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1-05-19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

朱 丹

(扬中市中医院,江苏 扬中 212200)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所致的病变。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嗳气、胃部烧灼感及反酸等[1]。近年来,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其病情易反复发作,其预后较差。西医常对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促进胃动力、抑酸等治疗,但疗效不佳[2]。中医常对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和胃降逆、补脾益气等疗法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旋覆代赭汤加味对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期间在扬中市中医院接受诊治的50 例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 例患者分为中医组(n=25)和西医组(n=25)。在西医组患者中,有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其年龄为35 ~65 岁,平均年龄为(46.58±3.87)岁;其病程为6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为(7.52±1.38)年。在中医组患者中,有男性16 例,女性9 例;其年龄为35 ~64岁,平均年龄为(46.19±3.93)岁;其病程为7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为(7.49±1.41)年。两组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西医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生产厂家为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61220,规格为10 mg/粒)及铝镁加混悬液(生产厂家为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80322,规格为1.5 g/袋)进行治疗。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的用法是:口服,20 mg/ 次,1 次/ 日。铝镁加混悬液的用法是:口服,1.5 g/ 次,3 次/ 日,连续治疗4 周。对中医组患者使用旋覆代赭汤加味进行治疗。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旋覆花15 g、代赭石20 g、党参15 g、法半夏10 g、大枣10 g、生甘草5 g、生姜3 片。对于有胃痛症状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川楝子10 g、元胡10 g ;对于有嗳气频繁症状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柿蒂6 g、丁香6 g ;对于有严重胃胀症状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厚朴10 g、枳实10 g ;对于纳差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鸡内金10 g、白术10 g、焦三仙30 g ;对于有恶心症状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生姜2 片。将上述药物用500 ml 的清水煎煮后留取250 ml 的药汁,每天服1 剂,分早晚2 次温服,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及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的水平。在本研究中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受损的食管黏膜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下降的幅度>80%,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受损的食管黏膜得到明显修复)、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下降的幅度为50% ~80%,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受损的食管黏膜得到一定修复)及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4 ml 的外周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将血液标本放置于抗凝试管中,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分离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患者,χ²=4.15,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胸痛、嗳气、胃部烧灼感及反酸的评分相比,P >0.05。接受治疗后,中医组患者胸痛、嗳气、胃部烧灼感及反酸的评分均低于西医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2.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的水平相比,P >0.05。接受治疗后,中医组患者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的水平均高于西医组患者,其血清生长抑素的水平低于西医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s)

时间组别例数胸痛的平均评分嗳气的平均评分胃部烧灼感的平均评分反酸的平均评分治疗前中医组253.07±0.413.01±0.423.03±0.403.06±0.43西医组253.06±0.423.03±0.443.04±0.413.07±0.41 t 值0.090.120.090.08 P 值>0.05>0.05>0.05>0.05治疗后中医组250.78±0.120.71±0.100.76±0.110.74±0.12西医组251.45±0.171.44±0.161.45±0.191.47±0.18 t 值16.1019.3415.7116.87 P 值<0.05<0.05<0.05<0.05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的比较(ng/L,± s)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的比较(ng/L,± s)

时间组别例数血清胃泌素的平均水平血清胃动素的平均水平血清生长抑素的平均水平治疗前中医组2559.62±4.68120.35±10.3220.35±3.25西医组2559.37±4.23120.83±10.4220.72±3.45 t 值0.200.160.39 P 值>0.05>0.05>0.05治疗后中医组2576.32±6.25149.34±12.369.15±1.34西医组2567.12±6.11139.12±12.1313.51±1.95 t 值5.262.959.21 P 值<0.05<0.05<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属于“反胃”、“吞酸”等范畴。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变部位是食管,但该病的发生与胃、肝、脾等脏腑均存在密切的关系,其病机主要是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会导致脾气不升、脾胃虚弱、胃气不降、肝胃不和,进而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常以和胃降逆、补脾益气为原则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3]。本次研究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味对中医组患者进行治疗。此方中的旋覆花具有降气消痰的功效,代赭石具有镇肝降逆的功效,党参具有和胃益气的功效,法半夏具有消痞散结、降逆消痰的功效,大枣具有健脾、补中益气的功效,生姜具有和胃降逆、宣散水气的功效。旋覆代赭汤具有疏肝和胃、健脾益气的功效。使用旋覆代赭汤加味对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患者,其胸痛、嗳气、胃部烧灼感、反酸的评分均低于西医组患者,P <0.05。此研究的结果与李玉芳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使用旋覆代赭汤加味对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可缓解其胸痛、嗳气、胃部烧灼感、反酸等临床症状。胃肠激素具有改善胃肠道消化及吸收功能的作用。胃泌素、胃动素均是胃肠激素。胃泌素由胃窦及十二指肠G 细胞分泌,具有促进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收缩食管平滑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胃动素具有促进胃肠收缩、增大食管下括约肌紧张性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中医组患者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的水平均高于西医组患者,其血清生长抑素的水平低于西医组患者,P <0.05。此研究的结果与曹利红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旋覆代赭汤加味对肝胃不和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胃肠激素的水平。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