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21-05-21聂克勤张忠文罗刚苏爱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针组银质骨关节炎

聂克勤,张忠文,罗刚,苏爱国

(湖北省宜昌市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宜昌 443002)

膝骨关节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膝骨关节炎会导致患者长期膝关节疼痛、关节变性,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席飞凤等[1]研究表明,膝周痛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良好,比痛点注射治疗效果更持久。膝骨关节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状态。临床上通常采用西药进行治疗,长期服用会对患者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2]。刘艳芳等[3]研究表明,常规西药联合针刺触发点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近年来,中医在治疗膝关节炎方面显现出较好治疗效果,张虹等[4]研究表明,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中医经筋推拿疗法治疗疗效较好。本研究使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并与西药治疗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湖北省宜昌市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确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 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银质针组,每组 50例。西药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0~86岁,平均年龄(67±1)岁;病程 1~8年,平均病程(3.5±0.1)年。银质针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68±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8±0.2)年,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ACR/EULAR)制定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非膝骨关节炎者;②合并其他骨科疾病者;③合并其他肿瘤者;④重大器官损伤者;⑤近期急性感染患者;⑥精神病患者;⑦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西药组

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规格为 25 mg/片),每次75 mg,每日2次。共治疗4周。

2.2 银质针组

使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自然放松,患侧膝关节下垫一薄枕,在髌骨远端约1 cm处沿髌尖定点约 10~12个,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皮丘直径约5 mm。选用长度6 cm的YZ型医用银质针,在进针点向髌骨粗面方向做直刺或斜刺,形成扇面围刺,每枚银质针尖需刺至髌尖粗面,引出较强的沉胀麻感,不能有穿透空落感;然后连接银质导热控温巡检仪,在每一枚银针针体尾端套上加热探头,探头与进针点距离 5~8 cm,避免加热时烫伤皮肤。设定巡检仪温度 110 ℃,进针点皮肤温度为45 ℃,探头加热15 min后关机。待银质针冷却后取出银质针,并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待局部无出血,使用碘伏消毒,敷以无菌敷料贴敷。嘱患者3 d内不接触水,以免感染。若加热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局部皮肤有灼烧感,可适当降低温度,以患者舒适为主.间隔半月后再行第2次治疗,共治疗2次。共治疗4周。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相关评分

膝骨关节炎严重度评价指数(Lequesne指数)主要包括行走能力、晨僵、压痛等6项,评分为0~3分,得分越低,表示膝关节疼痛程度越轻,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视觉模拟量表(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强烈疼痛,无法忍受,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总分为 96分,分数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受损越严重。

3.1.2 血清 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

取两组患者清晨静脉血,置一次性的抗凝管中保存,使用3000 r/min转速离心机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液上清,在﹣80 ℃环境中保存。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CRP水平;采用魏氏法对ESR水平进行检测。

3.1.3 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LPO)水平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AOC、SOD、MDA、LPO水平,取50 mM碳酸盐包缓冲液对T-AOC、SOD、MDA、LPO进行稀释,将其加入聚苯乙烯的反应孔中,加盖处理后,在温度4 ℃的条件下放置24 h,次日洗涤3次后,抛干,在每孔中均加入稀释液(pH值为7.4,0.02 mol/L Tris-HCl缓冲液)稀释的待测标本0.1 mL,并加入阳性和阴性对照标本,在温度为42 ℃的条件下放置60 min,将液体移除并洗涤3次后,抛干,在每孔中加入T-AOC、SOD、MDA、LPO抗体0.1 mL,再次放置60 min,将液体移除并洗涤 3次,抛干,并在每孔中加入低物液(0.1 mol/L的Na2HPO4,0.05 mol/L的枸橼酸)混匀,且加入0.1 mL邻苯二胺,遮光20 min,再次加入2 mol/L H2SO40.05 mL放置各孔内,终止反应。使用酶标仪检测A450值,分析T-AOC、SOD、MDA、LPO水平。

3.1.4 治疗后1年、2年复发率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至2019年9月,对两组患者1年、2年复发率进行统计。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治愈: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显效:膝关节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好转:膝关节疼痛程度有所好转,关节功能有所改善。

