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学习的影响
——一个复合多重中介效应模型
2021-05-20张立新丁晓辉
张立新,丁晓辉
(1.曲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日照276826;2.天津师范大学 心理学部,天津300387)
自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双创”战略以来,各类新增市场主体异常活跃并不断涌现。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日均新设企业2万户,活跃度约为70%[1]。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引力及空间逐渐增大,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也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2]。农村产业融合性创业渐成趋势,2018年全国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数已达到780万,其中返乡农民工占70%,创业项目中农村产业融合类创业项目占80%以上[3]。从现实来看,各类人员的返乡下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又为返乡下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选择。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返乡创业是国家并行推进的两大战略措施,旨在实现两者的耦合互动和相互迸发。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视为加速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并将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把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作为推进农村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以农村产业融合升级带动创业。2016—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十九大报告以及2017—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推进返乡下乡创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提出,并将其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返乡创业的耦合互动,对于推进乡村“双创”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引发了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一系列新变化,返乡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变化并从中学习相关知识和信息,才能形成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识别和利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有利机会,才能顺利开展返乡创业活动。因此,以返乡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认知对创业学习的作用关系与路径,有助于提升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更好地实现以农村产业融合升级带动创业以及以创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这一政策主旨。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创业学习是创业知识与能力获取、整合和利用的行为与过程[4],旨在识别机会和解决问题[5],关注转化经验、获取知识技能、提高创业活动有效性[6]。相关研究多将认知学习、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作为创业学习的主要方式[7]。认知学习把创业学习视为观察他人的行为或结果并通过认知加工形成自身知识的过程,强调对他人经验的观察和学习[8]。经验学习把创业学习视为持续积累和转化经验以更新自身知识的过程[9],强调个体先前经验的反思、行动和归纳总结[10]。实践学习又称为情境学习或行动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具体的创业实践获取和积累知识的社会化过程,强调创业学习的路径依赖性[11]。研究发现,三种方式的创业学习存在一定关联或互补性,且受学习情境的影响[12]。其中,经验学习有利于对自身的认知和了解并影响实践学习,实践学习需要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的支持[13[14]。从时间逻辑上看,创业初期以经验学习为主,存活期侧重于认知学习,成长期以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为主。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经验学习对认知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
H2:经验学习对实践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
H3:认知学习对实践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
产业融合是各种动力引发的产业边界的模糊、消失和重新界定的现象和过程,它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功能,提升产业竞争力与产业附加值[15]。农村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在农村地域的呈现,在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农村地域的各种资本、资源和技术等要素跨越产业边界流动、交叉渗透与优化重组,不断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以及农村产业链延伸、扩展与增值[16]。相关研究关注农村产业融合的组织实施、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可发挥的作用[17],并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带来了创业机会并激发了涉农创业学习需求与创业行为[18],有助于引导就业创业和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19],可显著缩小农户收入差距[20]。而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嵌入当地产业发展情境中开发资源与机会的过程,需要学习农村产业特有的知识技能与经验[21]。相关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显著正向影响创业学习[22]以及农民培训供需的契合度[23]。由此,学术界提出以产业融合引导创业的思想[24],并开展情境化创业学习以推进乡村创业活动[25]。
根据方杰等[26]的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有多个变量同时发挥中介效应的模型可称之为并列多重中介模型,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有多个变量按照一定顺序形成中介链条的模型可称之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而同时包含上两种中介效应的模型可称之为复合多重中介模型。
综上所述,结合创业学习的分类,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对经验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对认知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6: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对实践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7: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实践学习之间起复合多重中介作用。
为验证上述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知:第一,学术界认识到不同的创业学习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忽视了对不同创业学习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二,学术界认识到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变化及其可发挥的作用,但忽视了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作用,缺乏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返乡农民工的转型发展结合起来的系统思考,且相关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定性描述分析,缺乏中国本土化情境下定量研究。第三,学术界开始认识到农村产业发展对返乡农民工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到农村产业发展对就业创业、创业学习或培训的影响,但缺乏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不同创业学习方式作用关系与作用路径的实证性检验。基于此,本文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学习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系统研究,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不同创业学习方式的影响,以及不同创业学习方式之间的作用关系,以期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引导和带动返乡农民工创业。
