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收官“十三五”
2021-05-18
2020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教育系统而言,也是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不仅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是重要的节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在这一年里收官。所谓收官,就是要盘点,要交账,要兑现。为此,在2020年12月,教育部连续组织召开了七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从各个方面对“十三五”以来中国教育在各重点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作了总结和介绍。本刊特综合整理发布会中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教材建设工作等四方面内容,以“专题荟萃”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示,以便广大读者对“十三五”以来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投入到“十四五”新的伟大征程中去。
——本刊编辑部
一、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情况篇
中国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时指出,“十三五”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了全面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完成。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新提升。在各级教育普及程度方面都达到或者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经达到83.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达到了51.6%,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
二是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全面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实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从台账建立之初的20万人降到现在的“动态清零”,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十三五”时期累计达到52.5万人。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91亿人次、资助金额达到7 739亿元。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覆盖1 634个县、13万多所学校,受益学生超过3 700万人。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现在已经达到76%。全国23个省份、95.3%的县级单位已经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包括教学点)办学条件也都达到“20条底线”要求,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已经由2016年的12.7%下降到2020年的3.98%。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同招入学政策,24个大城市中免试就近入学比例已经达到98.6%,85.3%的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或者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服务。
三是教育服务国家发展取得新突破。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推进“四点一线一面”为重点的区域教育创新试验,一批教育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重点项目正在发力推进。创新性开展部省合建高校模式,支持中西部14所高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800多家,成立各类职教集团1 400余个。2019年,完成高职扩招116万人,各级职业院校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约1 000万技术技能人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组织认定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等学校,2016年以来连续举办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前一周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了第六届。这其中累计吸引了1 500万名大学生、370多万个大学生团队参赛。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9年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59%,到地市级及以下基层就业的比例也达到了69%。“十三五”以来,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 088万人,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7%以上。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快提升。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建设了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均占全国80%以上,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个合作协议,实现与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位学历互认,推动2 33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落地。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新活力。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完成《民办教育促进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9部教育规章制度制定工作,完成全部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工作。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取消部本级行政审批事项1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取消。放權31所高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推动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和直属高校外事审批权,积极扩大高校科研相关自主权。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推进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推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实施“强基计划”,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时指出,“十三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统领,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由“十二五”末期的1 539万人增长至现今的1 732万,增长了12.5%,有力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一是构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四梁八柱。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部署开展教师教育五项重点任务和十大行动任务,完善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明确新时代大中小幼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全面建立起覆盖大中小幼的师德规范体系和违规行为处理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出台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文件,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得到显著缓解。谋划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印发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有关政策,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二是夯实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地位。在质量保障上,实施三级五类师范专业认证,全国4 000余个师范专业纳入一级质量监测,221个师范专业通过了第二级、第三级专业认证。改革实施“国培计划”,聚焦乡村教师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中央财政投入110亿元,培训近900万人次。在提升层次上,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推动64所师范院校完成U-G-S协同育人机制,加大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中央高校师范生和公费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分别提高了3 000元和5 000元。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遴选了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培育建设单位122个,公布102家企业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在创新融合上,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实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作2.0,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会同中组部出台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大胆探索,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三是增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活力。