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会议”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2021-05-18徐树东史友宽
徐树东,史友宽
“扬州会议”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徐树东,史友宽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运用文献法和历史分析法,对“扬州会议”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上以及4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上进行了历史梳理。研究发现,“扬州会议”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79—2000年“体质教育”阶段;(2)2001—2011年“素质教育”阶段;(3)2012—2019年“立德树人”阶段。从这3个阶段可以看出我国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以及课程目标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进入新时代,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我国的学校体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2)继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3)继续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扬州会议”;学校体育;改革;体质教育;素质教育
1979年5月15日在江苏扬州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以下简称为“扬州会议”)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校体育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纵观“扬州会议”以来的40年,在无数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对学校体育发表了重要讲话,即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新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学校体育课的“十六字”方针,对“扬州会议”4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进行研究,提炼经验,总结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扬州会议”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历程。
1.2 文献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1979年以来,有关“扬州会议”以及学校体育改革的相关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报纸、会议等;通过中国教育部网站以及中国政府网,查阅有关学校体育工作以及体育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阅读学校体育发展史方面的书籍,力求从中得到启发与借鉴,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3 历史分析法
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把所要研究的内容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研究,将学校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加以联系和比较,对“扬州会议”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客观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扬州会议”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
2.1.1 确立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重新摆正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在会议上明确强调并指出了体育不是“小三门”,而是德、智、体三育之一。他说:“也不应该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普通的课程,它是学校德、智、体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面,搞好学业也不应该挤掉体育,不应该把体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1]因此,熊斗寅认为:“扬州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是‘文化大革命’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教学研究、实施管理等多方面的一次全面拨乱反正的重要会议”[2]。季浏教授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提到:“‘扬州会议’……使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从文革时期高度政治化、工具化的拘囿中解放出来,重新标定了学校体育的教育地位与育人价值”[3]。
2.1.2 确立制度促进学校体育的规范化进程 “扬州会议”在制度建设上为学校体育工作开辟了道路。在会议上通过讨论并在同年10月份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发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制定的,也是“扬州会议”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这两则规定是专家组在全国各地进行大量的走访和调研之后制定出来的,符合我国当时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状况,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在制度化建设上的又一大飞跃。这两则规定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法治化进程,使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更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推动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4]。制度的确立不仅为今后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后来关于学校体育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1.3 确立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及指导思想 由于文革期间“以军代体”的错误思想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在“扬州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并纳入《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徐英超在会议报告上提出:“体育是体质健康的教育。体育是在学校里设置课程,由教师运用教材和教法对于学生进行体质教育,进行体质健康的教育,使学生成为身体和精神都健康的人,评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的如何要看学生体质是否有所增强”[5]报告提到的“体质教育”一词是徐英超基于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题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出来的。他倡议将“体质教育”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但后来由于文革的原因导致这一思想被迫停止下来。“扬州会议”的召开使得这一思想得到真正的发展[6]。
2.2 “扬州会议”40年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2.2.1 “扬州会议”40年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阶段划分 “扬州会议”以来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可将学校体育改革分为3个阶段:(1)1979-2000年“体质教育”阶段;(2)2001-2011年“素质教育”阶段;(3)2012-2019年“立德树人”阶段。
图1 “扬州会议”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层次结构图
根据表1可以看出:“体质教育”阶段以增强学生体质最为根本任务;“素质教育”阶段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注重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立德树人”阶段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的健身性,指出学校体育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并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表1 “扬州会议”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及文件体现
2.2.2 “扬州会议”40年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各阶段的演进
(1)1979-2000年,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体质教育”阶段
在1966-1976年,由于文革的原因使我国学校体育充满了军事色彩,当时的学校体育课又称为军体课,军事化的训练代替了传统的学校体育课。文革结束后,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逐渐恢复。1978年我国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第三次修订,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次大纲的修订确立了学校体育要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作为总目标。1979年“扬州会议”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在会议上制定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1987年国家教委组织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第4次修订,《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发展学生个性”两个新思想。可以发现我国开始注重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在1992年我国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第5次修订,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提出了要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在1987年提出提高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这个阶段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在体育课开展上注重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训练方法主要是以循环教学法为主,课上专门有人对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心率进行测量。在当时的体育优质课评选上,首先看重的就是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以及学生的心率曲线是否合理[7]。陈见旭和于长镇1992年在《中国学校体育》上发表了《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一文,在文章中认为:“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应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三个大的方面评价,在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上首先就应该包括合理的、适宜的运动负荷的运用与调节情况,并且要对运动负荷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其次是‘三基’教学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最后再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课堂常规的贯彻情况,学生的组织纪律性”[8]。《体育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一文也中明确指出应将课的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为(40±5)%,平均心率为(130±5)次/分[9]。为此,很多体育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单纯的去追求生理指标。现在看来,这种为了追求数据去设计体育课的练习违背了学校体育课的本质。
(2)2001-2011年,以“健康第一”为中心的“素质教育”阶段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学校教育改革进入了新时期。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10],标志着我国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同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2003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两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健康第一”成为新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新千年的学校体育改革是围绕着体育课程展开的,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纲”更名为了“课程标准”。除了思想上和名称上的改变之外,“课程标准”在内容上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教学大纲按照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来划分,课程标准则按照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学习领域来划分。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所强调的运动负荷目标和平均心率在“实验稿”中不再出现,“实验稿”中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指出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从“实验稿”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明确指出了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各个环节都要围绕着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去设计。“实验稿”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没有提出具体要求。