二、测量工具与数据来源
(一)测量工具
对于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测量,本文使用单标安等编制的量表,并结合农村和返乡农民工发展的现实状况,对相关测量项目进行适当修正,形成本研究的测量量表,每个量表均包含4个测量项目,各测量项目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的测量,本文参考Marton等[27]测量信息加工的做法,从浅层感知和深层感知两个层次筛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的测量项目,其中浅层感知包括“农村产业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农村产业间的交叉重组会为农民工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个测项,深层感知包括“我们应该抓住农村产业交叉发展带来的机会”“我们应该积极适应产业间交叉与融合发展的趋势”和“产业间的交叉融合发展会促使我积极探索与学习”3个测项。各项目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2017年暑假期间开展的问卷调查。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于2015—2017连续三年评选了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本次调查以山东省获批的16个试点市(县)为调查范围,采用多阶抽样方式,16个试点市(县)中随机抽取3个市(县),再在每个市(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然后在每个被抽中乡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最后在每个行政村发放20份问卷,共发放480份问卷,收回问卷425份,其中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84.58%。样本基本特征如下:从性别看,受访者中男性占48.5%,女性占51.5%,性别比例较为均衡。从年龄来看,受访者大多分布在21岁~50岁之间,其中在40岁以下者占69.2%,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占大多数。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以下者居多,占58.6%;高中学历占32.8%。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者人数最多,占77.6%。在家庭年总收入方面,3万~5万元者居多,占42.4%;其次为6万~9万元,占20.2%。从职业来看,务工和务农兼业者最多,占29.3%;只务农和只务工者分别占16.7%和16.3%;个体经营者占28.3%,创业者比例还相对较小,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还任重而道远。总的来看,所选样本比较有代表性。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组合信度CR和Cronbach’sα系数对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实践学习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认知的测量量表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表1)显示,四个量表的CR均大于0.6,表明各个量表组合信度良好;四个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均高于或接近0.7,表明各量表均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
表1 信度和效度分析
由于各量表均参照相关研究的量表和做法修订或编制,并经过多次小范围试调查修正,能保证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对各量表进行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三量表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规则均可提取一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2.49%、67.45%和72.23%,结果较为理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量表可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对应浅层感知和深层感知两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26%。因此各量表结构与最初设计基本一致,结构效度良好。各量表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均大于0.6(如表1所示),故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AVE的算术平方根均大于对应的所有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表明各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二)描述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各变量的均值都介于3.7~3.9之间,表明各变量均高于一般水平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业融合发展感知与三种创业学习方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三种创业学习方式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得到初步检验。
表2 变量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表
(三)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检验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图1中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相互影响且其因子载荷量均在0.5~0.9之间,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要求。最终适配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绝对适配度指标来看,卡方自由度比值(CMIN/DF)小于3,均方根残差(RMR)和近似误差均方根(RESEA)都小于0.05,GFI值和AG⁃FI值均高于0.9,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绝对适配度。从增值适配度指标来看,NFI、RFI的值都接近0.8,IFI、TLI、CFI的值都大于0.9,表明模型增值适配度较好。从简约适配度指标来看,PGFI值和PNFI值都大于0.50,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简约适配度。
表3 模型适配度检验
(四)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化路径及其检验结果如下页表4中所示。经验学习影响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24和0.368,认知学习影响实践学习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01,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经验学习直接正向影响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认知学习直接正向影响实践学习;经验学习还通过认知学习影响实践学习,经验学习影响实践学习的总效应为0.368+0.424∗0.701=0.665。由此,研究假设H1、H2和H3得到检验。这一结果可以根据三种学习方式的时间逻辑进行解释: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实践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返乡农民工首先不断总结反思自身先前的各种经验以及行为结果,然后针对自身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以及所需知识与技能的不足,通过学习他人的创业行为与成果并通过认知加工系统形成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将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已有经验和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对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05、0.332和0.134,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返乡农民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感知直接正向影响其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由此研究假设H4、H5和H6成立。这一结果可以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来解释。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和情景认知理论的观点,返乡农民工创业知识的学习与构建离不开农村产业发展情境,其学习行为必然受其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的影响,必然将关注点聚集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境,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构建。从现实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村带来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以及新经营方式等新的变化蕴藏着各种创业机会,同时也对返乡农民工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抓住机遇,返乡农民工会不断总结归纳自身的经验,学习他人的经验,通过实践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将之运用于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之中。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认识越深入,返乡农民工开发与利用有利机会的期望就越高,创业学习的动力就越大。