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方面,28个省份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年平均认定教师资格人数160万人以上,较“十二五”年增长约37%,近1 000万人次中小学教师参与定期注册。新增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12门考试科目,出台了港澳台居民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政策。2020年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政策措施,全力做好应对疫情稳就业工作。在精准实施各类支教项目方面,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11万余名教师、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选派了1万名教师、银龄讲学计划招募了近1万名的退休教师、高校银龄计划支援西部计划,首批遴选140余名退休教授、副教授开展支教支研。“十三五”期间“特岗计划”累计招聘42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1 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在持续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方面,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加强下放后的监管工作。稳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天花板”。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启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四是提升了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地位待遇。在教師工资保障方面,会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等部门,持续推进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水平。实现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连片特困地区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惠及8万多所乡村学校近127万名乡村教师。在中央补助政策的示范带动下,2019年全国有1 012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也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在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制度方面,以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为契机,连续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寻找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评选表彰等活动,涌现出3位“人民教育家”、7位“时代楷模”,集中表彰“全国优秀教师”1 432名、“全国模范教师”718名,授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 355项,发放乡村教师从教30年荣誉证书414万册。在营造教育教学环境方面,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20条,加强督察力度,目前全国已经有20个省份出台了减负清单,预计年内所有的省份都会出台减负清单。
教育投入:“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介绍了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她指出,“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明确提出“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调整优化经费结构,不断提高使用效益,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服务保障和政策导向作用。
一是财政投入逐年增长。从2016-2019年财政教育投入情况看,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逐年做到“一个不低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8.2%;占GDP比例为4.04%,连续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这个成果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决心。二是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做到“第一个只增不减”。2019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3.5万亿元,是2015年的1.34倍,年均增长7.6%。三是全国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做到了“第二个只增不减”。2019年各级教育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达到幼儿园8 600多元、普通小学11 900多元、普通初中17 300多元、普通高中17 800多元、中职学校17 200多元、普通高校23 400多元,年均增幅在5%到12%之间。
二是使用结构逐步优化。从使用的情况看,一是体现了“保基本”。各级教育之间,义务教育占比最高,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占到52.7%,这四年期间义务教育始终保持在53%左右,也就是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的一半以上是用于保义务教育的。二是体现了“补短板”。学前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5.4%,在各级教育中增长最快;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15年的不到4%提高到2019年的5%,提高幅度在各级教育中也是最高的。三是体现了“促公平”。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都是用于中西部地区的。“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0.9%,高于全国年均增幅2.7个百分点。用于学生资助的财政资金累计支出超过5 000亿元(不含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年均增长达到了8.35%。四是体现了“提质量”。教职工人员支出占到62%,比2015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们财政支出的重点已经逐步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是效益逐渐显现。随着4%成果持续巩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9年超过4万亿元,并有效带动了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5万亿元,支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了世界上覆盖最广的学生资助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随着经费使用结构的逐步优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教育投入充分发挥了保障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内涵的政策导向作用。
刘景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的精神,从统筹“两个百年”“两个大局”“两个大计”的政治高度,建章立制、构建体系,加快推进教育财务治理现代化,切实提高“识变、应变、求变”和“育先机、开新局”的能力。继续保持财政教育投入强度,持续巩固4%成果,推动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更好满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需求,更好发挥教育经费服务保障和政策导向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以生均标准为基础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四是加快推进教育财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应用阶段进入融合创新阶段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就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情况作了介绍。他说,“十三五”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加强统筹部署,“三通两平台”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全两高一大”新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八大行动”全面推进,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速、创新案例竞相涌现、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应用阶段进入融合创新阶段。
第一,学校网络基础环境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部与工信部联合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学校联网和提速降费工作。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从2015年的69.3%上升到目前的99.7%,出口带宽达到100M的学校比例从12.8%跃升到98.7%。其中,52个贫困县已实现了学校网络全覆盖,99.7%的学校实现了百兆带宽。95.2%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统一配备的教师和学生终端数量分别为1 060万台和1 703万台。
第二,优质资源供给和教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实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整合开发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数字资源6 948学时,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教材配套的资源达5 000万条。建成20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认定1 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慕课学习人数达到3.1亿人次,获得在线课程学分的高校学生突破8 200万人次。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应用,连续6年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課一名师”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三,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各级平台184个,为师生提供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服务,应用访问总数累计超3亿人次,资源共享总数超过3.2亿次,月活跃用户达6 000多万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超过1亿个,将近半数的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和科研。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
