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绩效评价*——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

2021-05-21李朝洪刘舒欣

林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天保林区子系统

李朝洪 韦 唯 刘舒欣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40))

1998年特大洪灾后,我国启动了为期 2 年的“天保工程”试点(1998—1999年),拉开了我国天然林保护的序幕。“天保工程”的全称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天保工程一期(2000—2010年)”到“天保工程二期(2011—2020年)”,已实施 20 年,国家累计投入“天保工程”资金达 3 800多亿元,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森林管护体系,约1.3 亿hm2天然乔木林得以休养生息,“天保工程”区 95.6万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天保工程”生态建设目标是调整降低天然林木材产量、保护生态和公益林,禁止长江及黄河的中上游段对公益林的砍伐,控制东北及内蒙古国有林区所在区域的天然林的砍伐数量,减少林木消耗,遏制超限砍伐,保护天然林,加快林区荒山荒地植树造林,到一期末使天然林实现初步的恢复并得到保护,改善恶劣的生态和环境趋势,到2050年使天然林资源得到根本恢复,使林区建立起比较完备健全的、系统的生态体系1)(1)1)国家林业局. 2010.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http:∥www. forestry. gov. cn/uploadfile/trlbh/2011-6/file/2011-6-2-f7827240d1a74e5f8cd5e3b12b02793a.doc.; “天保工程”的产业发展目标是加强森林管理和保护,管护公益林、培植预备资源,促进转产项目建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木材供给稳健增长、使经济逐步复苏并不断发展,实现用人工林替代主要用天然林生产木材的目标,到2050年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利用人工林为主,使林区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合理的林业产业体系2)(2)2)国家林业局. 2010.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http:∥www. forestry. gov. cn/uploadfile/trlbh/2011-6/file/2011-6-2-34db3fd7879b4d60af623e6a0d3928f5.doc.; “天保工程”的民生与社会目标是利用抚育和管理保护森林、营造森林和转产项目的开发建设的方式,妥善安置处理由于木材调减而造成的富余人员,解决离退休人员生活及养老保险问题,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使社会安定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社会和林区“区”民经济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有关学者分别用比较博弈法(刘璨等, 2005)、碳密度法(朱震锋等, 2012)、平衡计分卡法(王谦,2011)、DEA法(王玉芳等, 2013)、相关系数法(陶蕴之等, 2016)、分布式测算研究(黄龙生等, 2017)方法对“天保工程”建设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天保工程”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方法,结合TOPSIS评价模型,对2000—2018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给予相对客观的跟踪评价,以期为中国“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包括龙江森工集团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所管辖的国有林区。2018年末,龙江森工集团有4个管理局、17个国有林业局、40个林业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和627个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达1 009.8万hm2,活立木总蓄积9.17亿m3,森林覆盖率达85.10%,有林地面积达858.5万hm2,林区在岗职工年末人数36.9万人,离退休人员24.8万人,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653 044万元。2018年末,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有10个林业局、61个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达802.8万hm2,活立木总蓄积5.79亿m3,森林覆盖率达84.32%,有林地面积达704万hm2,林区在岗职工年末人数51 451人,离退休人员74 841人,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996 240万元。

“天保工程”实施前,由于长期超采、重采轻育,森林资源的总蓄积量大幅下降造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水源涵养、蓄水能力逐渐减小,引发了严重的水患,加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野生动植物环境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未经人为破坏的原始天然林已退至偏远山区,形成森林资源空心化,经济随之沦陷,难以为继; 林区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等靠要”的观念在林业职工和农民转产中极为不利。林业企业因可采资源减少,大多沦为特困企业,大多小型企业因无木可采濒临破产,正常的生产活动难以继续,困难重重,全行业整体面临严重的经济危困,企业所欠银行债务过高; 国有林区企业普遍几十个月不发工资,大多在职职工也不能按时领到工资,1997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仅有1.105 9万元、但累计拖欠职工工资达14亿元,企业还普遍欠发欠缴离退休人员生活费及养老保险费,林区养老福利保障处于停滞,职工生活特别困难,下岗职工约50万人,大量富余人员需要安置,给林业企业带来了庞大的就业压力,产生各种社会矛盾,上访不断。

