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检验科标本的条码不合格数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5-19杜良琴罗永钊钟国权叶杰英唐艳姣
杜良琴,罗永钊,钟国权,叶杰英,唐艳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清远511500)
PDCA 循环是将质量管理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调整(Action)四个阶段。在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活动中,把各项工作按照拟定计划、计划实施、实施效果确认,然后将满意的纳入标准,不满意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1]。目前,PDCA 循环已经广泛应用到医院各科室管理中[2-7]。及时的、 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获取病人客观病情、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实施正确治疗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本院业务量的不断发展,检验科标本量明显增加,生化专业组每日标本量已达3000 左右。为满足工作需求,本院在建立HIS 与LIS 联网的基础上,使用全院性标本条码管理系统,本科室生化使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前处理系统(P671+P612) 和分析模块 (cobas e602+c702+c502)。条码信息系统的应用,使自动化仪器的双向通讯功能得以实现,能够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下载检验任务并自动执行生化免疫标本的离心和检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8-11]。本院门诊量剧增,采血护士日常工作繁重,再加上人员紧缺,对真空采血管标本的条码打印和粘贴工作重视不够。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避免因仪器无法识别标本条码导致检测报告延迟给患者造成的损失,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我们运用PDCA 循环对常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期降低标本条码的不合格数量,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收集2016 年3 月-7 月未进行 PDCA 循环管理获得的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以及2017 年3 月-7 月经PDCA 循环管理后获得的数量。
1.2 PDCA 循环大致包括 PDCA 循环活动小组成员的确定、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及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和标准化等过程。通过绘制甘特图、鱼骨图和柏拉图等分析PDCA 循环的进展情况。
1.2.1 PDCA 循环活动小组成员的确定 按照自愿加入的原则,检验科生化组6 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组,其中主治医师、医师、主管技师、技师各1 名,罗氏公司驻点工程师2 名,通过会议投票选举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各组员负责实施各自分配的项目。
1.2.2 主题选定 组员根据检验科生化组对2016年度全自动生化免疫标本检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降低检验科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2.3 拟定活动计划 本次活动时间为2017 年3月-2017 年6 月,根据本次活动的步骤,制定活动时间表、组员工作分配表,并绘制甘特图。
1.2.4 现况把握及原因分析 2017 年3 月不合格标本条码数量为664 例。了解现况后,绘制柏拉图和鱼骨图,对管理环节中的人、法、料、机、环等方面进行要因分析,认为主要的原因有:⑴人员因素:本院为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2 个院区,编制床位2560 张,近年来门诊量剧增,采血护士工作繁忙,人员紧缺,日常工作中,采血护士对条码打印和粘贴重视程度不够,条码粘贴方向不正确导致条码信息区部分被覆盖,或条码信息区出现皱褶;⑵条码打印机因素:条码打印纸放置位置不恰当、墨带质量问题均可导致条码因质量不合格而无法被识别。
1.2.5 目标设定 组员们通过会议讨论决定,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 检验科生化组每月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200 例。
1.2.6 对策拟定 针对上述原因, 我们拟定详细对策。经会议讨论决定,由检验科印发新的采集手册,注明条码粘贴的标准,分发到每个采血岗位;对采血护士进行条码打印机的墨带和打印纸更换、条码打印和粘贴的操作培训,规范操作流程。
1.2.7 对策实施
1.2.7.1 规范条码打印和粘贴岗位操作流程。⑴采血护士在条码打印信息系统的软件界面勾选自动打印功能,扫描患者ID 码后信息系统发送命令到打印机,实现打印机自动打印条码。⑵采血护士检查条码质量,要求条形区清晰,黑色竖条带上无空白裂隙。⑶采血护士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后,将条码正确粘贴在相应的采血试管上,要求条码无皱褶,两长边与试管长轴平行, 覆盖在试管原装标签表面,露出原装标签边缘的容量刻度,条码两长边间留有空白间隙,便于处前理系统摄像头拍摄标本状态转至LIS 系统。
1.2.7.2 加强采血护士对检验标本TAT 影响因素的理论知识培训。1.2.7.3 检验科编写印发新采集手册,注明条码粘贴的方法和标准。
1.2.8 效果确认 改善方法实施后,统计2017 年及2018 年3 月-5 月检验科生化组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的相关情况。将实施后效果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确认此次活动的成果。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数量值-改善后数量值)/(改善前数量值-目标值)*100%。
1.2.9 标准化 修订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明确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持续改进质量。
1.3 数据处理 分别收集2017 年及2018 年3 月-5 月的每月检验科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数据统计处理使用SPSS 20.0 软件,对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CA 循环甘特图。
2.2 PDCA 循环活动原因分析的柏拉图 收集2017 年3 月未进行PDCA 循环管理获得的检验科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对无法识别的664 例标本条码的不合格原因绘制柏拉图。
2.3 PDCA 循环活动鱼骨图 根据柏拉图原理,确定2 项要因后,对要因进行分析,并绘制鱼骨图。
2.4 PDCA 循环执行前后检验科生化组标本条码不合格数据分析 PDCA 循环执行前后3 月-5 月的每月不合格条码数量如表2 所示。经计算可知,PDCA 循环执行前每月平均数量为340,PDCA 循环执行后每月平均数量为25.6。
2.5 活动效果分析 将实施后的效果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确认此次活动效果,其中目标达成率为224.57%。
表1 PDCA循环活动计划表
图1 PDCA循环原因分析柏拉图
图2 标本条码不合格原因分析图
表2 PDCA循环执行前后相同月份不合格条码数量对比
3 讨论
临床医生要通过获取患者体液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传统的工作流程包括:临床医生开具检验申请、患者准备、患者信息核对、标本采集、标本运送、实验室确认签收、标本分类送各实验组、标本前处理、试剂准备、仪器校准、质量控制、在实验室信息系统录入患者信息、 在仪器上录入标本检测项目、仪器检测,项目复查、检测数据传输、确认审核结果、报告打印、报告签发和医生收到检验报告等多个步骤[11]。在整个过程中,许多环节无时间记录可查,不受实验室工作人员干预监测,无法实施分析前质量控制,传统工作模式或多或少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近年来,本院门诊量剧增,传统工作模式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院对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改造,构建实验室信息系统,结合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建立了一套全院性的条码信息管理系统[12-19],依靠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记录患者标本任一步骤的流转时间。检验科生化室进购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前处理系统(P671+P612)和分析模块(cobas e602+c702+c502),利用条码信息系统和自动化仪器的双向通讯功能,实现标本自动离心、检测项目自动读取、仪器自动检测和检测结果自动传输,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提高工作效率[12-19]。
本科室生化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标本因为条码不合格,无法通过全自动化仪器读取条码中的检验项目信息而导致检测失败,检验报告延迟,需要待标本从仪器中卸载到出样区,由检验人员手动录入检验项目或重新打印粘贴条码才能进行检测。本研究通过开展PDCA 活动,组建活动小组,对标本条码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真因制定实施相应对策。本研究数据显示PDCA实施后,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明显减少,相应目标达成率为224.57%,说明PDCA 活动有效。本项目持续改进尚存在不足:通过培训,虽然标本条码不合格数量明显减少,但是由于采血护士工作繁重,仍然常见手工粘贴条码不平整,信息区皱缩折叠的现象,我们拟在下一循环中申请进购条码自动粘贴仪器,解决该问题。
综上所述,PDCA 活动在检验科各工作环节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保证患者及时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