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05-19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网织溶血性百分率

尹 薇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异质性溶血性疾病。该病患者约占所有溶血性贫血患者的1/3[1]。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其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或寿命缩短[2]。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3]。输血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贫血的常用疗法之一。本文主要是探讨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 年8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 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并经其审核批准。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病情首次被确诊。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对利妥昔单抗过敏。2)患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3)存在输血史。4)参与本次研究前治疗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39 例)和观察组(39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8 例,女性21 例;其年龄为20 ~74 岁,平均年龄为(44.2±5.8)岁;其病程为1 ~4 个月,平均病程为(2.5±0.9)个月。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0 例,女性19 例;其年龄为21 ~73 岁,平均年龄为(45.3±5.5)岁;其病程为1 ~4 个月,平均病程为(2.1±1.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叶酸联合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每天口服1 次叶酸(生产厂家: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543,规格:5 mg/ 片),每次服1 片。让患者每天口服1 次醋酸泼尼松(生产厂家: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374,规格:5 mg/ 片),每次服1 mg/kg。在治疗的第3 周将患者每次服用醋酸泼尼松的剂量减少到0.75 mg/kg,每天服1 次。在治疗的第4 周将患者每次服用醋酸泼尼松的剂量减少到0.5 mg/kg,每天服1 次[4]。共治疗4 周。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每周为患者静脉滴注1 次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0005,规格:0.5 g:50 ml/ 瓶),每次注射375mg/m2。每天为患者输血1 次,每次输注100 ~200 ml 的洗涤红细胞制品。共治疗4 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液生化指标,根据其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用量及输血量。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2)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并将其治疗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降低至5% 以下,其进行Coombs 试验的结果呈阴性,其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水平及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恢复正常,其病情在治疗后3 个月内未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有所降低但未达到5%,其进行Coombs 试验的结果呈阴性,其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水平及血红蛋白的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其病情在治疗后3 个月内未复发。无效:治疗后,患者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未降低,其进行Coombs 试验的结果呈阳性,其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水平及血红蛋白的水平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其病情在治疗后3 个月内复发[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3)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过敏、胸闷气喘、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及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 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 s)

组别例数 血红蛋白(g/L)红细胞计数(x1012/L)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观察组 39109.64±12.07 3.45±0.627.21±1.21对照组 3996.55±9.992.69±0.498.78±1.35 t 值5.2176.0065.408 P 值0.0000.00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3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发生胸闷气喘,有2 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1 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有1 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4% ;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B 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异常,可产生抗红细胞抗体。此类抗体会与红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相结合,活化补体,激活巨噬细胞,破坏红细胞。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的抗体会促进补体与红细胞相结合,使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乏力、黄疸及尿色加深等。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存在畏寒高热、腰背部疼痛及烦躁不安等症状[6]。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是减少其体内异常的抗体。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叶酸联合醋酸泼尼松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使用该疗法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并不理想,治疗后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 单克隆抗体,可直接作用于B 淋巴细胞表面,清除带有抗红细胞抗体的B 淋巴细胞,减少抗红细胞抗体的产生,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宋泽江[7]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显著。输血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贫血的常用疗法之一。本次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输注的是洗涤红细胞制品。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这种血制品可减轻其体内的溶血反应[8]。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血液生化指标的水平,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网织溶血性百分率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10%+10%为什么等于0.11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全国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区间和决定限现状调查与分析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基于距平百分率的万源市气象干旱灰色预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