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探析
2021-05-19陈晓婷
陈晓婷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的学科,对学生的一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影响。但受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初中思政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长此以往,会导致初中生产生厌学的不良学习心理。作为思政教师,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有计划地、有目的性地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打造互动课堂,从而提高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5-0100-02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Middle High School
CHEN Xiaoting (Yuanhua Middle School,Jinjia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discipline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a discipline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form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d rule of law literacy.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tudents' life and study. However,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exam oriented education,most junior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China still adopt the traditional indoctrination education mode with teachers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long run,it will lead to the bad learning psycholog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we should focus on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increas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in a planned and purposeful way,and create an interactive classroom,so as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Morality and rule of law;Interactive teaching;method
優秀的面授课程应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重视其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感,但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依旧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多教师认为将教材中的知识原封不动的传授给学生即可,忽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体验感,课堂缺乏互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所以,初中思政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这里的互动性不只是指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自我内心的互动,从而激活课堂氛围,构建出一个平等民主、轻松愉悦、多元主体的道德与法治互动课堂。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下,已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对于教师的提问,多采取被动、逃避的态度,不会主动思考、主动发言。所以想要在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态度和肢体语言等,多采用初中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或者动作,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接受、被喜欢和被尊重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回答正确或者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回答错误或者想法标新立异的学生也要给予否定,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进行引导和点拨,比如,“已经很不错了,下次如果考虑得更细致一些,答案会更准确!”“你的想法很新颖!老师都没有想到。”等。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会慢慢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打造师生互动课堂。
例如,初中思政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集体生活成就我》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运用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回想自己的生活,你参加过什么集体活动?”鼓励学生回忆以往生活经历,大胆发表想法和见解。有的学生会回答:“参与了运动会。”有的学生会回答:“我参与了班级大扫除。”接下来,进行追问:“你参加这些集体活动时,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大家以后还想参加集体活动吗?”可以以举手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回答,对于在回答中体现了集体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从而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2.根据案例进行讨论教学
由案例切入互动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印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要提前了解当堂课具体讲解的内容,明确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案例,通过案例教学降低重难点教学的难度,调动其学习主动性。通常情况下,在互动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案例研究、课堂问答过程中,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一课的教学为例,初中思政教师以聊天的形式展示生活案例:“小张和小李花了3000元买了两套棉被和两件棉衣,回家后发现棉被与棉衣里是黑心棉,该怎么办?”学生将自己代入到了案例当中,回答道:“回去找他们要个说法。”“那要是他们不认账怎么办?”学生陷入到了困境当中,这时教师进行点拨:“同学们,想想平时父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是怎么做的?”“报警处理。”“打电话到315投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那为什么我们找不法商贩要说法没有用,父母报警或投诉就能够获得赔偿呢?”这时,教师再引入“法律”这一概念,帮助同学们学生理解“法律是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这一概念。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掌握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举出相关案例。比如:“父母的婚姻是受《婚姻法》保护的。”“我们青少年是受《青少年保护法》保护的。”
3.以問题为导向进行互动
很多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并不会主动参与到师生互动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通过课堂提问能够使班级中内向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在师生问答过程中了解其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其量身定制合适的问题,增强其互动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不懂的地方主动提问、主动质疑,在质疑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快乐,进一步推进互动教学。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一课为例,初中思政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有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违法行为?”在问题的引导下,同学们学生举手回答:“谎报险情违反了法律规定。”“很多人聚在一起打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雇童工也是违法行为。”在问题互动过程中,学生对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老师,违法和犯罪到底有什么区别?违法不就是犯罪吗?”听到学生的提问后,教师要耐心解答:“只要是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行为统称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的、受刑法处罚的情节显著、危害性严重的行为。”通过提问、质疑等多样形式的互动教学,学生对违法行为、违法类型等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效果显著增强。
4.组织汇报交流活动
在授课过程中组织汇报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学时,教师深入挖掘课堂内容的内涵,并根据其内涵为班内学生布置汇报交流任务。布置任务时,教师明确汇报活动的主题,并帮助各组学生梳理汇报交流思路,使其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授课期间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满足每组学生对汇报时间的需求。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适时提问,或引导其他学生提问,在课上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进一步增强互动教学的效果。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的教学为例,思政教师深入挖掘本课程中的德育内容,并为学生布置课堂展示任务:“同学们都是网上冲浪小达人,能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网络生活’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分享一下‘上网’的经验与注意事项?”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结合课上教学内容、个人上网经验制作了个性化十足的演示文稿,并按照抽签顺序上讲台和大家分享演示文稿的内容。比如,有的学生介绍了在网上交网友的故事,并分析“网上交友”这一行为的利弊,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对方是个骗子怎么办”,这时,同学之间就这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回顾《网络生活新空间》的课程教学内容。
5.组织小组互动教学
实践表明,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更能够产生共鸣,也更能够接受同龄人的学习建议。基于此,教师可将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进组内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营造出良好互动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组教学中,教师就某一教学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并给每组成员5~10分钟的时间围绕着问题进行组内讨论,通过组织组内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更强烈深刻的共鸣。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义务》一课授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先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为几个小组,鼓励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了解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畅所欲言。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到:“作为公民,我觉得遵守法律应该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有的学生会提到:“维护国家利益应该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到的,这个也应该是一项基本义务。”有的学生会想到:“我的父母,每个月领完薪水会交税,定期交税是不是一项基本义务呢?”接下来,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教给学生我国公民的四项基本义务是维护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从而达到增加课堂互动性的效果。
6.组织辩论教学活动
真理越辩越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辩论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在课上营造出追求真理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关系,进一步提高互动教学效果。教师以教材内容为根本,选择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发争议的内容设置辩论题目,将班内的同学分为正、反两方辩论团队,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教师完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尊重自由平等》基本内容的授课后,在班内组织主题辩论活动:“法律意义上的自由平等是真正的自由平等吗?”正方同学认为:“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种族、性别、职业、家庭情况、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不会影响法律的评判。”反方同学则认为:“法律对生活、学习、工作、交友等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限制了人的自由行为,法律上的自由平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在激烈的辩论下,正方辩手以代孕、打黑工等案例举例,证明了“过分的自由就是剥削,而剥削就意味着不公平、不自由”。通过辩论,正反方同学得出了结论:“自由如果脱离了法律的限制,一定会造成混乱与伤害。”
7.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压抑枯燥的课堂氛围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基于新课改教学背景,初中思政教师应着手创新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讲课堂、合作学习等创新型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性,打造多元互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高艳玲.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97-98.
[2]陈月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互动教学初探[J].家长,2020(36):81-82.
[3]张海波.课堂互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