第四,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现代化成效显著。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师生“一人一号”。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有序推进,共享教育基础数据达2.1亿次,支撑600多项地方业务开展。教育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对“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加强校外线上培训、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网课平台等规范管理,营造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第五,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启动提升工程2.0,累计培训1 000多万名教师。持续举办教育厅局长和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培训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班,“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3万人。全国有超过80%的中小学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科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第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开设相关本科专业5个,全国布点233个,11所高校入选为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示范建设高校。全面落实《网络安全法》,建立教育系统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通报并处理安全威胁6万多个。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和专题培训班,提高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高润生特别强调,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教育部启动“停课不停学”工作,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通过电视空中课堂保障没有网络或网速较慢地区学生的居家学习;全国1 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 775万人;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弹性教学手册—中国“停课不停学”的经验》,为世界各国在线教学提供了中国方案。此次疫情,以信息化有力支撑了近3亿师生的在线学习,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同时,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要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十三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若干重磅文件,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同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着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重点从六个方面作了介绍。
第一,基础教育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
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强化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且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这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系统进行部署,明确发展目标,完善政策保障,整体提升水平,推动基础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基础教育呈现了最鲜明的特征,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已基本确立,基础教育已经踏上更加重视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征程。
强化党建引领,中小学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理顺了中小学党建管理体制,明确了中小学党组织职责任务,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大了对党组书记的全面系统培训。党建工作的活力显著增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提高办学治校水平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基础教育普及水平跃上新台阶。
在义务教育方面,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聚焦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个重大政治任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有关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截至2019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比201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已经实现动态清零,为实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又进一步健全了长效机制,提出了五个机制,包括联控联保的责任机制、定期专项行动的机制、应助尽助的救助机制、依法控辍的治理机制和办学条件保障机制,推动历史性地解决辍学问题。
在学前教育方面,强化了公益普惠属性。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动各地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依法依规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全国已完成配套园治理1.95万所,新增普惠性学位400多万个。截至2019年底,全国公办园达到10.8万所,比2015年增加了3.1万所,普惠性民办园达到9.5万所,比2016年增加了3.7万所(普惠园统计数据是从2016年开始建立)。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4%,比2015年提高8.4个百分点;普惠园覆盖率达到76.01%,比2016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过去五年是学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在普通高中方面,即将实现基本普及。2017年,组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并与10个普及水平偏低的省份签订了备忘录。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2019年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5%,比2015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全国有28个省份毛入学率超过90%。而到2020年年底,又更进一步,全国及各个省份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90%的普及目标。
在特殊教育方面,残疾儿童得到更多关爱。修订了残疾人教育条例,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印发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指导意见,中央财政大幅度提高特殊教育投入,着力扩大特殊教育资源,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特殊教育学校2 192所,比2015年增长了7%,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全覆盖;在校学生达到了79.5万人,比2015年增长80%。监测显示,2020年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经达到95%以上,過去残疾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让残疾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正在变成现实。
经过五年的努力,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义务教育的巩固水平和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全国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1万所,在校、在园的学生总数达到2.26亿人。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教育公平实现了新的跨越,正在乘势而上,向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迈进。
第三,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呈现新面貌。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以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推动实现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国办出台了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截至2019年底,全国30.9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9.8%;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比例分别为98.43%、99.07%、98.67%;全国95.3%的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验收。
