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审核及应用

2021-05-21张英俊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沾化分局山东滨州256800

化工管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预案污染物应急

张英俊(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沾化分局,山东 滨州 256800)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更是会引发社会上的高度关注,突发环境事故的发生及造成的危害巨大。我区有化工产业集群,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料及中间产物、副产物、产品等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急性毒性、腐蚀性等危险[1],如果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极易对周边环境(大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及敏感目标(人群、地表水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积极预防、妥善应对,防止事故发生,控制事态扩大,减缓不利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及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熟悉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点及做好应急状态下的妥善应对措施,作为重要技术资料支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其中起了智囊的作用。

1 审核重点

1.1 全面细致审核环境风险物质

环境风险物质指的是企业生产时使用、产生的对自然环境及人体有危害的物质,不但包括正常生产状态下所涉及的物质,也包括没有到达终点步骤的中间体、非正常工况下产生的物质。因为无法准确预期发生事故时的生产环节、主副反应进度,故环境风险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含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审核要全面。这就要求应急管理部门充分掌握化工企业的产排污环节。对爆炸、火灾引发事故的次生污染物也不得遗漏,如氯甲烷遇高热或火花时产生光气,光气如果再燃烧会产生氯化氢,对这些在某些反应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污染物都需要有所了解。

另外,企业生产所涉及的物质有的是混合物,或仅列出化学品的统称、俗称,没有明确具体成分。应急管理人员不太熟悉其理化特性,这就需要与企业方核实清楚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核实其应急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条件及出现量,可有效避免在出现事故时仓促无措。如2019 年3 月21 日的盐城天嘉宜特大爆炸事故就是因为仓库内积存的硝化废料、不合格中间体等积热升温、自燃引发的事故。

1.2 选择正确预测模式

预案编制时要根据物料密度等性质选择正确的预测模式,确保其适用性、有效性。把泄漏、爆炸等情形下的泄漏量、泄漏速率、预测模型等预测评估内容作为重点进行审核,至少要涵盖企业所涉环境危险物质中储存量较大、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的物质。再按照最不利气象条件选择预测模型的大气稳定度、风速、相对湿度等主要参数,选择合适的大气预测模式,如:SLAB、AFTOX、多烟团模式,次生污染物经验公式、其他软件模型等,结合企业围堰内径等现场实际,都需要在预案中明确体现。

在事故发生后要与气象、水利部门做好有效沟通,根据危险物料的理化特性及现场气象、水文要素变动情况,明确关键参数,计算到达大气毒性终点浓度时的距离,并预估敏感目标受到影响的程度。应注意的是,在无法明确某一复杂泄漏情景下的物料存在状态时,可选择泄漏速率较大的最不利情况作为计算模型、进行保守预估,做好扩散范围、最大落地浓度、到达敏感点的时间、敏感点落地浓度的计算,以便监测布点、应急疏散。

1.3 明确截源控污途径

在涉环境风险的关键岗位必须设置应急处置卡,包括事件情景特征、处置程序、注意事项,对在泄漏过程中的污染物要明确减少其排至环境的方式,明确是物理隔断还是采用化学洗消。在细节上必须职责明确、细化到岗位专人,避免现场处置无序,如:谁在现场通过防爆对讲机与中控系统联系、谁去手动操作紧急隔离系统、谁去关闭车间至污水池的阀门再切换至事故水池、谁去关闭厂区至外环境的雨水或排水阀门、谁去调取应急物资处置现场等等,必须明确到人。

在预案中有时出现企业库存该类应急物资不够本厂处置需要,还需要借助邻近企业外援的情形,这都需要在预案中明确其外援渠道及可利用数量[2],应急管理部门可再通过逻辑分析或现场抽查等方式对企业协议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查验。下表1 列出了常见环境危险物质的应急处置措施,可供参考。

表1 我区常见环境风险物质及应对处置措施

2 建议措施

2.1 防微杜渐

在预案“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所存在的差距”章节,有短、中、长期环境风险防控整改初步计划,企业可将第三方出具的LDAR 动静密封点检漏报告及日常巡检排查出的隐患列入短期整改环节,安排及时做好堵漏或更换,防止小的跑冒滴漏因为疏忽拖延而酿成大的事故隐患,坚决杜绝带病运转,比如危化品储罐区的围堰、事故池的防腐防漏、初期雨水等的三通阀门开合状态等,都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操作处理,及时完成销号归档,完成闭环管理。如有的企业委托第三方采用氢火焰离子监测仪对企业相关设备密封点做了监测,但达不到GB 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中的泄漏认定浓度,更不用提可见泄漏,但是仍然需要加固阀门或增加密封机械,不能因小失大,如2019 年12 月3 日嘉兴海宁龙舟印染就是因为污水浸透焊缝逐步发生氧化腐蚀而发生的坍塌事故。

2.2 优化工序和管理

有的化工企业部分工序缺少DCS 自动控制系统,仍为半人工操作,或流量计、阀门开合度等未在DCS 上体现,这些岗位操作需谨慎,及时把优化生产工艺及设备提上日程。在物流装卸车作业时,因为物流员工没有经过专业应急培训,装卸车废气没有联锁到DCS 控制系统中,因此也要安排厂区工作人员在现场手动开启废气收集处理设施,防范装卸车作业时操作事故引发高浓度集中区及异味向厂界外扩散。如:2017 年6 月5 日的临沂金誉石化装卸液化石油气时泄漏引发爆炸,就是没有严格遵守卸车规程而导致的泄漏液化气急剧气化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造成的;2020 年8 月3 日仙桃市蓝化有机硅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车间爆炸事故即是因缺失温度监测装置及降温措施引发的事故。

2.3 加强应急监测

与常规的监测项目不同,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应急监测指标多为与企业有关的能致人急性中毒的和致人死亡的污染物及次生污染物,如:CO、HCN、HCl 等。同时应急监测的设备也是不同于例行监测的设备,多需在事故现场完成快速监测,因此应急监测设备对仪器的要求应便携、样品前处理少、且能直接读数,能够对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做出快速鉴定,而企业依托的监测能力受限,基层监测人员因在实验室内的常规监测较多,对在外的特征污染物的监测频率相对偏少、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因此要求监测人员在做好常规污染物监测的同时,对照HJ 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B 中3 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结合我区企业实际,对化工企业所涉及到的特征污染有所熟悉、熟练掌握其监测方法,表2 列出了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案例[3]可供参考学习。

表2 代表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项目

2.4 重视应急培训演练

在熟练掌握相关岗位工段现场应急处置的前提下,不但要对工艺类似的同类型企业发生的事故要有警惕心理,举一反三,还要对三废治理涉及到的污水厌氧池、焚烧炉等事故案例进行学习,如企业污水处理工段受限空间检修作业时容易出现硫化氢中毒事故、酸性气焚烧炉因蒸汽发生器管束腐蚀而报废引发的事故等也要引起足够重视。采用现场演练、盲眼、桌面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应急应对的程序培训,做好教训的吸取及工友间交流,提升工人们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在培训学习时要做好记录及影像资料保存以待查。

3 结语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企业及政府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一手重要技术资料,对事故前、事故中、事故后的妥善应对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各企业及应急管理部门应遵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细致、全面做好预案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预案污染物应急
我国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