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研析

2021-05-19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尿蛋白白蛋白肾病

徐 云

(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的常见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抵抗力较差,易发生急性肾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较高[1]。该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发生终末期肾脏病(ESRD),从而危及其生命。因此,及时地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目前,西医临床上常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本文主要是探讨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 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这30 例患者的病情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这30 例患者均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本次研究中排除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及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30 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15)和治疗组(n=15)。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6 例,女9 例;其年龄为35 ~71 岁,平均年龄为(47.52±5.22)岁;其病程为12 ~37 个月,平均病程为(18.39±3.87)个月。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7 例,女8 例;其年龄为33 ~69 岁,平均年龄为(47.49±5.19)岁;其病程为11 ~36 个月,平均病程为(18.35±3.8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补钙、抗凝、降压、调血脂等常规治疗。同时,为两组患者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进行治疗。醋酸泼尼松片的用法是:口服,35 mg/次,1 次/d。患者单日服用此药最大的用药量<60 mg。连续治疗6 ~8 周。环磷酰胺注射液的用法是:将0.4 mg/kg 的环磷酰胺注射液加入到20 ~30 mL 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隔两周用药一次。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足三里穴、肾俞穴处的皮肤进行消毒。2)在上述的穴位处注射1 mL 的黄芪注射液。在对患者的足三里穴、肾俞穴进行穴位注射时,操作者要迅速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其穴位中,并注意避开该穴位处的血管。每天进行一次穴位注射治疗。治疗7 ~10 d 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四个疗程。每两个疗程的间隔时间为3 ~5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白蛋白的水平、24 h 尿蛋白定量、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及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200 mg/24 h,其肢体水肿的症状完全消失,其肾功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为200 ~1000 mg/24 h,其肢体水肿的症状基本消失,其肾功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为1001 ~3000 mg/24 h,其肢体水肿的症状得到缓解,其肾功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基本恢复正常。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3000 mg/24 h,其肢体水肿的症状未得到缓解,其肾功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未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46.67%),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例(%)]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血浆白蛋白的水平〔(28.85±3.26)g/L〕高于常规组患者血浆白蛋白的水平〔(20.49±5.99)g/L〕,治疗组患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2350.25±525.25)mg/24 h 〕少于常规组患者的24 h 尿蛋白定量〔(4283.69±526.73)mg/24 h 〕,治疗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3.03±0.29)mmol/L〕低于常规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5.85±2.19)mmol/L〕,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5.69±0.85)mmol/L〕低于常规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7.79±1.05)mmol/L〕,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s )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s )

组别例数血浆白蛋白的水平(g/L)24 h 尿蛋白定量(mg/24 h)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mmol/L) 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mmol/L)治疗组1528.85±3.262350.25±525.253.03±0.295.69±0.85常规组1520.49±5.994283.69±526.735.85±2.197.79±1.05 t 值4.747710.06664.94396.0205 P 值0.0001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近年来,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肾病综合征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水肿、蛋白尿等。此外,该病患者常合并有低蛋白血症或高脂血症。目前,西医临床上常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大量的研究表明,为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细胞毒性类药物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3-6]。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属于“水肿”、“血尿”、“腰痛”、“虚劳”等范畴。该病主要是由三焦气化不利、肾失开阖、脾失转输、肺失通调所致。因此,清热解毒、理气化湿、健脾温肾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则。近年来,穴位注射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纠正其血脂代谢紊乱的情况,改善其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水平[7-8]。临床实践证实,使用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足三里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可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使用黄芪注射液对其肾俞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可起到补气益肾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其血浆白蛋白的水平,降低其血清三酰甘油的水平、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其24 h 尿蛋白定量。

猜你喜欢

尿蛋白白蛋白肾病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