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化工专业创新创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1-05-21叶宛丽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化工管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吉林化工

叶宛丽(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1 建设背景

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拥有基本有机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其中拥有中石油吉化分公司、康乃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类大中小型化工企业,具备突出的地域优势。其中仅吉林石化产值占吉林市化工产业的80.5%,近5 年累计税金超600 亿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 所示。因此,吉林省“一主六双”经济发展规划布局和吉林市重点发展“6411”工程均将石油和化工行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图1 化工企业发展

作为高水平化工专业建设要针对现代化工行业和区域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吉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主动适应吉林地方发展新常态、化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需求,立足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服务化工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有技术、有传承的化工从业人员[1-2,4-5]。

2 建设方向

高职化工专业创新创业的高水平专业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要面向化工、能源、环保、医药、炼油、日用化工、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相关领域产业,面向化工生产工艺、装备操作、分析检验、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等职业岗位,根据不同岗位着重于不同实训岗位操作训练,如表1 所示。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学校+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成为创新基地和实践基地。构建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区域内的各类大、中、小型化工企业,推进实体化教育,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根据化工行业发展需求,以国家级示范性基地建设标准为目标,建成高水平的“真实环境+装置实操+虚拟控制”的校内实训基地、“真实生产+过程教学+项目研究”的校外实训基地。依托化工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搭建产教研、创新创业一体的教科研平台。校内基地以现有各类化工实训基地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套以8S 为内容的实训室工作运行和管理制度,完成化工职业特征鲜明的软环境建设。建成现代化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基地集“教学、培训、技能竞赛、职业鉴定、技术服务”五位功能于一体。校外基地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的建设方式,依托吉林省特有化工区域优势,建设跨企业协同创新中心、跨企业培训基地。与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跨企业基地及协同创新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等教育资源及生产环境实施实践教学,学生在这些企业进行不低于半年顶岗实习;企业和学校一起制订学生实习岗位标准、编写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材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健全学习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及质量评价体系。

4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与企业共同打造一支“名师引领、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型高端”的专业教师团队。聘请校外专家为专业带头人,到学校共同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带头人应到发达国家进行半年以上的职业教育进修与培训,专业带头人及专业教师应到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等大型企业进行每年3 个月的挂职顶岗锻炼与培训,每年参加中石油培训中心或国内高校学习培训1 个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参与对外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每年新增20 名来自合作化工企业的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签订教师聘请协议。这些兼职教师应熟悉石油化工设备和工艺操作、具有丰富的职业培训经验;在本专业技术操作中,应由具有一定权威资质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从事专业理论教学或指导学生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举办技术讲座或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能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表1 化工岗位生产能力与素质培训

5 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建设

产教融合,建立化工企业员工创新培养基地[3],基地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振兴东北职业教育为契机,采用“OTO”模式覆盖线上教育培训和线下体验实操,立足吉林省辐射东北三省现代化工的产业发展,基地的建设促进吉林省乃至东北高职院校和化工企业人才的创新培训模式,服务化工企业,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东北地区的品牌化工综合实训基地。基地建设以“一个融合、四横四纵”的框架体系,即线上培训和线下实训融合、四个层次人员同步培养、四个中心同步建设,所有的培训信息在云平台大数据中心进行信息化管理,合理有效利用基地培训资源。其中“一个融合”表示线上线下;“四横”代表学生、企业员工、教师、社会成员;“四纵”是化工行业文化传播中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中心、化工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形成职业化、个性化、创新化培养体系,造就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强、技术技能突出、岗位发展迁移能力强、后劲实力足的高职化工人才[6]。近三年,依托专业实训基地,学生参与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 余项,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赛、省赛、行赛奖项近百项的可喜成绩。同时为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科研创新、技术服务提供施展平台。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辐射并带动同类职业院校化工专业发展,开发师资培训项目,完成省内外职业院校对口支援任务,培训教师几十人。高职化工专业创新创业建设成果,起到立足东北辐射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6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高水平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要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发展地区经济、满足区域发展规划为前提,高职与化工企业联手一起打造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使创新创业教育展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吉林化工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