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2021-05-18普建生

云南教育·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共秩序家风危害

普建生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强化学习效果;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反馈教学信息,恰当调节教学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恰当的教学提问,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

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精心设计,包括提什么问题、提问哪些学生等,要明确每一个所提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切忌随意问、盲目问,使提问流于形式。更不应该提与教材内容无关的难题,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如在进行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这四个问题:1.什么是公共秩序?2.混乱无章的公共秩序对我们个人、社会有什么影响?3.良好的公共秩序对我们个人、社会有什么影响?4.为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作为小学生应该怎么做?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每件小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生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遭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公共秩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井然有序。

课堂教学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实现提问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中有关“虎门销烟”这一内容时,针对目前小学生对“烟”的认识可能仅仅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香烟,而很难把虎门销烟的“烟”与鸦片、毒品联系起来的实际,我首先在PPT上出示大烟(鸦片)的照片,接着让学生观看晚清政府上至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在家里、在烟馆吸食鸦片的视频,然后提出以下问题:林则徐在虎门销毁的“烟”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大人所抽的香烟一样吗?这种“烟”会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虎门销烟的“烟”其实就是现在我们国家严厉禁止的什么东西?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逐步加深认识,最后达到了对“烟→毒品”这一概念的准确认识。

二、找准提问的时机

提问时机找得准,可极大地发挥提问的功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问时机找得准,既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又可使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经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找准提问时机呢?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考虑,应选在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上。从学生的状况来考虑,应选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或受到干扰时,以及需要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或需要学生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时。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课《我学习,我快乐》时,我的提问均围绕本课的重点“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战胜困难更快乐”来设计。首先,我让学生开展成语接龙游戏,一直接到学生接不下去,这时我再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使成语接龙游戏又重新接了下去。其次,我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王栋学骑自行车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王栋学骑自行车的过程(哎呀又摔倒了→太难了我不想学了→别急慢慢来→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通过成语接龙游戏、王栋学骑自行车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我适时设置如下问题:你们顺利地把上一位同学的成语接龙接下去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当接不下去时的感受是什么?通过分组讨论终于成功接下去時的感受又是什么?王栋学骑自行车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放弃了吗?最后王栋学会骑自行车了吗?紧紧围绕重难点适时设置提问,让学生感受、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战胜困难更快乐,懂得遇到困难不放弃、要坚持的道理。

三、灵活采用提问的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灵活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并从问题的解答中受益。

一是需要通过提问来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时,可采用“温故知新式”的提问方式。这种导入方法是教师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复习提问旧知识为手段,在旧知识里面引出新课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让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在讲授《拒绝危害有方法》这一内容时,结合上一课已学习的知识“香烟、酒、毒品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提出问题:香烟的危害有哪些?酒精的危害有哪些?毒品的危害有哪些?“既然香烟、酒精、毒品的危害那么大,一旦沾染上了要想戒掉是很困难的,那么我们如何拒绝危害呢?拒绝危害有些什么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拒绝危害有方法》。”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

二是需要通过讲述成语典故、名人轶事、现实材料等,引导学生去分析论证问题时,可采用“事例引发式”的提问方式。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时,我通过给学生讲岳飞《精忠报国》这一历史故事来导入新课,设置了“什么是家风”“岳飞家的家风是什么”“优秀的家风会给家庭成员带来什么影响”等问题。从涵养德行、修身立志、家国情怀中的名言警句、家训等提问中,学生明白了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明白了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是需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归纳出某一结论时,可采用“聚合式”的提问方式。如在讲爱祖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爱家乡是不是爱祖国?爱岗是不是爱祖国?出国是不是爱祖国?引导学生从爱国与爱家乡、爱国与爱岗、爱国与出国的关系中,总结出爱国的基本要求。

四是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更准确地掌握知识时,可采用“比较式”的提问方式。如讲到“公民”的概念时,我用“人民”来与之比较。“两个概念一字之差,它们是不是一回事,区别何在?”通过这样的比较式提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增强辨别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关键在于启迪开窦,问得美妙,问得开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的联系,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公共秩序家风危害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涉外法律适用中的界定
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班级管理中的高中生公共秩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