从这个阶段的体育公开课上也可以看出,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再注重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值得思考的是,在这种将体育课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兴趣培养等方面而忽略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体育教学导向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是否会出现注重体育育人功能而忽略体育健身功能的局面?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变化上来看,在1979-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速度、力量和爆发力方面一直是处于上升阶段,这与“扬州会议”上确定“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学校体育根本任务是分不开的。但是2000-2005年间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测试中,我国学生体质出现严重下降的局面,直到2010年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状况才有所回升,但是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在持续下降[11]。根据“实验稿”中的具体内容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上可以发现,我国2001年的体育课程改革重视了体育的育人功能而对体育的健身功能有所忽略,是导致这个阶段我国学生体质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3)2012-2019年,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立德树人”阶段
自“实验稿”颁布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在经历了10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后,于2011年12月由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该标准将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名称统一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在健身性上,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1年版”在学科性质进行了说明,增加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用来消除一线体育教师在“实验稿”课程改革阶段对于实践中“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错误理解[12]。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立德树人”思想的影响,在2018年1月由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这次课程改革最大的突破是引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在基本精神上将“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在具体的目标上将以往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改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课时教学计划方面,增加了2个要素,即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练习密度)和安全防范措施[13]。从中可以看出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学生体能的培养受到了国家的重视。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十六字方针。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运动负荷”又一次重新回到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历史舞台。2017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运动负荷在体育课上的地位做出了评价,认为“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体能和技术水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也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对体育课上运动负荷的安排提出了标准,要求运动密度不低于75%,练习密度不低于50%,平均心率应达到140-160次/min。这是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第2次对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做出要求,而且在标准上还有所提高。值得思考的是,重新制定这样的标准会不会重新回到上世纪80、90年代那种单纯追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极端倾向?在制定体育课运动负荷上是否需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制定?例如排球课(传球,垫球)这种练习位置相对固定的体育课项目在平均心率上就很难达到140-160次/min[14]。体育课上的练习内容是与平均心率有联系的,不能脱离课的内容去单纯的强调平均心率,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应当依据运动项目特点来分析和判断。
2.3 “扬州会议”对中国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启示
2.3.1 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对我国学校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始终围绕着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充分将“立德树人”思想落实到体育课堂中。同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上来看,我国近几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虽有好转,但是在视力不良和肥胖率不但没有降低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并且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依然是处于下降的趋势。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学校学体育应该继续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2.3.2 继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培养要结合社会的需要,那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就要思考培养的人才是否可以适应社会,是否可以促进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问题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自然也不例外,要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落实到实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体育融入到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在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道路上起到积极的影响。
2.3.3 继续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的改革贯穿了这40年来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别是在本世纪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从课程的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引入“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理念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和目标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对学校体育整体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在“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的目标建设下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3 结 语
回顾“扬州会议”40年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进程,一直是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在“扬州会议”40年这个历史节点上,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时代的发展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不能停下脚步。只有把“扬州会议”40年作为新的起点砥砺前行,才能早日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1] 蒋南翔.“三好”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在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人民教育,1979(06):33~35.
[2] 熊斗寅.温故知新继往开来——纪念扬州会议三十周年[J].中国学校体育,2009(05):10~12.
[3] 季 浏,马德浩.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回顾与前瞻[J].体育学研究,2018,1(05):1~11.
[4] 范国梁,谭 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J].体育学刊,2005(01):81~83.
[5]徐英超.两亿接班人的中小学体质教育需要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79(03):3~9.
[6]闫士展,傅 建,王若光.从“提高体质”到“立德树人”:扬州会议的历史回顾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转向——熊斗寅、曲宗湖、李习友和施永凡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9,40(04):9~17.
[7]赵超君.体育教学质量的记忆碎片和点滴感受[J].体育教学,2016,36(04):10~12.
[8]陈见旭,于长镇.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1992(06):36.
[9]孙 光,杨 军.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介绍[J].中国学校体育,1999(01):12.
[10]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2001-05-29.
[11]李 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演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2]范叶飞,谢 军.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程文件的历史嬗变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3):67~71.
[13]季 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实验版”的继承与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03):196~203.
[14]李京诚,徐曰婷,郝 军.中小学体育课不同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监测结果的分析与比较[J].体育教学,2019,39(03):19~21.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Yangzhou Conference
XU Shudong, SHI Youku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yangzhou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past 40 year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yangzhou confer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tage from 1979 to 2000; (2)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tage from 2001 to 2011; (3) 2012-2019 stage of “build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From these three stages, it can be seen that China's school PE has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in guiding ideology, fundamental tasks and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to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further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school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China's school sports need to do the following; (2) continue to focus on student development; (3) continu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Yangzhou conference”; School sports; Reform; Physical education; Competence education
G80-053
A
1007―6891(2021)03―0118―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3.25
2020-04-03
2020-05-13