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计划,有序扩大城镇教育资源。截至2019年底,全国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比例分别降至3.98%和0.24%,比2015年分别下降了10.1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了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的目标任务。与此同时,指导各地实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比2015年下降了17.91个百分点。
第四,基础教育全面提质进入新阶段。
德育工作实效显著提高。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系统构建了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明确了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目标任务,创新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育人的机制。召开了两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主体框架更加明确,德育骨干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加强,德育课改革创新取得突破,德育活动的品牌更加鲜亮,开展了“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学生点击量超过4.47亿人次,每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受到广泛好评。
广泛宣传了一大批基层创造的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强化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困境儿童教育关爱,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发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呈现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和自信自强、向上向善、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成立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工作部署与指导。认真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开展了国家级示范培训和全员培训,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已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已在20个省份实施,计划到2022年全面在高中阶段实施。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实施了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建立了一批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和跨学科、综合化教学。出台了加强教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有关文件,强化教研专业支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布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引导学生读好书、读经典。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水平整体良好,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开展了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持续举办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遴选推广了130个优秀游戏案例,科学保教水平不断提升。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深入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积极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拓宽了课堂教学空间,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农村开足开齐开好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缩小教育差距。新冠疫情暴发后,迅速建设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开发了一大批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中小学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资源,满足了1.8亿中小学生的居家学习需要,网络浏览次数累计达到24.27亿,堪称“史无前例、世无前例”。
第五,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
大力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管得太多、动力不足、保障不够、管理不善”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强化内外联动、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切实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保障中小学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有力促进了改革与发展的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为全面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创设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受到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欢迎。
积极创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同步推进,推动14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探索形成了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爱好与国家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选科选考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省为单位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监督保障机制,客观真实、简洁有效记录学生突出表现,引导育人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研制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三个层面进行设计,系统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深化中考改革,推动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取得积极进展。坚持教考科学衔接,取消中考考試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命题,实现“以学定考”。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中考命题评估,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中考命题质量稳步提升,有效引领实施素质教育。
逐步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家庭教育指导五年规划,举办“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主题宣传活动,发布《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人方法,家校协同育人氛围日益浓厚。强化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育人,统筹学生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社会劳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指导各地建立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大课堂,积极开展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教育,遴选了一批研学实践的基地、营地和一批经典线路。社会实践育人蓬勃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第六,基础教育热点难点实现新突破。
社会育人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力开展了社会育人环境治理工作。针对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有害APP进校园、低俗有害网络信息等突出问题,中央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规范了网络平台特别是社会网课平台的管理,分三批面向社会公开通报了有害网络信息治理情况,共清理165万余条不良信息,处理违规平台账号2万余个,有效净化了网络空间和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深入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加强引导、有效预防、严肃查处,通过教育、警示、通报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保持了校园总体安全稳定。
招生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大力推进“公民同招”改革,全面建立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视同仁、互不享有特权的招生入学机制,促进了公民办学校公平发展,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和家长焦虑,推动民办学校从“抢好生源”向“教好学生”的转变,大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坚持“两为主、两纳入”,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国85.3%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服务,这个比例和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大体相当。
