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难治性玫瑰糠疹的效果评价

2021-05-19谢立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氯雷组胺甘草酸

谢立伟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资阳 641300)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多发于四肢近端和躯干部位。PR 患者可出现数量和大小不等的覆有领圈状、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目前,PR 的病因及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发生变态反应、遗传性过敏、病毒感染等均可能导致患者罹患PR[1]。有研究认为,PR 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人疱疹病毒(HHV)-6、HHV-7 内源性再活化及病毒感染后导致的细胞免疫失衡有关。PR 患者的病情通常可在其发病的6 ~8 周后自愈。部分无法自愈的PR 患者病情可进展为难治性PR。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难治性PR 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24 例难治性玫瑰糠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玫瑰糠疹中医治疗专家共识》中有关难治性PR 的诊断标准[2]。2)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四肢近端、躯干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玫瑰色斑疹,斑疹表面覆盖有细碎糠状鳞屑,其生长轴向基本与皮纹走向一致。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造血系统疾病及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2)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3)近1 个月内接受过药物治疗的患者。4)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或梅毒确诊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将这124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联合组(n=62)。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9 例,女33 例;其年龄为19 ~46 岁,平均年龄为(30.17±2.28)岁;其病程为1 ~7 周,平均病程为(3.04±0.56)周。在联合组患者中,有男30 例,女32 例;其年龄为19 ~47 岁,平均年龄为(30.21±2.19)岁;其病程为1 ~6 周,平均病程为(3.01±0.49)周。两组难治性PR 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让两组患者禁食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让其禁饮酒及含酒精的饮料。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复合维生素B3片(生产厂家为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2020310)及氯雷他定片(生产厂家为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70410)进行治疗。复合维生素B3片的用法是:口服,1 片/ 次,1 次/d,连续用药4 周。氯雷他定片的用法是:口服,1 片/ 次,1 次/d,连续用药10 d。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生产厂家为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80006)进行治疗。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的用法是:口服,50 mg/ 次,3 次/d,连续用药4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瘙痒消失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无新疹出现的时间、全病程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组胺的水平。在本研究中将患者的疗效分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皮损消退的幅度>90%,未出现新发皮损)、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皮损消退的幅度为71% ~90%,未出现新发皮损)、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有所缓解,皮损消退的幅度为31% ~70%,未出现新发皮损)及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控制)。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采集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5 mL 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分离出血清,将血清保存在温度为-80 ℃的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组胺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消失、皮疹消退、无新疹出现的时间及全病程时间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瘙痒消失、皮疹消退、无新疹出现的时间及全病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消失、皮疹消退、无新疹出现的时间及全病程时间的比较(± s)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消失、皮疹消退、无新疹出现的时间及全病程时间的比较(± s)

组别例数 瘙痒消失的时间(d)皮疹消退的时间(d)无新疹出现的时间(d)全病程时间(周)对照组626.32±1.3810.04±2.16 4.01±1.4922.04±3.12联合组622.56±1.745.27±2.033.09±1.8117.21±2.09 t 值13.33112.6713.09010.127 P 值0.0000.0000.003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²=12.071,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组胺水平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组胺的水平相比,P >0.05。接受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组胺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组胺水平的比较(ng/mL,± s )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组胺水平的比较(ng/mL,± s )

组别例数 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624.71±1.992.74±0.637.4310.000联合组624.88±1.722.18±0.5711.733 0.000 t 值0.5095.190 P 值0.6120.000

2.4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对照组的62 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在联合组的62 例患者中,发生轻度头晕及头痛的患者有2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3%。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χ²=2.033,P=0.154。

3 讨论

春季及秋季是PR 的高发季节。中青年女性是PR 的高发人群。部分PR 患者有母斑(前驱斑)症状,之后可出现全身泛发性皮损。目前,PR 的病因及病机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多认为该病与患者发生某种病毒感染(如感染柯萨奇B 组病毒),因病毒及其相应抗体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导致免疫病理损伤有关。武凌云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性抗原刺激可导致机体产生对应抗原后形成CIC,CIC 沉积后可激活补体,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并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下引发免疫复合物病理损伤,进而导致PR 的发生。王淑琴[4]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对PR 患者的皮损处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皮损组织中的辅助性T 细胞(Th 细胞)上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DR 抗原。这说明,PR 的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有关。PR 的发病过程中有多种炎性介质参与,组胺是其中的主要炎性介质。组胺存在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颗粒中,血清组胺的水平上升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皮肤和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氯雷他定是新型的高效H1 受体拮抗剂。使用氯雷他定对PR 患者进行治疗,可迅速阻断外周H1 受体,降低其变态反应中血清组胺的水平,进而可缓解其过敏反应及瘙痒症状。单用氯雷他定治疗PR 的早期效果显著,但停药后可出现“反跳”现象[5]。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调节T 细胞的活化、活化NK 细胞、诱导IFN-α、促进胸腺外T 淋巴细胞分化的作用[6]。甘草酸苷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为甘草次酸,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活性、施瓦茨曼现象及局部过敏坏死反应,进而可发挥抗过敏、抗病毒、非特异性抗炎等作用。近年来,复方甘草酸苷常被应用于荨麻疹、银屑病、带状疱疹、湿疹、PR 等皮肤病的治疗中[7]。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抑制病毒增殖及促进病毒灭活的作用[8]。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难治性PR 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较快控制其病情。

猜你喜欢

氯雷组胺甘草酸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抑制发酵食品组胺含量的研究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氯雷他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氯雷他定糖浆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