“天保工程”实施后,全林区强化了管护网点、各种制度的建设与落实,通过森林管护、改培中幼龄林等项目的实施,2000—2019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的“天保工程一期”完成人工造林274 521 hm2、天保二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50 620 hm2,累计人工造林已达325 141 hm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实现森林覆被率、蓄积及面积均分别比天保一期工程末提高15.56%、11.14%、4.83%; 有效保护了天然林资源、扩大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稳定了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增强,增加了森林资源碳汇储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洪灾、水土流失、干旱等灾害明显减少,山河水文变化趋于稳定,野生动植物生活环境、重点保护动物种群得到明显改善和增加,林区国土生态和木材资源安全得到了维护,林分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林区陆续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多处。木材产量调减后,尤其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之后,对有限木材资源进行了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逐渐融进市场; 加大了林产工业企业改革力度,林产工业布局逐渐调整,积极推动了林下种养殖、采集业,加大了非木森林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了转产项目建设步伐,发展了特色经济,多种经营产品产业链实现逐渐延伸,尤其大力发展了林区森林旅游业,扩大了国有林区知名度,带动了林区部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林区自然优势,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使林区经济大幅度提高,为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渠道; 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了外向型经济,积极发挥与俄罗斯相邻的优势,增加了境外森林采伐与加工能力,加大了木材进出口力度,形成进出口、境外共同生产发展,部分企业与俄罗斯展开森林采伐与木材加工合作,派遣职工及输出劳务人员达上万人次,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了职工收入,并且投资的主体逐渐多元化,使得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4 165 477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7 349 284万元; 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天保一期工程覆盖在岗职工2 663 122人、天保二期工程覆盖在岗职工2 288 841人; 林区富余职工约40万人通过向森林资源管护、营造林、林下资源开发转岗和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等途径得到了分流安置,其中天保一期工程安置富余职工302 442人、天保二期工程安置富余职工101 718 人; 2000—2019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的天保一期工程投入资金310亿元、天保二期工程投入资金775亿元,累计天保资金到位1 085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林区生态建设和社会安全、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促进了转产项目建设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养,经济逐步复苏,给林区居民创造了岗位,富余人员安置的目标逐渐实现,林区养老社保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使林区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产业发展目标、民生与社会稳定等目标在逐步实现中。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对比见表1。

2 研究方法

2.1 变量选取

“天保工程”生态建设目标是保护天然林和生态环境,而资源是生态的载体,森林资源推动林区经济和社会稳定目标的发展,是实现“天保工程”目标的根本; “天保工程”的产业目标是使经济逐步复苏并不断发展,建立比较系统的产业体系,而产业是“天保工程”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林区“天保工程”目标实现的基础; “天保工程”减少了木材生产,引起职工下岗、被迫分流等问题,造成林区社会不稳定,“天保工程”的民生与社会目标是解决离退休人员及职工的生活和养老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安定。所以,从资源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3个方面选择变量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进行评价。

资源子系统绩效主要表现为资源存量的增加与资源保护强度的提升,所以把资源子系统分为资源存量和资源保护强度2个控制层: 选择林地面积(万hm2)、森林面积(万hm2)、森林蓄积量(亿m3)指标来衡量资源存量,选择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公园总面积占比(%)指标来反映资源环境保护的强度。

产业子系统绩效表现为产业产出能力、产业结构与产业投资的改善与提升,所以把产业子系统分为产业产出能力、产业结构和产业投资3个控制层: 选择林业产业总产值(万元)、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万元)、人造板制造产业总产值(万元)、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产业总产值(万元)、工程区木材产量(m3)、木材销售量(m3)、人工林木材产量(m3)、食用菌产品产量(t)指标来衡量产业产出能力,选择林业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泰尔指数指标来反映产业结构,选择年内完成林业产业发展投资总额(万元)、年内完成林业支撑与保障投资总额(万元)指标衡量产业投资。