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得到有效缓解。出台减负三十条规定,明确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四方责任,着力构建系统化减负体系。积极推进学校建立课后服务制度,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全国36个大中城市66.2%的小学、56.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有效解决“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问题。全面清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由105项减至35项,更加注重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坚持综合施策、内外联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有效治理,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先证后照”制度和黑白名单制度,重点整治无证无照、超标超前培训、违规收费、虚假宣传等问题,摸排整治了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和培训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监管机制,有效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与此同时,实施线上培训机构备案审查制度,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治理。
三、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篇
长期以来,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属于弱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十三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仅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应该说就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十三五”以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哪些新的进展?就此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和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发布会作了详细解答。
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
关于体育,王登峰着重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
第一,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教育要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培养,同时专门就学校体育要实现的目标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也就是学校体育要实现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2020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2020年还出台了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经过中央深改委讨论通过,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给各省级人民政府的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文件。而由教育部牵头的校园足球的工作,也印发了七部门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也就是“十三五”期间,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的“四梁八柱”改革发展的总体政策体系已经搭建完成,进入了全面装修和全面施工的阶段。所以“十三五”期间既是一个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各项改革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
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学校体育作出的“四位一体”目标的高度概括。也就是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这一点应该说是对体育价值认识的一个飞跃。长期以来,大家对学校体育的印象就是孩子们能够有运动的时间,有活动的时间,而目标就是增强体质。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价值的重新界定里面,他首先强调的是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们享受运动的乐趣。而要想享受运动的乐趣,就必须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同时,还把体育关于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功能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应该说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体育片面认识的局面,也就是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课程,增强体质是其中的一个必有之意,但是它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能够实现锤炼意志和健全人格的综合育人的功能。因此,“十三五”期间,整个政策体系的构建和推进,应该说这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也就是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学校体育片面的认识,把它作为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一个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它的地位和价值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二,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在《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里面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这是对体育课要教什么以及要教会学生什么做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同时,还要开展经常性的课余体育锻炼和体育训练活动,也就是课堂上教的这些知识和技能,课后要有经常性的训练和锻炼。最为重要的是,还要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它正是实现习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点也是学校体育在思想观念上、在认识上的巨大飞跃。而在《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里面,明确提出,体育竞赛是所有上体育课的学生都必须参与的。这一点,也是一个带有颠覆性的观念转变。所以,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更加清晰,也就是要立足于教会、勤练和常赛。教会、勤练和常赛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的。
为此,“十三五”期间,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我们继续延续了“十二五”期间关于学校体育教学“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模式,这个“品”就是运动项目,“一校一品”就是一个学校有一个运动项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会和掌握。“一校多品”,就是一个学校可能有几种运动项目,供学生们选择,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做到学会、做到经常性的训练和比赛。这样的“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截至2020年年底,教育部在全国已经认定了三万所校园足球特色校。另外,教育部已经开始布局并且逐渐推广校园篮球项目、校园排球项目、校园网球项目,还有校园冰雪运动项目。下一步,这个项目还会进一步拓展。其实,很多学校的选择项目是非常广泛的,有游泳、羽毛球、武术,还有其他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等等,都会进入到“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改革模式里面来。
第三,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改革。这里面既包括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指南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同时也包括对教学效果、学生体质健康、学生运动技能等级、学生参与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记录等等,都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里面去,同时也会成为评价地方政府、评价教育发展、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现在全国各地各校普遍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我们要求,不光是“十三五”期间,在此之前就要求所有的学校,大中小学每年都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监测,而且教育部每年要对各地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复核的人数每年都超过20万人。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一开始的时候,各地上报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我们复核数据之间的一致性是比较低的,目前基本上达到95%以上,也就是各地对这项工作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扎实,也非常到位。
与此同时,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尽管中考体育的分值差别还是比较大,但是这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也就是所有的地方在中考里面都要考体育,而且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的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此外,在高考录取的“强基计划”中明确要求,录取“强基计划”考生的高校,对这些考生都要进行体育的加试。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这方面各个高校都做得非常好。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这项工作还是都做了,应该说这也是体育和高考扯上关系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除了体育特长生的招生以外,这是面对普通考生,也要加考体育,这是从评价体系来讲。
