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021-05-19庄淑琴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庄淑琴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小学科学教育也得到了深入改革完善,小学科学课程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科学课本中的创新思维对小学生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增强其探索创新能力,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各种科学探究。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和合作探究的兴趣,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5-0143-02

Strategic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cienc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ZHUANG Shuqin  (Jingch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Nanjing County,Zhang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prim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deeply reformed and improved.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is very important to train students' innov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we should fully tap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in science textbooks,tra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provide students with enough opportunities for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d enhance their ability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So that students can carry out various scientific explorations through observation,experiment,produc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We should reasonably use teaching methods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stimulate pupils' interest in learning science and cooperative exploration,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Teaching strategy;Improve efficiency

隨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小学科学教育也得到了深入改革完善,再加上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也要向科技看齐。小学科学课程由于锻炼学生的创新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让学生更加超前地看待事物发展规律,掌握了解时代发展潮流,而且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去创造新知或更新事物,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科学课本中的创新思维对小学生进行培养,增强其探索创新能力,为我国的人才建设添砖加瓦。1.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不明确,导致无法识别学生对哪些教学活动感兴趣,进而对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阻碍,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应明确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目的,事先应当对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备课,通过设计一些小环节、小实验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同时让学生知道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明确教学的目的,围绕教学核心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学时发给学生一些小的材料袋,在材料袋中放置蚕豆种子、小碗、放大镜等,充分利用下发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培养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授课中,也要根据课改内容对教学进行安排,让学生努力学习小学科学知识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建立新颖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停地转换视角,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进而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身创新思维,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

(2)对学生自身情况不了解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接纳能力不了解,会使得教师无法“对症下药”,从而不能制订出更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计划,使学生创新思维得不到提升。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并制订与学生自身情况相符的教学计划。因为每个学生的状态不一,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教授,有些学生在悟性方面有些迟钝,教师可以帮助这些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变得更加优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解时,一定要注意态度,对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只有通过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经常锻炼想象力思维,可以更好地在发展中创新。除了教师要对学生的自身情况了解之外,学生对自己要有一定的认知和定位,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尽量弥补,通过找补使自己更加优秀,并且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一些教师沿用的讲课方式比较陈旧,在其讲课过程中,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非常低,教师将知识内容机械地讲述给学生,学生被动听课学习,并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这样的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降低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授课效率。而且,一些资深教师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够及时沟通交流,因此,为了更好地教授科学课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及时与学生交流并进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创新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2.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1)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授中,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首先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不要盲目去教学生一些无用的知识,要在学生所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一些有趣且有用的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过程,这样会导致事倍功半,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太着急,要对学生仔细、耐心地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教學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如果学生不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大大降低教学的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之余,教师一定要定期开会,明确教学目的,同年级的各科教师在教学进度上要保持一致。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分析所讲述的课程,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分析实验,使得学生在生活中考虑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学生在做实验时,要让学生能够有对实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设置一个“引导页”,每一课的起始页均设置有“驱动页”,这些引导内容都是攫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内容,通过学生简短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明本单元学习目标。如《果实里的新生命》这一课的驱动页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都知道植物开花后会结果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自身原有的生活认知,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猜想果实形成的过程,然后再对照课本图片进行学习,结合实践,实地观察丝瓜的生长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我会利用每一课的“驱动页”,提前布置学生去预习,自己去寻找答案,不仅可以动脑思考,还能拓宽知识面。孩子们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世界从小就充满好奇,总想去寻求答案,常常爱问为什么。“驱动页”的内容设置调动了孩子们的胃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究,寻求知识的真谛。

(3)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太过死板,也不能太过单一,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定期地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在其他科学教师讲课时进行旁听的方式来丰富自己所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观看网络教师讲课的视频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去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相对丰富的教学内容下,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自身状况放在首位,要挑选一些适合学生、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去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模式。例如,在课上学生做实验时准备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凉水,还有一瓶墨水,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分别去参加实验,过程是让学生将墨水滴入热水和凉水中,看看热水和凉水,哪个与墨水相溶得更快一些?然后教师提出当小朋友们手扭伤了,是该用热水敷受伤的部位,还是用冰块敷受伤的部位?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个实验的材料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找材料做实验,但是一定要让家长陪同。从这个实验中可以让学生明白,小学科学是贴近生活的,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做实验。

(4)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因为我们学校处在城乡结合部,许多孩子家里都种植蔬菜、水果,根据这一有利条件,在教学《果实里的新生命》时,我就提前布置学生去观察植物开花结果的变化过程,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拍下图片,到时候一起分享。再比如认识直根和须根时,可以让学生提前拔几棵不同的植物,洗去土,注意不要破坏根部,然后拿到课堂上观察,分清什么是直根系,什么是须根系,掌握它们的特点以及拥有这种根系的植物的特点等。如《种子和幼苗》这一课,提前设置问题情境:是不是所有种子都可以发芽呢?什么样的种子才可以发芽?这里可以提前让孩子选出几颗不同的种子,有的完整,有的不完整(如缺少皮、破损等),分别种在土壤里,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能够发芽的,再观察它是怎样成长为一棵幼苗的。再比如教学《蚕的一生》时,让学生自己养蚕,从白色的蚕卵开始,观察它从变黑到孵出小蚕的过程,一直养到它蜕变成蛾,再次产卵为止。这样通过亲自动手得到的知识,比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要深刻得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师与学生勤沟通、多交流

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课程授课之余,也可以与家长及时交流,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脾气。在沟通之后,教师与家长可以在学校与家中一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接受更好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或在家中教师与家长应当充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能够产生自我反思创新的意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例如,在做“会吃鸡蛋的瓶子”实验时,学生回家要让家长帮忙准备一个熟鸡蛋和一个瓶子,第二天在课上,学生与教师一起做实验,实验步骤是将剥好皮的熟鸡蛋放在装有点燃火柴的瓶子口,过了一会儿,鸡蛋就会被吸进瓶子中,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要求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多方面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效率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