用力将腹部及脊柱中间肌肉收缩,保持臀部抬起。每次训练约20 min,训练2次/d,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内容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共六个方面,分数与肢体功能成正比。(2)比较两组患者的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Charnley hip score,CHS),包括疼痛、运动及行走功能三方面,满分为18分,分数与关节功能成正比。(3)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包括进餐、梳洗及洗澡等10个项目,分数与生活能力呈正比。(4)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应激性溃疡、压疮、消化不良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康复时间段HHS评分对比

在训练前及训练1周后,比较两组的HH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个月后,实验组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H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HHS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患者不同康复时间段CHS评分对比。

在训练前及训练1周后,比较两组的CH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个月后,实验组的CH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H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CHS评分对比[(±s),分]

?

2.3 两组患者不同康复时间段MBI评分对比

在训练前及训练1周后,比较两组的MB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个月后,实验组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MBI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MBI评分对比[(±s),分]

?

2.4 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术方式。资料显示,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17.0%~27.8%,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对其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不仅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还能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该次研究旨在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前及训练1周后,比较两组CHS评分、HSS评分、MB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个月后,实验组的CHS评分、HSS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张婷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重点是关节活动度及肢体的肌力训练(如肢体对抗训练)。但大多训练项目未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点,训练的负荷较大,通常不适合老年骨折患者的康复。核心肌群维持的脊柱稳定性是人体肢体活动的基础,在合适的时机激发患者核心肌群的力量,可保障人体躯体活动的稳定与灵活,通过训练患者的核心肌群,在保持身体稳定的前提下可逐渐增加患者神经肌肉的稳定性,能显著提高神经支配肌肉的灵活性,这对改善腰背及脊柱深部疼痛也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核心肌群训练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肌群置换术髋关节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