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栽培野生黑木耳研究初探

2021-05-20于洪亮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桓仁郁闭度木屑

于洪亮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 丹东 118003)

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呈叶状,边缘波状,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黑木耳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总糖,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非常丰富的钙铁锌等矿物质。黑木耳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达18种之多,且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38.81%。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兼有药用价值的食品。由于黑木耳具有耐寒、对温度反应敏感的特性,故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主要是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国,其中以中国产量最高。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多省区都有人工栽培及天然的黑木耳生长。

辽东山区适宜耕种粮食的土地面积有限。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辽宁大范围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使得耕种粮食的土地日益减少。此外,这些耕地也只适于耕种玉米等耐旱粮食作物,随着玉米价格的走低,本地区农民耕种粮食的积极性趋低,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尤其是山坡、林边等粮食产量低、又不适宜机械化耕种的土地更是大量闲置,为本地区林下栽培野生黑木耳创造了客观条件。目前辽宁省的林下黑木耳栽培已经在摸索中开展,尤以桓仁满族自治县和宽甸满族自治县等地区较多,未来的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借鉴现有黑木耳栽培技术及生产流程,以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户来林场原生野生黑木耳为菌株来源,进行野生黑木耳林下栽培试验。通过调查木耳产量,探讨了菌株来源、培养基配方、光照条件和水分条件等参数对野生黑木耳林下集约栽培的影响。

1 试验地概况

1.1 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桓仁县二户来林场,124°52′E,41°14′N,海拔500~1 200 m,属于北温带湿润气候区,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较长,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年均气温4.6 ℃,≥5 ℃年积温3 132 ℃,生长季平均大气湿度73%,无霜期120 d,年日照时间2 500 h,年降水量900 mm左右。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夏季湿热,盛行偏南风。土壤主要为山地棕色森林土,少数地区为暗棕壤,土层厚度20~40 cm。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和少量的沉积岩的风化残积物。土壤pH值5.5~6.5,质地较疏松,肥沃,腐殖质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达3%,土壤水分充足,排水性能良好。

1.2 样地概况

试验样地总面积为6 670 m2,坡向东南,坡度9°。土质为黑棕色松软壤土,含有少量沙质,无任何污染残留,土壤含水量达18%,土层厚度30 cm以上。试验样地地势较低,属两山间谷地,光照充足,无高大遮光物,排水性能良好。

2 试验方法

2.1 菌株筛选

使用相同的培养基配方,考察原生吉林的菌株和原生桓仁的黑木耳菌株在桓仁县二户来林场生长情况。每种菌株栽培30袋。

2.2 培养基配方筛选

使用原生于桓仁的野生黑木耳菌种。培养基主要原料为辽东山区常见的柞木屑和核桃楸木屑(柞木屑∶核桃楸木屑=10∶0、8∶2、5∶5、2∶8、0∶10)。其他辅料保持不变,分别为麦麸8.6%、生石灰0.4%、石膏粉0.9%、豆粕粉1.7%。每种培养基栽培30袋。

2.3 光照条件

在二户来林场选择一块立地条件较好的赤松林分(郁闭度0.9),分别设立4块间伐强度标准地,间伐后郁闭度分别为0.4、0.6、0.8、0.9,每块标准地10 m×10 m,栽培黑木耳30袋。

2.4 水分条件

6月份,在木耳生长期,晴天的浇水频率分别为1天2次(A)、1天1次(B)、2天1次(C)、和3天1次(D)。每次浇水使黑木耳耳片完全浸透并伸展开。每种浇水方式栽培黑木耳30袋。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木耳菌株对产量的影响

原生吉林黑木耳菌株每袋干木耳产量40.1 g,原生桓仁的黑木耳菌株每袋干木耳产量47.2 g,吉林菌株是桓仁菌株的85%。由此可见,黑木耳野生菌株对环境的依赖较大,非原生产地环境较大地制约其产量。

3.2 培养基配方对产量的影响

柞木屑与核桃楸木屑不同配比的培养基对黑木耳林下栽培的影响,柞木屑与核桃楸木屑混合作为培养基生产的黑木耳产量较好,每袋最高干产量可达51.2 g。而单独柞木屑和核桃楸木屑作为培养基生产的干木耳产量相对较低,每袋分别为48.5 g、46.2 g。鉴于目前辽宁地区柞树分布较广,获得较容易,价格较低廉,因此采用柞木屑∶核桃楸木屑=8∶2较适合实际生产。

3.3 不同光照条件对木耳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郁闭度0.6~0.8较适合野生黑木耳的生长,每袋干木耳产量51.8~53.4 g。郁闭度过小(0.4),林下光照太强,导致林下温度过高。温度愈高,生长发育速度愈快,菌丝徒长,易衰老,子实体色淡,肉薄,质量差,每袋干木耳产量仅26.2 g。郁闭度过大(0.9)会导致林下湿度过大,木耳易发生烂耳现象,导致产量降低,每袋干木耳产量约34.9 g。

图1 不同郁闭度林下干木耳产量

3.4 不同水分条件对木耳产量的影响

从图2可知, 1天2次(A)的浇水频率会导致林下湿度过高,易发生烂耳现象,减少产量。2天1次(C)及3天1次(D)的浇水频率会导致林下湿度过低,黑木耳较干燥,菌丝生长缓慢,产量也较低。在晴天比较适宜的浇水频率为1天1次(B),每袋干木耳产量最高可达到55.3 g。

图2 不同水分条件干木耳产量

4 结 论

通过对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光照条件、水分条件进行林下野生黑木耳栽培试验,对其产量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适用于桓仁地区的林下野生黑木耳栽培方法,即选用桓仁原生本地的野生黑木耳菌株,按照柞木屑∶核桃楸木屑=8∶2制作培养基;林分郁闭度0.6~0.8;晴天浇水,浇水频率为1天1次。

由于辽东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气候环境适宜,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黑木耳的生产方式,不论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是社会效益考虑,都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猜你喜欢

桓仁郁闭度木屑
孙喻奇
好山好水出好米
桓仁县水稻栽培农耕文化简述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八角林不同郁闭度对金花茶和山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木屑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桓仁县不同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嚯,钻木真的能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