第四,學校体育推进机制方面的一些进展。目前,跨部委的这种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了两个,一个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新闻广电、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和中国足协等七个部门组成。另一个是青少年近视防控部际联席会议,这项工作办公室也设在教育部。此外,国务院刚刚批复了关于体教融合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也是设在教育部。这些部际联席协调机制应该说可以动员各个部委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另外,各部委、各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师生家校社(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五大教育主体各自发挥自己功能的体制机制也逐渐健全。
同时,学校体育也进一步强调了如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如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在这方面“十三五”期间也做了重要探索。教育部已经推出了一个项目叫作“传承的力量”,主要是全面展示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工作中所做的关于传统体育项目和中国的民族艺术传承所做的努力,再把这两方面的工作成果集中展示出来。这项工作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年,可以说成效非常显著,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教育系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构建文化自信,在体育和美育领域所做的努力。
在介绍了上述四方面学校体育重点工作后,王登峰还谈到了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条件的建设情况。一是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数量从50.2万增加到59.5万,增加了9.3万人。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同时对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专门培训了10万名体育教师,也就是“1+10”的规模。另外,单项培训开展的情况也非常令人欣慰,以足球为例,“十三五”期间,光是国家层面的校园足球教师的培训就将近3万人,省市一级的培训加起来超过20万人次。二是从体育运动场地情况来看,“十三五”期间,小学和中学的体育运动场地达标率分别达到了90.22%和93.54%。在过去体育办学条件欠缺的情况下,经过“十三五”的努力,达标率能够超过90%,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成绩。三是学校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和处置机制方面的制度和体系逐渐完善起来。特别强调了安全风险防控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一旦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之后,如何健全、化解或者解决风险矛盾的机制,这也为学校校长、教师面对意外出现伤害事故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比较稳妥、比较有效的处置机制,既能够妥善解决和处理问题,同时又能够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王登峰在发布会上从五个方面介绍“十三五”期间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是政策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学校美育文件,这也就意味着学校的美育工作进入到整个教育系统里面的非常重要的方面。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就进一步提升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总结“十三五”期间关于学校美育工作政策体系建设,不难看出,首先,美育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美育的功能,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审美是一个人的一种基本的素养,人文素养所涉及的领域会更加宽泛,但是这两个看上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去实现?这一方面需要各个学科共同的努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就进一步凸显了美育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所以这是“十三五”期间关于学校美育工作政策体系里面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其次,美育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我们整个教育里面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并且要着力破解的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艺术院校的招生,都需要有很强的艺术专长,才能考到艺术院校。而在我们的义务教育包括高中教育体系里面,我们的音乐课、美术课或者综合艺术课,如果学生只是上这些课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去考艺术院校的,这其实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也就是,我们中小学的音乐、美术或者综合艺术课程,要真正让学生能够体验美,能够认识美,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能够去展示美,基本的艺术特长和专项的艺术特长,同时未来又能够创造美。所以,这是我们教学改革要实现的目标,这在2020年中办、国办的文件里面也作出了非常清晰的界定。明确界定这一点,就是我们美育教学改革巨大的进步。再次,在保障条件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器材设备保障,最后是关于美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这是关于学校美育工作政策体系的问题。
二是教学改革。在“十三五”期间,关于教学改革,我们也逐渐形成了要让学生在艺术课上能够去增强艺术体验,这个体验也就是要欣赏、观赏,去欣赏美、观赏美,能够产生美的体验和共鸣。同时,要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基本的艺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专项的艺术特长。这是美育教学改革跟体育教学改革要教会健康知识、教会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专项运动技能相对应的,也是非常相似的一个教学改革的方向。“十三五”期间,我们艺术课程的开课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艺术教育的资源,做到了全覆盖,而且艺术教育中,帮助学生学会一两项艺术特长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也逐渐普及起来。所以,这是我们在整个教学改革方面,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重要的进展。
三是条件保障。从师资队伍建设来讲,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在“十三五”期间,由59.9万,也就是将近60万,增加到74.8万,这个增长的数量和幅度超过了体育教师。所以应该说“十三五”期间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在美育器材保障方面,目前小学的艺术器材配备达标率达到95%,初中达到了96.12%,高中达到了93.26%,这个比例也超过了体育的达标率。所以,美育在“十三五”期间的进展可以说比体育还要迅猛。因为在“十二五”末期的时候,体育的情况要好于美育,而现在到了“十三五”末,我们看到的是美育的情况比体育要好。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高中的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
四是关于评价方面。美育已经全面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跟体育是一样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个省开始美育中考改革试点。目前的情况来看,分值一般是在10到30分之间。关于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方面,可以说也在不断取得一些新的进展。
五是关于机制方面。推进美育需要各个部委、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目前,我们跟文旅部、跟国家的艺术院团都有了非常多的合作,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包括“种文化、结对子”活动,也就是艺术家们跟我们学校结对子,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另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这几年也在不断地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传承校,能够把中华优秀的艺术在我们的学校美育课程中能够有更多的体现,这些都是学校美育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劳动教育在“十三五”期间有个质的改变
申继亮就“十三五”期间劳动教育的情况作了介绍,他指出,关于劳动教育,实际上一直是对学校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但作为独立的一项工作安排,在“十三五”期间有个质的改变。“十三五”期间,劳动教育的工作,从时间进程上来讲,主要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育部印发了相关文件,来推动開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特别是中小学方面,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遴选出了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比如北京,在前些年就建了三个学农基地和一个学工基地。初中生要到这个基地集中劳动一周。再比如河北的易县,这个地方寄宿制学校比较多,大部分学校很少聘请清洁工,更多的事务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如宿舍的管理、食堂帮厨、校园保洁,以及他们学校的一些山地、林地的维护等等,都是由学生通过劳动来完成这些工作的。再比如说上海的曹杨二中,这个学校周边原来是一个曹杨新村,居住了很多劳模,学校利用这样一些优势,开设了“劳模大讲堂”必修课,学校里面建了“自行车创意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组装自行车。另外,从交通方面,他们也建立了“汽车实验室”“轨道交通实验室”等等,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