无效:疼痛程度无改善,病情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VAS、WOMAC评分比较

由表 1可见,两组治疗前 Lequesne指数、VAS、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equesne指数、VAS、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银质针组治疗后 Lequesne指数、VAS、WOMAC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VAS、WOMAC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VAS、WOMAC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Lequesne-Mery评分 VAS评分 WOMAC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 50 11.25±3.15 8.15±2.151) 5.56±1.15 3.25±0.451) 47.45±12.11 22.15±6.661)银质针组 50 11.28±3.21 5.11±1.111) 5.65±2.11 2.11±0.361) 47.56±12.25 15.51±3.651)t - 0.047 8.884 0.265 13.990 0.045 6.182 P - 0.962 0.001 0.792 0.001 0.964 0.001

3.4.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水平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前血清CRP、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CRP、ESR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银质针组治疗后血清CRP、ESR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ESR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CRP(mg/L) 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 50 8.46±3.15 5.11±1.151) 18.32±4.11 9.45±2.111)银质针组 50 8.51±3.21 3.36±0.451) 18.41±4.26 8.15±2.151)t - 0.079 10.020 0.108 3.052 P - 0.938 0.001 0.915 0.003

3.4.3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激素水平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应激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AOC、SOD水平高于治疗前,MDA、LPO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银质针组患者T-AOC、SOD水平高于西药组,MDA、LPO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激素水平比较(每组50例)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激素水平比较(每组50例)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T-AOC(U/mL) MDA(pg/mL) SOD(pg/mL) LPO(n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西药组 16.15±3.44 19.21±5.111) 55.15±7.15 38.12±5.461) 119.15±30.15 145.88±21.561) 51.86±12.55 35.56±4.561)银质针组 16.25±3.56 22.15±5.151) 55.21±7.13 28.45±4.441) 119.56±30.25 162.46±22.551) 51.66±13.15 27.11±5.321)t 0.143 2.865 0.042 9.716 0.068 3.758 0.078 8.527 P 0.887 0.005 0.967 0.001 0.946 0.001 0.938 0.001

3.4.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4可见,银质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76,P=0.008)。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由表5可见,银质针组治疗后1年、2年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例(%)]

4 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程较长,并且极易发作,通常会导致关节软组织损伤、骨质硬化以及关节腔积液等,会给患者带来痛感、关节僵硬、肿胀等反应[5]。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6]认为,由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关节软骨破坏、机械损伤等造成软骨损伤,进而引发患者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继发性损伤。中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主要是由气血亏虚、筋骨失荣,加之风寒湿造成的气滞血瘀,导致关节痹阻。此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等也是引发此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主张从通络散寒、消肿止痛等方面治疗膝骨关节炎[7]。申海艳等[8]研究表明,采用苗药五藤贴膏外敷联合艾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能显著改善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银质针导热疗法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治疗经筋病、痹证等。银质针疗法和针灸极为相似,其主要是以经络学为基础,针刺穴位主要在肌腹[9]。银质针能够按照人体软组织外科解剖和软组织压痛点分布规律,刺入深度比普通针深,能够刺激肌肉或肌筋膜与骨膜连接处,与手术松解部位的范围一致。邓秀琴等[10]研究表明,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更好。双氯芬酸钠能够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并且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的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关节肿痛的治疗效果显著[11]。李国臣等[12]研究表明,双氯芬酸钠、奥美拉唑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本研究显示,治疗后银质针组患者Lequesne指数、VAS、WOMAC评分低于西药组,说明银质针导热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与严玲等[13]结果一致。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银质针组患者CRP、ESR水平低于西药组,此结果说明,银质针导热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进而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钟振民等[14]研究表明,射频镇痛术治疗膝关节炎疗效显著、稳固而持久,能改善患肢的功能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T-AOC属于一种综合性指标,能够反映出机体抗氧化物质的总体程度,并且能够反应机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力及自由基代谢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反应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15]。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清除剂,能够在细胞中形成一种抗氧化防御系统体系,成为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重要防线,并且对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16]。MDA是一种主要的脂质过氧化物,其浓度高低能够反映出自由基受损严重程度,即机体氧化应激严重程度。当其水平升高时,机体内应激水平会逐渐升高,患者体内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会逐渐升高[17]。LPO是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经自由基作用而形成的过氧化物。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功能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18]。本研究显示,治疗后银质针组患者T-AOC、SOD水平高于西药组,MDA、LPO水平低于西药组,此结果说明,银质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与王华等[19]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针组银质骨关节炎
BCG-CpG-DNA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在食蟹猴体内的免疫原性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直式采血针与蝶翼针采血针在外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银质针松解术结合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的临床观察
商业类银质收藏作品
丹参针、灯盏花素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