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2021-05-19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太仓市例数肺癌

张 灏

〔太仓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 太仓 215400 〕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1]。在所有肺癌患者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占30% 以上[2]。此类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化疗和放疗,以控制其病情的进展。有学者指出,在对晚期NSCLC 患者进行化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3]。本文对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 例晚期NSCLC 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至2019 年9 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 例晚期NSCLC 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化疗组(26 例)和结合组(26 例)。化疗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6 例、10 例;其平均年龄为(50.4±16.0)岁;其中肿瘤分期为ⅢB 期的患者有17 例,为Ⅳ期的患者有9 例。结合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7 例、9 例;其平均年龄为(50.8±15.8)岁;其中肿瘤分期为ⅢB 期的患者有15 例,为Ⅳ期的患者有11 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为化疗组患者采用GP 方案或TP 方案进行化疗。方法是:1)GP 方案。在化疗的第1 天和第8 天,为患者静脉滴注1250 mg/m2的吉西他滨。在化疗的第1 天,为患者静脉滴注60 ~75 mg/m2的顺铂。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2)TP 方案。在化疗的第1 天,为患者静脉滴注250 mg/m2的白蛋白紫杉醇和60 ~75 mg/m2的顺铂。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在此基础上,为结合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1)采用化痰祛湿益气方对痰湿壅肺型NSCLC 患者进行治疗。化痰祛湿益气方的药物组成是:茯苓12 g、党参15 g、白术12 g、车前子12 g、北杏仁9 g、猪苓15 g、鱼腥草20 g。水煎服,每日1 剂(分2 次服用)。2)采用清热滋阴润肺方对肺热阴虚型NSCLC 患者进行治疗。清热滋阴润肺方的药物组成是:沙参15 g、石斛12 g、地骨皮12 g、绞股蓝15 g、枸杞10 g、麦冬15 g。水煎服,每日1 剂(分2 次服用)。3)采用扶正固本方对肺脾肾虚型NSCLC 患者进行治疗。扶正固本方的药物组成是:黄芪30 g、太子参15 g、山萸肉9 g、黄精12 g、白花蛇舌草20 g、冬虫夏草6 g。水煎服,每日1 剂(分2 次服用)。4)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方对血瘀热毒型NSCLC 患者进行治疗。清热解毒化瘀方的药物组成是:白茅根15 g、重楼15 g、丹皮12 g、大黄9 g、仙鹤草12 g、金银花10 g。水煎服,每日1 剂(分2 次服用)。各类型的患者均连续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将患者的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CR :治疗后,患者的所有目标病灶完全消失;PR :治疗后,患者基线病灶长径之和缩小≥30% ;SD:治疗后,患者基线病灶长径之和缩小<30% 或增加<20% ;PD:治疗后,患者基线病灶长径之和增加≥20% 或出现新病灶。(CR 例数+PR 例数)/总例数×100%=总缓解率。2)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 周后采用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呈正相关。3)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化疗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CR 的患者有9 例(占34.62%),为PR 的患者有10 例(占38.46%),为SD 的患者有5 例(占19.23%),为PD 的患者有2 例(占7.69%);结合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CR 的患者有14 例(占53.85%),为PR 的患者有10 例(占38.46%),为SD 的患者有1 例(占3.85%),为PD 的患者有1 例(占3.85%);结合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92.31%)高于化疗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73.08%),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化疗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71.42±6.57)分〕与结合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71.40±6.62)分〕相比,P >0.05。治疗12 周后,结合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82.06±6.04)分〕高于化疗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77.49±6.25)分〕,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2 周后化疗组2671.42±6.5777.49±6.25结合组2671.40±6.6282.06±6.04 t 值0.144.58 P 值>0.05<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治疗期间,化疗组患者中有5 例患者(占19.23%)发生恶心呕吐,有2 例患者(占7.69%)发生肝功能损害,有1 例患者(占3.85%)发生骨髓抑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77%(8/26);结合组患者中有3 例患者(占11.54%)发生恶心呕吐,有1 例患者(占3.85%)发生肝功能损害,有1 例患者(占3.85%)发生肾功能损害,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23%(5/2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晚期NSCLC 患者数量的增长,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既往抗肿瘤的经验来看,晚期NSCLC 患者容易形成不良预后的原因为:1)患者病灶累及组织较多,病灶体积较大。患者肺部周围组织及远端组织易受到肿瘤细胞的侵袭。2)患者因长期接受抗肿瘤治疗,机体负担较重,耐受欠佳[4]。在为晚期NSCLC 患者制定抗肿瘤方案时,应考虑到其机体的耐受性,以防止其因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进行化疗是对晚期NSCLC 患者进行治疗的常用方法。有研究指出,采用GP 方案、TP 方案对晚期NSCLC 患者进行治疗均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中医认为,肺癌属于“肺积”的范畴。晚期NSCLC 患者的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痰湿壅肺。痰液分泌增加,痰凝于肺部,加之湿蕴形成,影响肺的正常功能,最终诱发肺癌。2)肺热阴虚。阴阳失调,阴气亏虚,热郁结于肺,最终诱发肺癌。3)肺脾肾虚。肺、脾、肾亏虚,肺气郁闭,脏腑功能失调,最终诱发肺癌。4)血瘀热毒。毒邪侵袭,血气运行受阻,血瘀不畅,加之毒邪的侵袭作用,引发肺部病变,诱发肺癌。中医主张运用辨证施治原则治疗该病[5]。为了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晚期NSCLC 的临床疗效,笔者对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 例晚期NSCLC 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结合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92.31%)高于化疗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73.08%),P <0.05。治疗12 周后,结合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82.06±6.04)分〕高于化疗组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77.49±6.25)分〕,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 >0.05。

综上所述,对晚期NSCLC 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太仓市例数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太仓市摸清底数管风险 带着问题去执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大爱有光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