对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部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规定是不能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学校实践类教学占总学分不能少于25%。另外职业院校尽管劳动色彩很浓,但是他们也非常注重开展劳动教育,比如说他们组织校园技能文化节、劳动文化节等等。此外,教育部与相关部委配合,组织了大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说每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实际上都是一些劳动教育的形式。
第二阶段,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后,为了落实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顶层设计和部署。这个标志就是研制发布两个文件:一个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另一个是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央这个文件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思是我们过去一直有劳动教育的要求,但是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次中央做出重要部署,旨在全面加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关于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劳动教育不等同于一个专题教育,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环保教育、中医药教育、防艾滋病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专题教育。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样,都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所以,劳动教育应该提高站位,立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这样一个高度来看待。
二是对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更加清晰系统。过去我们一直在讲,要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次,根据全教会的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个文件,包括教育部的指导纲要,都对劳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更加清晰具体的要求。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要培养劳动能力,三是要发展学生的劳动精神,四是要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所以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四个方面,对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提出了非常清晰具体的要求,使得我们这项工作就有一个目标指向,可以落得更实、更细。
三是强调了这项要求落实机制的建设。如何把劳动教育新要求落到实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一是从课程方面,作为党的教育方针,作为“五育”之一,必须有系统的课程设计,有具体的课程支撑,要求中小学每周独立设一节课。职业教育院校要开设16课时的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为主的专门课。普通高等学校要有32课时,来加强劳动教育,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等。另外,文件也明确要求,各个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把劳动教育的要求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二是活动,要在课内外一系列活动当中融入劳动教育的要求。三是要在学校校园文件建设中体现劳动教育的要求。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我们的劳动教育落地有机制、有抓手。
四是实施保障方面的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来劳动教育是党委政府的责任,所以党委政府加强统筹,要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特别是要统筹利用社会各方力量,为劳动教育提供场所保证。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缺乏。所以这次在顶层设计和部署工作当中,也对社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教育部指导纲要侧重对学校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说学校要规划劳动教育内容,要组织开展劳动周,要负责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等。以上第二阶段主要是顶层设计和部署。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就是全面实施阶段。两个文件印发以后,劳动教育的落实情况应该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指导各地研制印发实施意见,对劳动教育进行具体部署。根据我们的了解,到目前为止,以下的省份已经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印发了实施意见,这些省包括河北、上海、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此外,我们也了解到,还有一部分省份正在组织研制实施意见,比如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等,这些省份的文件还没有出台,但是已经在积极地研制。此外,各个地方也积极现在响应中央的号召,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印发本地的一些劳动教育的规定和要求,比如说像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河北省临城县等,有很多市县都围绕劳动教育印发了本地的一些指导意见和实施要求。
第二,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来提高大家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首先,教育部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了国培计划,纳入了各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和培训内容范围。到现在为止,截至2020年下半年,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辽宁教育学院等实施劳动教育国培项目9个。此外像湖南、云南等省也召开了劳动教育推进会。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等也在地方的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等培训活动当中,把劳动教育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培训。此外,还有一些机构和大学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说像中国教科院,组织开展了9场公益讲堂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劳动与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还创办了劳动教育评论集刊。这些机构和单位都组织了研讨会和培训活动。
第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比如说广东深圳南山区举办了中小学劳动技能竞赛,让学生分学段现场比拼劳动技能和水平。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七大行动。再比如说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合作共建了学生实践农场,从2020年9月11日以后,就分批组织高一学生开展劳动周活动,让学生“过三關”,第一是行走关,要步行走30华里。第二到那里要过生活自理关,所有生活都要自理。第三是劳动锻炼关,每天劳动5到6小时。各地各学校都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劳动实践活动。
第四,一些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在组织编制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出版社出版了这方面的指导手册。在教育系统内外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对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学生、教师、家长积极支持劳动教育的氛围正在形成。
2020年下半年,湖南省教科院采用实地考察、访谈和网上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23万人的大规模调查,覆盖了大中小学、家长、普通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以及大学教授、上市公司董事长、事业企业单位负责人等。结果表明,超过90%的人认为“劳动教育很有必要”,对于每天安排30分钟体力劳动,96.6%的家长表示支持。另外,教育部组织的调查还发现,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当中,70%以上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他们或者直接投身抗疫一线,或者投身社区防疫、特殊群体帮扶、爱心捐助等活动。
总之,2020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各校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在全面认真地落实中央和教育部有关劳动教育的要求。
四、教材建设工作篇
“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加强了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教材是国家事权,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新组建了教材局。同时,建立健全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以及全流程的把关机制,基本形成了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的总体情况。
田慧生指出,“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凸显。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教育部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紧密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重大主题,聚焦加快推进教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任务,创新教材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教材“五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教材工作格局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新的教材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初步确立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教材建设领导体制进行了新的顶层设计。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成立,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教材建设的领导体制,是健全国家教材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党对教材工作领导的重要制度设计。