社会子系统绩效表现为职工社会福利保障、民生及治安的改善与提升,所以把社会子系统分为职工社会福利保障和民生及治安2个控制层: 选择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占比(%)、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占比(%)、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万元)、当年离退休人员生活费(万元)来衡量职工社会福利保障,选择林区职工上访率(%)、林区消费投诉率(%)、林区对民主法治满意度(%)、刑事案件发生率(%)、刑事案件破案率(%)、家庭暴力投诉反映率(%)指标来反映民生及治安。

基于以上建立“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 数据来源

2000—2018年的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表1)数据大多数取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或根据相关指标数据计算或估算所得。 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自然保护区面积/林区土地面积; 森林公园总面积占比=森林公园总面积/林区土地面积; 林业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林业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林业产业总产值; 产业结构层次系数=P1×E1+P2×E2+P3×E3,式中,Pi是所赋的值,对林业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赋值为 1、2、3,Ei是指林业第i产业产值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重; 泰尔指数TL=(Z1/Z)×ln[(Z1/Z)/(K1/K)]+(Z2/Z)×ln[(Z2/Z)/(K2/K)]+(Z3/Z)×ln[(Z3/Z)/(K3/K)],式中,Zi表示林业第i产业产值,Z表示林业产业总产值,Ki表示林业第i产业的劳动力人数,K表示林业第一、二、三产业总劳动力人数;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占比=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工程区项目实施单位人员年末总人数;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占比=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工程区项目实施单位人员年末总人数;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而林区职工上访率、林区消费投诉率、林区对民主法治满意度、刑事案件发生率、刑事案件破案率、家庭暴力投诉反映率来自对林区信访、消协、民生、公安、妇联等相关部门的询问,对缺失数据采用SPSS进行估算。

2.3 模型建立

TOPSIS分析法属于多目标决策评价法(Janic,2003),它是在原始数据矩阵规范化后,计算最优与最劣目标值,然后算出每个评价目标与最优、最劣目标值的欧式空间距离,得到每个评价目标值和最优目标值的绩效评价值,依据其进行优劣的评价。

2.3.1 数据处理——极值标准化法 设原始指标为xij,xij为国有林区绩效第i个评价指标在第j年的值,即i=1,2,3,......,31(p);j=2000,2001,......,2018(q);p记为指标数,q记为年。正、负指标消除数据量纲的计算式分别见式(1)、(2)。

uij=(xij-xi,max)/(xi,max-xi,min);

(1)

uij=(xi,max-xij)/(xi,max-xi,min)。

(2)

式中,uij为xij的标准化值,xi,min和xi,max分别表示i指标在时间序列中的最小和最大值。

2.3.2 计算熵权 计算评价指标的信息熵:

(3)

式中,ei为第i个初始评价指标xij的熵。

计算指标的熵权即权重wi(李朝洪等, 2019a):

(4)

2.3.3 熵权TOPSIS模型确定 标准化值uij乘以各指标权重wi之后,可得相应加权绩效目标值(于波涛等, 2004; 毛斌等, 2014):

zij=uij×wi。

(5)

加权绩效目标值矩阵形式(戢小辉等, 2015)为:

(6)

z+为zij的最优解,z-为zij的最劣解:

(7)

(8)

指标贴近度的测量:

表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天保工程”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变化①Tab.1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and changes of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the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续表1 Continued

zij与最优解z+的距离是:

(9)

zij与最劣解z-间距离为:

(10)

相对贴近度即绩效评价值Ej(李朝洪等, 2019b; 2020)为:

(11)

式中: 0 ≤Ej≤ 1 ,Ej越大,绩效越好。

2.3.4 绩效评判标准 一般地,绩效评判标准如下: 绩效评价值Ej∈[0,0.2),“天保工程”绩效水平为“略有下降”;Ej∈[0.2,0.4),“天保工程”绩效水平为“变化不大”;Ej∈[0.4,0.6),“天保工程”绩效水平为“略有好转”;Ej∈[0.6,0.8),“天保工程”绩效水平为“变得较好”;Ej∈[0.8,1],“天保工程”绩效水平为“变得很好”(余亮亮等, 2015)。