表4 标准化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与实践学习之间存在2条并列中介路径和1条链式中介路径(如表5所示),其中,2条并列多重中介路径分别为:(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经验学习→实践学习,该条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505∗0.368=0.186;(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认知学习→实践学习,该条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332∗0.701=0.233;1条链式中介路径为:(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实践学习,该条路径的中介效应为0.505∗0.424∗0.701=0.150。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感知对实践学习影响的总效应为0.186+0.233+0.150+0.134=0.703。由此可知,研究假设H7成立。
表5 模型中的多重中介效应
四、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市(县)的山东样本数据,研究了返乡农民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感知影响创业学习方式的路径,以及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作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返乡农民工仍需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第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新的变化可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学习提供方向和内容,返乡农民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其开展创业学习;第三,返乡农民工的经验学习有助于促进其认知学习,而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又为其实践学习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政策性建议
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及结论可知,提升返乡农民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感知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总结自身先前经验以及学习他人的经验,对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境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1.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知识与信息的普及性与典型性宣传
各级政府和相关媒体应组织专门力量,通过电视专题节目、报纸专栏、专题网站、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大学生“三下乡”、宣讲团、专家讲座等渠道,以及动画、评书、相声、戏剧等通俗形式,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普及性宣传和典型性宣传,引导返乡农民工深入了解和认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知识和信息,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普及性宣传的具体内容包括:农村产业融合是什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具体表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带来哪些机会或好处,农民和农民工应如何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国家和地方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和优惠政策,等等。典型性宣传主要针对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地区、典型农村和典型个人,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会、观看视频、现身说法以及案例剖析与讨论等方式,将普及性的知识和信息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之中,让农民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机会,真正看到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获得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农民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感性认识,激发其参与兴趣。
2.结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精准创业培训
相关教育与培训部门应该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参与主体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选择和确定培训主题,设计培训内容,增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引导返乡农民工主动开展农村产业融合情境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创业学习。涉农企业顺应农村产业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掘和利用农村地区资源与要素的比较优势,并结合自身的项目特色和技术优势,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和实习实训,引导农民工将合适的产业转移到农村创业。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返乡农民工信息库,追踪返乡农民工实际需求,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相关企业,以农村产业发展为立足点,针对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以及环境优势、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以提升返乡农民工经营管理能力和生产技能为目标,设计和提供以产业组织模式、经营管理方式、休闲农业、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市场营销、投融资以及电子商务等为主题的创业培训与实训,聘请有丰富资源和经验的企业家、电商专家、旅游专家、文化专家、“三农”专家、产业教授、职业经理人、投资家、返乡成功创业者为创业导师,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实际需求开展精准培训,引导农民工针对所熟悉的乡村、乡土与乡风资源开展创业学习和创业开发。
3.构筑多样化的交流与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学习氛围
为促进农民工的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民工进行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构筑多样化的平台。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成立省、市、县和乡各级返乡农民工交流协会,定期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和创业互助会。第二,利用QQ群、微信群、社交网站等搭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返乡农民工跨时空交流创业信息、分享创业经验以及相互扶助。第三,设立乡村社区创客空间,为返乡农民工相互交流提供条件。第四,开展常态化的返乡创业典型事迹宣传与表彰活动,各级政府组织开展“返乡创业杰出带头人”“返乡创业致富十佳青年”“返乡创业学习标兵”等评选与资助活动,通过典型个人发言、现场宣讲、媒体报道等形式,及时宣传总结各地返乡创业的典型经验和典型模式,为返乡农民工树立创业学习标杆,引导返乡农民工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和模仿创业榜样的行为与经验,营造良好的创业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