二是各级教育部门调整优化内部教材管理体制。教育部对部内五个司局的教材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了教材局,牵头负责教材建设和管理,承担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教育部相关司局根据教材工作的总体安排,负责相应学段、学科专业的教材建设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明确教材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教材建设和管理职责。目前已有近一半的省级教育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教材工作机构。
三是分级分类强化教材建设专业支撑力量。教育部成立了课程教材研究所,建设国家级高水平课程教材研究和决策支撑平台,启动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打造服务教材建设的专业智库,首批11个基地已于2019年挂牌运行,天津、江苏、广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市)成立了省级课程教材中心,为地方教材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第二,新的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体系系统构建
一是颁布实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国家教材委员会颁布《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材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出的系统规划。同时,研究制定了《新时代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全面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學教材建设。
二是健全各级各类教材管理制度。颁布《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和《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出版发行、选用使用等各环节管理要求,解决好各级各类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研制数字教材、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课外读物进校园等系列管理办法,进一步织密制度网格,全面提升教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是建立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设立全国教材建设奖,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每四年评选一次,对各级各类优秀教材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2020年已经部署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评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全面覆盖教材建设各领域的专门奖励项目,也是全国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奖。
第三,新的教材把关体系有效运行
一是把好教材编写关。严格各级各类教材编写要求、人员条件等,规范“谁来编、怎么编”。提高资质门槛,突出教材编写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专业水平要求,规定教材编写人员必须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同意,并向社会公示,从源头上把好教材质量关。在教材编写要求上,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
二是把好教材审核关。坚持教材“凡编必审”,健全审核机构,严格审核标准和程序,规范“谁来审、怎么审”。国家、地方、学校、行业、出版机构层层建立教材审核机构和机制,落实各级审核责任,建立教材政治审核、专业审核、综合审核、专题审核、对比审核“五审制度”。近年来,完成了一系列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审核,对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进行了全面核查,对在用的大中小学教材内容进行了专项排查。
三是把好选用使用关。坚持教材“凡选必审”,明确教材选用主体、选用原则、选用程序,规范“谁来选、怎么选”。加大教材选用使用的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选用教材行为,严肃查处在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和读物,坚决把住进学生书包这道关口。
第四,新的教材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教材建设在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扭转了教材建设经费不足、人才匮乏、基础薄弱的局面。
一是教材建设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建立国家、地方、学校、出版单位等多方投入的教材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设立教材建设专项,重点支持统编教材、紧缺教材建设和教材基础研究。地方和学校按规定将教材建设经费纳入本级预算。积极引导教材编写出版单位加大教材研发、使用培训、跟踪监测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二是教材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加强教材队伍建设。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招收教材建设方向的研究生,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予以安排。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将教材编审作为业绩考核、职务评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三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支撑持续加强。建立国家课程教材编审专家库,入库编写专家5 000多名、审核专家3 000多名。建设教材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编写资源、统计分析数据库,为教材建设提供资源支撑。陆续建成教材网络审核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质量监测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教材管理信息化向全域化、全过程迈进。
第五,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形成
聚焦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加强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教材门类更加齐全、品种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教材的时代性、适应性和育人功能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已近19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近1万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近8万种,高等教育类教材近10万种。
一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研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修订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全面修订中小学各学科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编写出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有机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
二是普通中小学三科教材实现统编统审统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统一组织编写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实现了所有年级的全覆盖。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20个省(区、市),2022年前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有力推动了立德树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写,计划明年下半年提交审核。
三是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材多元立体发展。启动了新一轮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非统编教材编写,组织开展了“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遴选,形成以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核心课教材为主,专业技能方向课、实训课、选修课教材为辅,多元立体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根据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业余教授、成人脱产教育等不同形式,分别组织编写继续教育教材,配套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四是扎根中国大地、紧跟学术前沿的高等教育教材加快建设。加快高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修订,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机融入学科专业教材中。目前,教育部负责的96种马工程重点教材,三分之二已投入使用。高等教育专业教材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新学科、新知识、新方法,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需求的多种类型、多种形态的高质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