3 结果与分析

由公式(1)、(2)、(3)、(4)及(5)得到指标的权重(表1); 根据公式(6)、(7)、(8)、(9)、(10)及(11)计算2000—2018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数(表2)。

3.1 各子系统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3.1.1 资源子系统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由表2和图1A可见,2000—2010年,“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值在0.019 0~0.324 2间,绩效等级水平呈现“略有下降”向“变化不大”缓慢平稳上升趋势,并于2009年跨上“变化不大”绩效等级水平; 2011—2018年资源子系统绩效值在0.413 9~0.748 0间,绩效等级水平呈现由“略有好转”向“变得较好”快速上升趋势,并于2015年实现由“略有好转”向“变得较好”绩效等级水平的转变,2015—2018年绩效等级水平保持在“变得较好”并呈稳步上升趋势。说明“天保工程二期”与“天保工程一期”相比,尤其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后,随着资源保护强度的提高,森林资源得以天然繁殖生长和天然更新以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并呈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通过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等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培育性增长,从而使资源子系统资源存量水平持续上升、资源子系统绩效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逐渐放大,“天保工程”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推动了森林康养、森林生态旅游及林下经济等转型接续产业的发展和富余劳动力转岗安置以及林区社会的稳定,截至2018年底,“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值达到0.748 0,绩效等级水平达到了“变得较好”。

表2 2000—2018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绩效综合评价指数①Tab.2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es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in the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8

3.1.2 产业子系统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由表2和图1B可见,2000—2010年产业子系统绩效值在0.182 7~0.232 5间波动,绩效等级水平处于“略有下降”与“变化不大”盘整波动; 2011—2018年产业子系统绩效值在0.424 4~0.776 4间,绩效等级水平呈现先抑后扬由“略有好转”向“变得较好”呈上升趋势,2015—2018年绩效值在0.706 6~0.776 4间,绩效等级水平跨进“变得较好”并呈逐年上升态势。2000—2010年“天保工程一期”期间,由于第二产业比重逐渐减小且降幅较大,工程区木材产量大致逐年减小,木材销售量、人工林木材产量(除个别年份与上年大致持平)有下降趋势,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食用菌产品产量、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产业总产值、林业第三产业总产值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重都上升缓慢,年内完成林业产业发展投资总额较少且波浪式有升有降,年内完成林业支撑与保障投资总额大部分年份有减少,总体上,大多数指标增幅不大,有的指标出现减少情况,即在“产业产出能力”绩效指数逐渐缓慢增加但是权重较小、“产业结构”绩效指数大致逐渐减小、“产业投资”绩效指数波浪式反复升降且权重接近7成的综合作用下,“天保一期工程”产业子系统绩效等级水平保持在“略有下降”与“变化不大”平稳波动; “天保工程二期”与“天保工程一期”相比,其产业子系统绩效水平明显提升,虽然在2011—2014年出现第二产业经济产值及其比重的明显下滑,但在2014年“全面停伐”后,由于加大了天保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了森林旅游、林产品、花卉等生态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及预备资源的培育,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加快了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恢复性发展,为下岗职工和富余人员创造了诸多就业途径,转变了林区居民纯以木材为生的理念,缓解了企业负担,并实现了主要由天然林生产木材向人工林生产木材方式转变的目标,使得林业产业结构出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倾向,表明林业产业向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全部林业产业投资逐步到位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林区经济效益的提高,使得林业产业子系统绩效逐渐增大,绩效等级水平到2015年跨进“变得较好”后表现出明显的逐年提高的后劲。截至2018年底,“天保工程”产业子系统绩效值达到0.776 4,绩效等级水平达到了“变得较好”。

图1 2000—2018年“天保工程” 子系统绩效时间序列Fig. 1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es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subsystem from 2000 to 2018

3.1.3 社会子系统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由表2和图1C可见,2000—2010年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在0.010 0~0.295 1间,绩效等级水平由“略有下降”向“变化不大”逐年上升,并于2009年升级到“变化不大”绩效等级水平; 2011—2018年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在0.450 4~0.782 2间,绩效等级水平由“略有好转”向“变得较好”逐年提升,并在2014年绩效等级水平升级到“变得较好”,2014—2018年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在0.619 5~0.782 2间,绩效等级水平处于“变得较好”中并呈逐年上升态势。“天保工程二期”与“天保工程一期”相比,其社会子系统绩效明显提升,这主要归因于天保资金到位使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及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离退休人员生活费逐渐提高,职工福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职工上访率、家庭暴力现象也明显下降; 加大了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加强了林区民主与法制建设,林区民主法治与治安环境得到了长足的改善,保护了林区职工群众权益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了林区企业环境、消费环境、家庭环境的稳定与改善以及林区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截至2018年底,“天保工程”社会子系统绩效值达到0.782 2,绩效等级水平达到“变得较好”,逼近最好绩效水平。

3.2 “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由表2和图2可见,2000—2010年,“天保工程”综合绩效值在0.018 8~0.349 8间,绩效等级水平由“略有下降”向“变化不大”逐年上升,并于2008年实现绩效等级水平“变化不大”的升级转变; 2011—2018年“天保工程”综合绩效值在0.559 4~0.753 2间,绩效等级水平由“略有好转”向“变得较好”波动上升,并于2013年绩效等级水平实现“变得较好”的升级转变,2013—2018年保持在“变得较好”绩效等级水平并呈稳步上升趋势。2000—2010年,在“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逐渐提升、产业子系统绩效处于“略有下降”与“变化不大”盘整波动以及社会子系统绩效逐渐上升的作用下,“天保工程”综合绩效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2011—2018年“天保工程二期”,在“天保工程”资源和社会子系统绩效逐渐上升、产业子系统绩效先小幅度波动上升后逐步缓慢上升的作用下,“天保工程”综合绩效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其中,2012 年主要在产业子系统中的“产业结构”绩效指数、“产业投资”绩效指数下滑以及社会子系统绩效中的离退休人员生活费降低的作用下,综合绩效等级水平在“略有好转”中出现下滑; “天保工程二期”与“天保工程一期”相比,在绩效均有明显提升的“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有效推动下,“天保工程二期”综合绩效也同步明显提高,表明保护天然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预备资源、培育转型替代产业项目等新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转岗及安置失业职工、社会保障等得到了有效推进和落实,并且“天保工程二期”目标实现程度较一期更明显。2000—2018年用水平法计算的“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产业子系统绩效、社会子系统绩效、“天保工程”综合绩效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63%、7.59%、27.4%、22.76%,表明生态建设、民生与社会目标和“天保工程”总体综合目标年平均实现相对较快,产业发展目标年平均实现相对较慢。截至2018年底,“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值达到0.753 2,绩效等级水平达到了“变得较好”。

图2 2000—2018年“天保工程”综合绩效时间序列Fig.2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es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from 2000 to 2018

4 讨论

4.1 各子系统对“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的作用

系统层权重大小体现的是各子系统对“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提升所起的作用和重要程度,由表1可知,资源子系统所占的权重最大(0.439 0),产业子系统所占的权重垫底(0.265 2),社会子系统权重居中(0.295 8),这表明: 资源子系统是提升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的主要因子,客观反映和印证了“天保工程”是以天然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社会子系统是提升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的保障,而产业子系统是实现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不断提升的薄弱环节与掣肘。

4.2 影响“天保工程”子系统绩效的主要控制层

从资源子系统控制层权重来看,资源存量权重(0.741 4)大于资源保护强度权重(0.258 6),表明森林资源存量对“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影响最为突出,“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资源存量是前几期资源保护强度作用的累积成果,因此更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才能持续提升资源子系统绩效。从产业子系统控制层权重来看,产业投资权重(0.682 2)最高,产业结构权重(0.161 2)居中,产业产出能力(0.156 6)最小,表明产业投资对“天保工程”产业子系统绩效影响最为突出,说明产业子系统需要在国家和地方持续定向的产业转型投资推动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逐渐提高林业产业产出能力,才能促进产业子系统绩效的不断提升。从社会子系统控制层权重来看,职工社会福利保障权重(0.788 0)远远高于民生及治安的权重(0.212 0),表明职工社会福利保障对“天保工程”社会子系统绩效影响最为突出,反映了“天保工程”惠及社会福祉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宗旨,也说明在2010—2018年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落实了林区相应社会基本保障体系,提高了在岗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促进了国有林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3 影响“天保工程”控制层绩效的关键指标

从资源子系统资源存量控制层的指标权重来看,各指标的权重大小都接近1/3,相对突出的是森林蓄积量权重(0.352 9),表明森林蓄积量指标相对是资源子系统资源存量控制层绩效提升的关键因子,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指标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从资源子系统资源保护强度控制层的指标权重来看,各指标的权重大小接近1/3,相对突出的是森林公园总面积占比指标权重(0.338 0),表明森林公园总面积占比指标相对是资源子系统资源保护强度控制层绩效提升起关键作用的因子,资源保护强度控制层的其他2项指标(尤其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从产业子系统产业产出能力控制层的指标权重来看,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产业总产值的权重(0.245 8)最大,表明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产业总产值指标是产业子系统产业产出能力控制层绩效提升的决定因子,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已成为助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绿色且富民的生态产业; 从产业子系统产业结构控制层的指标权重来看,泰尔指数的权重(0.798 5)最大,表明泰尔指数指标是产业子系统产业结构控制层绩效提升的决定因子,也就是说产业结构控制层绩效提升与否取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从产业子系统产业投资控制层的指标权重来看,年内完成林业产业发展投资总额的权重(0.807 8)最大,表明年内完成林业产业发展投资总额指标是产业子系统产业投资控制层绩效提升的决定因子,也就是说产业投资控制层绩效提升与否完全取决于来自国家、地方、企业自身及其他投资的总力度,如果各方面对林业产业的投资断流或匮乏,不仅会极大顿挫产业投资控制层的绩效,更会影响产业子系统及“天保工程”系统的绩效。

从社会子系统职工社会福利保障控制层的指标权重来看,当年离退休人员生活费的权重(0.483 0)最大,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的权重(0.458 4)次之,表明当年离退休人员生活费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项指标是社会子系统职工社会福利保障控制层绩效提升的决定因子,而且前者比后者对社会子系统职工社会福利保障控制层绩效所起作用更大; 从社会子系统民生及治安控制层的指标权重来看,家庭暴力投诉反映率的权重(0.378 4)最大,林区职工上访率的权重(0.235 0)次之,表明家庭暴力投诉反映率和林区职工上访率2个指标是关乎社会子系统民生及治安控制层绩效能否提升的关键因素,而且前者比后者对社会子系统民生及治安控制层绩效所起的逆向作用更大。

5 结论

1)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为例确定的“天保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熵权,客观地折射出以天然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兼顾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助力国有林区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天保工程”主要目标。

2)熵权TOPSIS评价模型结果表明: 2000—2018年“天保工程”资源子系统绩效值、产业子系统绩效值、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及“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值分别在0.019 0~0.748 0、0.182 7~0.776 4、0.010 0~0.782 2和0.018 8~0.753 2之间,总体上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与“天保工程一期”相比,“天保工程二期”的资源子系统绩效值、产业子系统绩效值、社会子系统绩效值及“天保工程”系统综合绩效值均有较大提升,绩效等级水平都实现了由“变化不大”向“略有好转”再向“变得较好”的转变,截至 2018年底,各绩效等级水平都达到了“变得较好”,但离“变得很好”的绩效最好水平尚有“一个等级”差距。

猜你喜欢

天保林区子系统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向日葵的故事(下)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一种基于NB-IoT的公路雾灯自动指示系统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